据调查统计,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平均身高有所增加,与此现象有关的是

题目

据调查统计,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平均身高有所增加,与此现象有关的是()

  • A、基因突变
  • B、营养素供给充足
  • C、食入生长激素(蛋白质类化合物)较多
  • D、染色体变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随机抽样调查甲、乙两地正常成年男子身高,得甲地身高的均值为175cm,乙地位179cm,经t检验得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其结论为

A、可认为两地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相差不大

B、甲、乙两地正常成年男子身高均值相差较大

C、两地接受调查的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不同

D、可认为两地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不同

E、两地接受调查的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差别较大


参考答案:D

第2题:

调查数据汇总整理是指根据预先设计的统计分组方案和统计指标体系,把调查单位归入相应组内,再根据调查结果,将调查单位的有关标志值汇总,最后得到有关统计指标。(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第3题:

调查数据汇总整理是指根据预先设计的统计分组方案和统计指标体系,把调查单位归入相应组内,再根据调查结果,将调查单位的有关标志值汇总,最后得到有关统计指标。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4题:

据调查,目前我国毒品吸食者的主要群体是()

A.青少年

B.老年人

C.成人

D.儿童


参考答案:A

第5题:

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是不同的,下面属于统计指标的是()。

A 、某地区人口的性别比例

B 、某人的性别

C 、一台完好的设备

D 、设备完好率

E、平均身高


参考答案:ADE

第6题:

简易方程:用字母表示数

(1)我国青少年(7-17岁)在1980年平均身高X厘米,到2000年平均身高增长6cm,2000年我国青少年平均身高_______厘米。

(2)人的身高早晚可能会相差2cm,在早上最高,晚上最矮。一个人早上身高b厘米,晚上身高可能是_______厘米。


正确答案:
X+6
b-2

第7题:

阐述当前我国青少年社会化失误所产生的犯罪现象的原因。


参考答案:青少年犯罪是一种社会病态,主要源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在这种特定的环境和背景下不一定都会犯罪,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才可能有出现社会化过程失当的人。现在和将来,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面临着一些不利于他们社会化的条件和因素:例如:1.转型期,尚未理顺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社会规范体系,会影响或干扰他们的心理成长和思想成长。象现在许多人,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过分强调自我,个性,(在思想、行为、利益分配等方面,我行我素)而忽略了与社会、与群体、与他人的相互协调,造成矛盾或冲突。2.当前的社会转型,面临着政治、经济的改革,观念的冲突、规范的冲突不可避免,这对于社会化过程中的青少年的成长也是十分不利的(例如,一段时间,青少年的理想和追求出现误区,忽略人生的远大理想,以为金钱至上。追求短期效应,个人利益至上)。3.我国目前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生活的贫穷与欲望的上升,成为影响社会犯罪率的直接或间接原因。据调查,我国现在,犯罪年龄趋于小化,犯罪手段更趋于恶劣、残忍。十几岁的孩子,可以因为一个足球把人杀死。十几岁的孩子就可以形成很有组织的犯罪团伙,等等,这些事实不得不让人们深思。因此,社会的转型必然会影响到正在社会化过程中的青少年,这个问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否则,我们可能会因为社会的转型而牺牲一代人,这是一个惨重的代价。

第8题:

根据数据统计,对于青少年而言,健康上网的总平均时间每周约为()。


答案:9.30±0.62小时

第9题:

近年来,由于营养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的生理发育与成熟表现了( )现象。

A、加速

B、减速

C、早熟

D、不平衡


正确答案:A

第10题:

与发达国家比,中国青少年体质有不小的差距。过去25年,韩国青少年的肺活量、运动能力等体质指标一直在提升中;日本青少年的体质自二战后也一直处于上升势头,其中身高25年间平均增长10多厘米。与日本相比,我国青少年超重率、近视率大幅上升,运动能力却大幅下降。对于中国男性平均身高输日韩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解析:
根据全国人大代表、特级教师吴正宪近日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5年下降,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全面下滑。近几年世界男性平均身高排名中,中国男性排名32位,落在日韩后面,7岁到17岁的中国男孩平均身高更是比日本同龄男孩矮2.54厘米。中国青少年体质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促成这种现状,其原因是多样的。
  
  首先,从学校教育来说,目前的教育体制决定了学校偏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体质健康往往被忽视。害怕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也是影响学校体育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许多学校因为怕发生安全事故,而取消了跳箱、单双杠等“高危”体育项目教学,并撤掉了相应的体育器械。学校存在体育教师配备不足、年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学校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不容乐观。
  
  其次,是家庭方面。现在太多家长都过度地给予孩子学习方面的关注,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行,并不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除了正常的课业外,往往还给孩子报名各种家教、补习班、特长班。学校开展的大课间、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外出比赛活动,往往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孩子逐渐对体育活动失去了兴趣,导致身体综合负荷指标下降。
  
  最后,社会层面来说,现如今社会上真正适合孩子们运动锻炼的场馆和设施很少。许多学生所住的社区附近根本没有体育活动场所,而各种名目繁多的夏令营中,真正能让孩子们接触和体验大自然、陶冶身心的户外活动也已经很少了,很多活动项目往往改头换面成了应试教育的培训班。
  
  青少年处于智力开发、身体成长的关键时期。“少年强则国强”,增强青少年的体质,势在必行。
  
  第一,学校应该改进教学业绩考核办法。学校不能仅盯着文化课和分数,还要把学生体质强弱评估列入考评范围。利用大课间等时机,减少作业负担,完善体育硬件设施,上好体育课。
  
  第二,家长应该关注孩子发育。一方面,培养孩子的体育爱好,引导孩子持之以恒地参与体育锻炼,多带孩子走进山乡野村,离开城市,亲近自然,远离雾霾;另一方面,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定期检测,注意生长激素平衡情况,教育孩子不挑食少零食多杂食,拒绝垃圾食品,若缺乏铁钙锌等微量元素,可适当补充。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