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一个学生关系为S(学生号,姓名),课程关系为C(课程号,课程名

题目

设一个学生关系为S(学生号,姓名),课程关系为C(课程号,课程名),选课关系为X(学生号,课程号,成绩),若一个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则S和X之间是1对多的联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设有学生表S(学号,姓名,性别,年龄)、课程表C(课程号,课程名,学分)和学生选课表SC(学号,课程号,成绩),检索学号、姓名和学生所选课程的课程名和成绩,正确的SQL命令是______。

A.SELECT 学号,姓名,课程名,成绩 FROM S,SC,C WHERE S.学号=SC.学号 AND SC.学号=C.学号

B.SELECT 学号,姓名,课程名,成绩 FROM(S JOIN SC ON S.学号=SC.学号) JOIN C ON SC.课程号=C.课程号

C.SELECT S.学号,姓名,课程名,成绩 FROM S JOIN SC JOIN C ON S.学号=SC.学号 ON SC.课程号=C.课程号

D.SELECT S.学号,姓名,课程名,成绩 FROM S JOIN SC JOIN C ON SC.课程号=C.课程号 ON S.学号=SC.学号


正确答案:D
解析:此题是一个联接查询,联接查询是一种基于多个关系的查询。在SQL查询语句中建立两表间的连接可使用JOIN关键字连接其左右两个表名>所指的表,JOIN为普通连接,在Visual FoxPro中称为内部连接,即只有满足连接条件的记录才出现在查询结果中。用ON子句指定连接条件:也可以一次性在WHERE子句中指定连接条件和筛选条件。格式如下:
  SELECT 目标列表达式>
  FROM[[表名1>|视图名1>][[INNE]
  JOIN 表名2>|视图名1>]...ON连接条件>]...
  FROM[[数据库名>]owner>{表名>|视图名>}
  [,[[数据库名>.]owner>{表名>|视图名>}...
  [WHERE条件表达式>]
  [GROUP BY列名1>
  [HAVING内部函数表达式>]]
  [ORDER BY列名2> {ASC/DESC}]
所以A、B选项错误,如果先连接学生表S和学生选课表SC,会造成结果中有不符合要求的多余记录,所以C选项错误。

第2题:

若一个关系为R(学生号,姓名,性别,专业号,专业名称,课程号,课程名,课程学分,成绩),该关系的主码为学生号和课程号的组合,则该关系存在( )依赖,该关系属于( )范式。

A. 部分依赖

B. 传递依赖

C. 第三范式

D. 第一范式


参考答案:AD

第3题:

设教学数据库中有4个关系:教师关系T(T,TNAME,TITLE)课程关系C(C,CNAME,T)学生关系S(S,SNAME,AGE,SEX)选课关系SC(S,C,SCORE)试用关系代数表达式表示各个查询语句。(1)检索年龄小于17岁的女学生的学号和姓名。(2)检索男学生所学课程的课程号和课程名。(3)检索男学生所学课程的任课老师的职工号和姓名。(4)检索至少选修了两门课程的学生学号。(5)检索至少有学号为S2和S4学生选修的课程的课程号。(6)检索WANG同学不学的课程的课程号。(7)检索全部学生都选修的课程的课程号与课程名。(8)检索选修课程包含LIU老师所授全部课程的学生学号。


①检索年龄小于17岁的女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SELECT S#.SNAME FROM S
WHERE AGE<17 AND SEX=’F’
②检索男学生所学课程的课程号和课程名。
SELECT C.C#,CNAME (连接查询方式) FROM S,SC,C
WHERE S.S#=SC.S# AND SC.C#=C.C# AND SEX=’M’;
③检索男学生所学课程的任课老师的工号和姓名。
SELECT T.T#, TNAME FROM S,SC,C,T
WHERE S.S#=SC.S# AND SC.C#=C.C# AND C.T#=T.T# AND SEX=’M’;
④检索至少选修两门课程的学生学号。
SELECT DISTINCT X.S# FROM SC AS X, SC AS Y
WHERE X.S#=Y.S# AND X.C#!=Y.C#;
⑤检索至少有学号为S2和S4的学生选修的课程的课程号。
SELECT DISTINCT X.C# FROM SC AS X, SC AS Y
WHERE X.S#=’S2’ AND Y.S#=’S4’ AND X.C#=Y.C#;
⑥检索WANG同学不学的课程的课程号。
SELECT C# FROM C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 FROM S, SC
WHERE S.S#=SC.S# AND SC.C#=C.C# AND SNAME=’WANG’);
⑦检索全部学生都选修的课程的课程号与课程名。
SELECT C#,CNAME FROM C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 FROM S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 FROM SC
WHERE S#=S.S# AND C#=C.C#));
⑧检索选修课程包含LIU老师所授全部课程的学生学号。
法一:
SELECT DISTINCT S# FROM SC AS X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 FROM C,T
WHERE C.T#=T.T# AND TNAME=’LIU’
AND NOT EXISTS (SELECT{
FROM SC AS Y
WHERE Y.S#=X.S# AND Y.C#=C.C#));
法二:
SELECT DISTINCT S# FROM SC X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C# FROM C,T
WHERE C.T#=T.T# AND TNAME=‘LIU’) EXCEPT
(SELECT C# FROM SC Y WHERE Y.S#=X.S#));

第4题:

设学生表S、课程表C和学生选课表SC的结构如下:

S(学号,姓名,年龄,系别)

C(课程号,课程名)

SC(学号,课程号,成绩)

