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题目

下列关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地基和基础
  • B、选择有利于抗震的平面和立面布置
  • C、选择技术上、经济上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
  • D、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并使结构和连接部位具有较好的延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竖向地震作用的主张,其中何项不正确?(  )[2011年真题]

A. 9度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B. 8度抗震设计时,跨度大于24m的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C. 8度抗震设计的带转换层高层结构中的转换构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D. 8度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可不计竖向地震作用

答案:D
解析:
D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1.1条第4款注解规定,8、9度时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应按有关规定计算竖向地震作用。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4.3.2条第3、4款及其条文说明和第10.2.6条规定,ABC三项正确。

第2题:

下列关于复杂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4种说法:
Ⅰ.7度抗震设防时,地上转换结构构件可采用厚板结构;
Ⅱ.7度、8度抗震设计时,层数和刚度相差悬殊的建筑不宜采用连体结构;
Ⅲ.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结构在抗震设计时,仅需在加强层核心筒剪力墙处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Ⅳ.多塔楼结构在抗震设计时,塔楼中与裙房相连的外围柱,从嵌固端至裙房屋面的高度范围内,柱纵筋的最小配筋率宜适当提高。
试问,针对上述说法正确性的判断,下列何项正确?
AⅣ正确,Ⅰ、Ⅱ、Ⅲ错误
BⅡ正确,Ⅰ、Ⅲ、Ⅳ错误
CⅠ正确,Ⅱ、Ⅲ、Ⅳ错误
D Ⅰ、、Ⅲ、Ⅳ均错误


答案:B
解析:
解答:根据《高规》10.2.4条,Ⅰ不正确;
根据《高规》10.5.1条,Ⅱ正确;
根据《高规》10.3.3条,Ⅲ不正确;
根据《高规》10.6.3条第3款,Ⅳ不正确。

第3题:

下列关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地基和基础。

B.选择有利于抗震的平面和立面布置。

C.选择技术上、经济上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

D.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并使结构和连接部位具有较好的延性。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关于测绘仪器库房的基本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E

第5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关于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

A、与地震烈度有关
B、与震中距无关
C、与拟建场地所处的抗震地段类别有关
D、与建筑所在地的场地类别无关

答案:A,C
解析:
AD两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第5.1.4条规定,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应根据烈度、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以及阻尼比确定;B项,设计地震分组可更好地体现震级和震中距的影响,同样烈度、同样场地条件的反应谱形状随着震源机制、震级大小、震中距远近等变化,可见地震影响系数与震中距有关;C项,根据第4.1.8条规定,当需要在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石和强风化岩石的陡坡、河岸及边坡边缘等不利地段建造丙类及丙类以上建筑时,除保证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外,尚应估计不利地段对设计地震动参数可能产生的放大作用,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乘以增大系数。

第6题:

下列关于竖向地震作用的主张,其中何项不正确?
(A) 9度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B) 8度抗震设计时,跨度大于24m的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C) 8度抗震设计的带转换层高层结构中的转换构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D) 8度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可不计竖向地震作用


答案:D
解析:
答案:(D)
解答: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3.3.2条3、4款及条文说明和10.2.6条,(A)、(B)、(C)正确。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1.1条注(D)不正确,故选(D)。

第7题:

下列关于复杂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4种说法:
Ⅰ.7度抗震设防时,地上转换结构构件可采用厚板结构;
Ⅱ.7度、8度抗震设计时,层数和刚度相差悬殊的建筑不宜采用连体结构;
Ⅲ.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结构在抗震设计时,仅需在加强层核心筒剪力墙处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Ⅳ.多塔楼结构在抗震设计时,塔楼中与裙房相连的外围柱,从嵌固端至裙房屋面的高度范围内,柱纵筋的最小配筋率宜适当提高。
试问,针对上述说法正确性的判断,下列何项正确?(  )[2012年真题]

A. Ⅳ正确,Ⅰ、Ⅱ、Ⅲ错误
B. Ⅱ正确,Ⅰ、Ⅲ、Ⅳ错误
C. Ⅰ正确,Ⅱ、Ⅲ、Ⅳ错误
D. Ⅰ、Ⅱ、Ⅲ、Ⅳ均错误

答案:B
解析:
Ⅰ项,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10.2.4条规定,7度抗震设防时,地下室的转换结构构件可采用厚板结构;
Ⅱ项,根据第10.5.1条规定,7度、8度抗震设计时,层数和刚度相差悬殊的建筑不宜采用连体结构;
Ⅲ项,根据第10.3.3条规定,在抗震设计时,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结构应在加强层及其相邻层核心筒剪力墙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Ⅳ项,根据第10.6.3条第3款规定,多塔楼结构在抗震设计时,塔楼中与裙房相连的外围柱,从嵌固端至裙房屋面上一层的高度范围内,柱纵筋的最小配筋率宜适当提高。

第8题:

下列关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4种观点:
I.达到A级性能目标的结构在大震作用下仍处于基本弹性状态;
Ⅱ.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性能目标,应不低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规定的基本设防目标;
Ⅲ.严重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其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应为A级;
IV.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应综合考虑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场地条件、结构的特殊性、建造费用、震后损失和修复难易程度等各项因素选定。
试问,针对上述观点正确性的判断,下列何项正确?
A I、n、Ⅲ正确,Ⅳ错误
B Ⅱ、Ⅲ、Ⅳ正确,I错误
C I、II、Ⅳ正确,Ⅲ错误
D I、Ⅲ、Ⅳ正确,Ⅱ错误


答案:C
解析:
解答:根据《高规》3.11.1条条文说明第2款,I正确;
根据《抗规》3.10.3条第2款,II正确;
根据《高规》3.1.4条及3.11.1条条文说 明,Ⅲ错误;
根据《高规》3.11.1条,IV正确。

第9题:

关于抗震设计的高层框架结构房屋结构布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框架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梁柱节点可以采用铰接
B.任何部位均不可采用单跨框架
C.可不考虑砌体填充墙布置对建筑结构抗震的影响
D.楼梯间布置应尽量减小其造成的结构平面不规则

答案:D
解析:

第10题:

某地区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对于此地区丙类建筑的抗震设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按8度进行抗震设计,按7度设防采取抗震措施
  • B、按7度进行抗震设计(包括计算和抗震设计)
  • C、按7度进行抗震计算,按8度设防采取抗震措施
  • D、按7度进行抗震计算,抗震措施可适当降低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