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藏、包庇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它与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

题目

窝藏、包庇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它与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伪证罪、徇私枉法罪有何区别?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与乙约定,甲窃取了财物后,由乙负责窝藏、销售赃物。乙的窝赃和销赃行为,构成窝藏、转移、收购、 销售赃物罪。


参考答案:错

第2题:

甲与乙约定,甲窃取了财物后,由乙负责窝藏、销售赃物。乙的窝赃和销赃行为,构成( )。

A.窝藏罪

B.窝藏、包庇罪

C.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

D.盗窃罪


正确答案:D
解析:甲和乙属于事前有共谋的犯罪活动,其共谋就是进行犯罪的分工,因此,应该成立共同犯罪。甲实施了盗窃行为,成立了盗窃罪,因此,乙也成立盗窃罪。

第3题:

:刘某故意杀人后返回家中,其父母知情后怕其子受刑事制裁,便向刘某提供钱物,指使刘某往外地亲戚家躲避。刘某父母的行为构成( )。

A.窝藏罪

B.窝藏赃物罪

C.伪证罪

D.包庇罪


正确答案:A
 窝藏、包庇罪是选择性罪名,窝藏罪在客观方面为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行为。刘某的父母为其提供钱物、隐藏处所,所以其行为应构成窝藏罪。故选A。

第4题:

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的,涉嫌()。

  • A、包庇罪
  • B、销赃罪
  • C、窝藏罪
  • D、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

正确答案:D

第5题:

犯罪分子将自己盗窃的数额较大的财物予以销售的(  )。
A.构成盗窃罪和销售赃物罪
B.构成妨害证据罪
C.构成盗窃罪一罪
D.构成窝藏赃物罪


答案:C
解析:
【精解】犯罪分子在实施盗窃行为之后,将本人盗窃所得的赃物自行窝藏、转移的,属于原先盗窃行为的附属行为,不另外单独构成窝藏、销售赃物罪。同样,行为人在盗窃之后,将所盗窃的财物予以毁坏,也不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故选C项。

第6题:

我国反洗钱法律制度建设最早可以追溯到1989年(1979年)《刑法》规定的“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错

第7题:

甲告诉乙自己盗窃汽车的计划,乙答应为甲找销路,事后帮助甲将汽车卖往外地。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构成共同犯罪
B.乙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C.乙构成窝藏、转移、收购赃物罪
D.乙构成包庇罪

答案:A
解析:
甲乙二人事先通谋,并结成分工合作关系,构成盗窃罪的共犯,乙属于盗窃罪的帮助犯。实施盗窃的行为人本身从事的转移赃物类的犯罪,由于没有侵犯新的法益,不再单独定罪。窝藏、转移、收购赃物罪已经被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所吸收,该罪名已经不存在。而BD两项罪名都属于事前无通谋、事后提供帮助的行为,甲乙二人存在事前通谋,不能构成此类犯罪。

第8题:

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赃物罪


参考答案:

是指行为人事前明知是犯罪所得赃物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的行为。


第9题:

简述洗钱罪与窝藏、包庇罪,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的区别。


答案:
解析:
洗钱罪中犯罪分子的洗钱目的是防护犯罪的收益不被没收,可以自由使用“清洗”过的犯罪收益,这样,使犯罪收益者不被法律制裁,既包庇了走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毒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犯罪分子,也窝藏转移了上述犯罪的“赃钱”,但因法律特别规定这种行为属洗钱罪,不再定一般的窝藏、包庇罪和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

第10题:

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的犯罪对象是()的赃物。


正确答案:犯罪所得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