查询学生姓名及所选修课程的课程号和成绩,实现此功能的SELECT语句是______。

A.SELECTS.姓名,SC课程号,SC成绩FROM S WHERE S.学号=SC.学号

B.SELECTS.姓名,SC课程号,SC成绩FROM SC WHERE S.学号=SC.成绩

C.SELECTS.姓名,SC课程号,SC成绩FROMS,SC WHERE S.学号=SC.学号

D.SELECTS.姓名,SC课程号,SC成绩FROM S,SC


正确答案:C

第5题:

设有学生表S(学号,姓名,性别,年龄)、课程表 (课程号。课程名,学分)和学生选课表SC(学号,课程号,绩).检索学号、姓名和学生所选课程的课程名和成绩,正确的SQL语句是( )。

A.SELECT学号,姓名,课程名,成绩FROM S,SC,CWHERE S.学号=SC.学号AND SC.学号=C.学号

B.SELECT学号,姓名,课程名,成绩 FROM(S JOIN SC ON S.学号=SC.学号)JOIN C0N SC.课程号=C.课程号

C.SELECT S.学号,姓名,课程名,成绩 FROM S JOIN SC JOIN C ON S.学号=SC.学号 ON SC.课程号=C.课程号

D.SELECT S.学号,姓名,课程名,成绩 FROM S JOIN SC JOIN c ON SC.课程号=C.课程 号ON S.学号=SC.学号


正确答案:D
D。【解析】连接查询中JOIN用来连接两个表,而ON是指定两表连接的关键字。

第6题:

设学生表 S( 学号,姓名,性别,年龄 ) 、课程表 C( 课程号,课程名,学分 ) 和学生选课表 SC( 学号 , 课程号,成绩 ), 检索学号、姓名和学生所选课程的课程名和成绩 , 正确的 SQL 命令是

A) SELECT 学号 , 姓名 , 课程名 , 成绩 FROM S,SC,C WHERE S. 学号 =SC. 学号 AND SC. 学号 =C. 学号

B) SELECT 学号 , 姓名 , 课程名 , 成绩 FROM (S JOIN SC ON S. 学号 =SC. 学号) JOIN C ON SC. 课程号 =C. 课程号

C) SELECT S. 学号 , 姓名 , 课程名 , 成绩 FROM S JOIN SC JOIN C ON S. 学号 =SC. 学号 ON SC. 课程号 =C. 课程 号

D) SELECT S. 学号 , 姓名 , 课程名 , 成绩 FROM S JOIN SC JOIN C ON SC. 课程号 =C. 课程号 ON S. 学号 =SC. 学号


正确答案:D

第7题:

设有如图所示的E-R模型:

将上述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式,正确的结果应是

A.成绩(学号,姓名,年龄,性别,课程号,课程名,学时,分数)

B.学生(学号,姓名,年龄,性别,分数)、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时)

C.学生(学号,姓名,年龄,性别)、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时,分数)

D.学生(学号,姓名,年龄,性别)、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时)、成绩(学号,课程号,分数)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式的过程。E-R模型可以向现有的多种数据库模型转换,对不同的数据库模型有不同的转换规则。向关系模型转换的规则是:一个实体类型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码就是关系的码。对于实体间的关系则有:一个1:1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型;一个1:n的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型,也可以与联系的任意n端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一个m: n的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题目给出的E-R模型包含两个实体:学生和课程,包含一个m: n的联系,应该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正确答案为选项D。

第8题:

设有3个关系,分别是:学生关系S(学号S、姓名SN、系名SD、年龄SA),课程关系C(课程号C、课程名CN、任课教师CT),学生选课关系SC(学生号S、课程号C、成绩G),则查询计算机科学系“CS”全体学生的关系代数表达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σSD=“CS”(S)或σ3=“CS”(S)
σSD=“CS”(S)或σ3=“CS”(S)

第9题:

现有表:s(学号,姓名,性别,年龄),c(课程号,课程名,学分),SC(学号,课程号,成绩)。检索学号、姓名和学生所选课程的课程名和成绩,正确的SQL命令是( )。

A. SELECT学号,姓名,课程名,成绩FROM S,SC,C; WHERE S.学号=SC.学号AND SC.课程号=C.课程号

B. SELECT学号,姓名,课程名,成绩; FROM(S JOIN SC ON S.学号=SC.学号)JOIN C ON SC.课程号=C.课程号

C. SELECT S.学号,姓名,课程名,成绩; FROM S JOIN SC JOIN C ON S.学号=SC.学号ON SC.课程号=C.课程号

D. SELECT S.学号,姓名,课程名,成绩; FROM S JOIN SC JOIN C ON SC.课程号=C.课程号0N S.学号=SC.学号


正确答案:D
用JOIN连接格式连接多个表时JOIN的顺序和ON的顺序应该是相反的,否则会影响到最终的查询结果。

第10题:

设学生表S、课程表C和学生选课表SC的结构如下;S(学号,姓名,年龄,系别)C(课程号,课程名)SC(学号,课程号,成绩)查询学生姓名及所选修课程的课程号和成绩,实现此功能的SELECT语句是______。

A.SELECTS.姓名,SC.课程号,SC.成绩FROMSWHERES.学号=SC.学号

B.SELECTS.姓名,SC.课程号,SC.成绩FROMSCWHERES.学号=SC.成绩

C.SELECTS.姓名,SC.课程号,SC.成绩FROMS,SCWHERES.学号=SC.学号

D.SELECTS.姓名,SC.课程号,SC.成绩FROMS,SC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题目要求可以分析:本查询涉及到学生表S和学生选课表SC,同时需要满足查询条件“S.学号=SC.学号”,所以只有使用选项C的语句,才能实现查询学生姓名及其所选修课程的课程号和成绩。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