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T管留置期间的护理措施。

题目

简述T管留置期间的护理措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若对该患者行手术治疗后,留置T管的护理措施哪项不正确

A、定期由近端向远端挤捏
B、每日更换引流袋
C、每日冲洗1次
D、每日记录引流量
E、妥善固定T管

答案:C
解析:
术后T管护理的主要措施是维持有效引流,包括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扭曲、折叠及受压,定期从引流管的近端向远端挤捏等,但不作常规冲洗。

第2题:

胃肠减压留置胃管期间应加强患者的()护理。


正确答案:口腔

第3题:

若对该患者行手术治疗后,留置T管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妥善固定T管

B.定期由近端向远端挤捏

C.每日更换引流袋

D.每日冲洗1次

E.每日记录引流量


正确答案:D
术后T管护理的主要措施是维持有效引流,包括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扭曲、折叠及受压,定期从引流管的近端向远端挤捏等,但不作常规冲洗。

第4题:

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防止泌尿系统逆行感染:保持尿道口清洁、定时更换集尿袋、每周更换导尿管。
(2)鼓励患者多饮水,达到冲洗尿路的目的。
(3)训练膀胱反射功能,间歇性夹闭尿管,每3-4小时开放一次。
(4)注意倾听患者的主诉并观察记录引流尿液的量、色,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每周尿常规检查一次。

第5题:

T管引流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第一方面妥善固定:将T管固定于腹壁,不可固定于床单,以防翻身、活动时牵拉造成管道脱出。
第二方面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折叠、受压。引流液中有血凝块、絮状物、泥沙样结石时要经常挤捏,防止管道堵塞。必要时用生理盐水低压冲洗或用50ml注射器负压抽吸。
第三方面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正常成人每日分泌胆汁800~1200ml,呈黄绿色、清亮无沉淀。术后24小时内引流量约300~500ml,恢复饮食后可增至每日600~700ml,以后逐渐减少至每日200ml左右。如胆汁过多,提示胆道下端有梗阻的可能;如胆汁浑浊,应考虑结石残留或胆管炎。
第四方面严格无菌操作:应每日更换引流袋。
第五方面拔管指征:若T管引流出的胆汁色泽正常,且引流量逐渐减少可在术后10~14日,试行夹管1~2日;夹管期间注意观察病情,若无发热、腹痛、黄疸等症状,可经T管作胆道造影,造影后持续引流24小时以上。如胆道通畅无结石或其他病变,再次夹闭T管24~48小时,病人无不适可予拔管。
第六方面病情观察: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是否有出血或胆瘘的症状。
第七方面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及家属的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告知患者避免进食过于油腻的食物,指导穿宽松柔软的衣服,以防管道受压;淋浴时,可用塑料薄膜覆盖引流管处,以防感染;避免提举重物或过度活动。

第6题:

简述胸腔闭式弓}流导管留置期间的护理。


答案:
解析:
(1)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2)维持引流通畅:(3) 妥善固定;(4)观察和记录;(5)及时处理意外情况;(6)帮助病人取正确体位(7)严密观察引流的性质及引流量

第7题:

简述T管引流的护理。


正确答案: ⑴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
⑵观察记录胆汁的量和性状。
⑶每日无菌更换,保持清洁。
⑷术后12~14天,常规T管造影,了解有无胆道残余结石或其他病变。拔管前可先行抬高引流管1天,观察病人有无腹痛、腹胀、发热情况,再夹管两天观察,如无不适,可拔管。拔管后继续观察腹痛、体温、黄疸情况。

第8题:

术后留置三(四)腔管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放置期间不得轻易放气以防滑出

B、定期抽吸胃管

C、出血停止后应立即拔管,以防黏膜受损

D、放置期间,无须定时测定囊内压力,以防窒息

E、间断应用气囊压迫一般以4~5天为限


参考答案:B

第9题:

简述“T”管引流护理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T”管引流护理注意事项
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胆道引流管通畅;
②妥善固定好管路,操作时防止牵拉,以防“T”管脱落;
③保护患者引流口周围皮肤,局部涂氧化锌软膏,防止胆汁浸渍引起局部皮肤破溃和感染。

第10题:

简述冬眠低温治疗期间的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 1)降温方法:根据医嘱首先给予足量冬眠药物,如冬眠Ⅰ号合剂(包括氯丙嗪、异丙嗪及哌替啶)或冬眠Ⅱ号合剂(哌替啶、异丙嗪、氢化麦角碱),待自主神经被充分阻滞,病人御寒反应消失,进入昏睡状态后,方可加用物理降温措施。物理降温方法可采用头部戴冰帽,在颈动脉、腋动脉、肱动脉、股动脉等主干动脉表浅部位放置冰袋,此外,还可采用降低室温、减少被盖、体表覆盖冰毯或冰水浴巾等方法。降温速度以每小时下降1℃为宜,体温以降至肛温32~34℃,腋温31~33℃较为理想。冬眠药物最好经静脉滴注,以便调节给药速度及药量,以控制冬眠深度。注意避免体温大起大落,使病人体温稳定在治疗要求的范围内
2)严密观察病情:在治疗前应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和神经系统病征,作为治疗后观察对比的基础。冬眠低温期间,若脉搏超过100次/分,收缩压低于13.3KPa(100mmHg),呼吸次数减少或不规则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停止冬眠疗法或更换冬眠药。
3)饮食:每日液体入量不宜超过1500ml,可根据病人意识状态、胃肠功能确定饮食种类。鼻饲者,流质或肠内营养液温度应与当时体温相同。低温时病人肠蠕动减弱,应观察病人有无胃潴留、腹胀、便秘、消化道出血等,注意防止反流和误吸
4)预防并发症:
①肺部并发症: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肺部护理
②低血压:在搬动病人或为其翻身时,动作要缓慢、轻稳,以防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③冻伤:冰袋外加用布套并定时更换部位,管擦放置冰袋的皮肤及肢体末端,定时局部按摩,以防冻伤
④其他:应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冬眠低温时,角膜翻身减弱,应注意眼的保护
5)缓慢复温:停用冬眠低温治疗时,应先停物理降温,再逐步减少药物剂量或延长相同剂量的药物维持时间直至停用,为病人加盖被毯,让体温自然回升,必要时加用电热毯或热水袋复温,温度应适宜,严防烫伤,复温不可过快,以免出现颅内压“反跳”、体温过高或酸中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