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在900万个左右,每年新增就业人员约

题目

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在900万个左右,每年新增就业人员约1000万左右,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下列有利于提高我国就业增长率的是()

  • A、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
  • B、政府采取措施,保证人人有活干
  • C、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开展自主创业
  • 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囯每年新增聋儿()万余人。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C

第2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第 121~122 题。

中国有近1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就业问题任务繁重、艰巨、紧迫。据估计,2011年全国劳动力总量达到8.3亿人。今后若干年内,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大致稳定在2200万一2400万人;如果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8%左右,大致每年可新增就业岗位800万一1000万个;这样,每年劳动力供大于求缺口在1200万-14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尤为严峻。2009年高校毕业生为611万人,2010年为652万人,2011年激增为758万人,2012-2015年每年持续在700万人以上,整个“十二五”期间,总共将有超过3500万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同时,每年还有中职毕业生约600万人,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约200万人,农转非约250万人,复转军人约50万人,下岗失业职工也有相当数量。再有一个十分庞大的就业群体就是农民工,每年大致有1.5亿人,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可达1.7亿人。

第 121 题 解决我国就业难题的主要途径有( )。

A.降低劳动力的供给

B.降低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的弹性系数

C.促进经济增长

D.提高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的弹性系数


正确答案:CD
在可以预见的相当的长时期内,我国的劳动力供给总量是不可能降低的,反还会进一步提高,故A项错误。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弹性系数越高,说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创造的就业岗位越多,反之越低。因此B项错误。经济增长可以增加就业岗位。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D。

第3题:

我国每年新增聋儿()万余人。

A、2

B、3

C、4

D、5


正确答案:B

第4题:

解决新增人口的就业问题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簿的发展中国家是一个严重挑战,中国大约每年的新增人口是()。

  • A、1亿
  • B、5000万
  • C、1000万
  • D、2000万

正确答案:C

第5题:

项目社会评价中的单位投资就业人数等于( )。

A.企业就业人数/项目总投资 B.新增就业人数,项目总投资

C.新增就业人数/项目贷款总额

D.新增就业人数/项目资本金


正确答案:B
点评:项目社会效益评价主要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就业影响主要用单位投资就业人数来衡量,公式为单位投资就业人数=新增就业人数/项目总投资。A不正确,项目社会评价只考虑由此项目带来的新增就业人数,不能把企业就业人数作为分子;C、D也不正确,项目贷款总额和项目资本金都不是项目的总投资金额。详见教材PB5.

考试要点:项目社会效益评价中的就业影响评价。

第6题:

某市2009年末汽车保有量为50万辆,预计此后每年报废上上一年末汽车保有量的5%,并且每年新增的汽车数量相等,如果要求该市保有量不超过200万辆,那么每年新增汽车数量不应超过多少万辆?

A2.5   B5  C7.5   D10


D。解析:当该市汽车保有量为200万辆时,报废的汽车保有辆最多,为200×5%=10万辆,只要新增汽车数量不超过10万辆,此时该市汽车保有量不超过200万辆。选D

第7题:

某市2009年末汽车保有量为50万辆,预计此后每年报废上一年末汽车保有量的5%,并且每年新增汽车数量相等,如要求该市汽车保有量不超过200万辆,那么每年新增汽车数量不应超过多少万辆?

A.2.5

B.5

C.7.5

D.10


正确答案:D
当该市汽车保有量为200万辆时,报废的汽车保有量最多,为200×5%=10万辆,只要新增汽车数量不超过10万辆,则此时该市汽车保有量就不超过200万辆。选D。

第8题:

2013年-2018年,我国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都在1300万人以上。()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第9题:

某公司每年新增的专利数量呈等比数列,其中第一年获得的专利数量是后两年新增专 利数量的六分之一。该公司4个部门每年均有新增专利,且每个部门获得的专利数不相同,则4年间该公司至少新增多少专利?

A.70 项
B.90 项
C.150 项
D.180 项

答案:C
解析:

第10题:

我国每年新增沙化土地面积约240平方公里。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