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红利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

题目

人口红利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2013年是我国"人口红利"消失的转折点。为应对"人口红利"的消失,应当采取的根本性措施是()

  • A、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B、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降低银行存款利率
  • C、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扩大劳动力再生产
  • D、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利用国外劳力资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下列关于人口红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国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处于人口红利阶段

B.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生产领域的影响和对消费、储蓄的影响

C.人口红利期应当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积累社会财富

D.与人口红利相对应的人口负债主要是指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的局面


正确答案:D
D[解析]与人口红利相对应的人口负债,既可能是由于少儿抚养比高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于老年抚养比高造成的,与就业形势没有直接的关联.故D项为正确选项.

第2题: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口红利的( )阶段。

A. 成熟
B. 发展
C. 停滞
D. 下降

答案:D
解析:
1990年我国进入人口红利期,1990年—2010年人口红利逐步提升,2010年抚养比下降到34.2%最低值、人口红利上升到峰值;其后人口红利逐渐衰减,2030年前后衰减为零并随即转变到人口负债期;而后负债率逐步走高,2050年抚养比将达到62%左右,负债率也将创出新高。A应属于2010年的成熟时期。B属于90年代到2010年的上升时期,目前我国人口红利是下降趋势。C是未来的老龄化社会时期,也排除。D项当选。

第3题:

老年人口系数指

A、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B、老年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比例

C、老年人口与劳动力人口的比

D、老年人口与儿童人口的比

E、老年人口占被抚养人口的比例


参考答案:A

第4题: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下图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据此回答题。



我国人口红利最大时期出现在(  )。查看材料

A.1964年至1968年
B.2008年至2012年
C.2024年至2028年
D.2040年以后

答案:B
解析:
根据人口红利的概念,我国2008年至2012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大,抚养率最低.故此阶段为人口红利最大时期。正确答案为B。

第5题:

“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下图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我国人口红利期结束以后,年龄结构类型将是( )。


A.年轻型
B.成年型
C.中年型
D.老年型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年龄结构类型,根据不同年龄段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将年龄结构类型划分为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3种。D项正确。

A、B、C三项:我国人口红利期结束以后65岁以上人口比重增加,年龄结构属于老年型。与题干不符,排除。

第6题:

根据下面资料回答:
2011年的数据显示,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12288万人,占总人口的9.1﹪,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而15-59周岁劳动年龄人口100283万人,占总人口的74.7﹪,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抚养比达到12.3﹪,较2001年提高2.2个百分点。
从地方数据看,2011年全国共计有24个地区已经达到老龄化社会的标准(65周岁级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重庆、四川、江苏等8个地区65周岁级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0﹪,其中重庆老年人占比最高达12.42﹪,其抚养权比达到17.36﹪,相当于近6个劳动力养一位老人。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2011年,全国各地区中重庆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低
B2001年,四川65周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到10﹪
C老年人口抚养比提高意味着抚养一个老年人的劳动力在不断减少
D2011年,15-59周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2010年有所提高


答案:C
解析:
解析:
A项错误,重庆、四川、江苏等8个地区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超过,其中重庆老年人占比最高达;
B项错误,重庆、四川、江苏等8个地区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超过;
C项正确,老年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抚养比越大,表明劳动力人均承担的抚养人数就越多,老年人口越多,抚养一个老人的劳动力就会减少,所以C正确;
D项错误,15-59周岁劳动年龄人口100283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选项中提到的有所提高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
?

第7题:

劳动力参与率包括()。

A.就业人口总量 B.总人口劳参率 C.年龄别(性别)劳参率
D.劳动年龄组外部年龄构成 E.劳动年龄人口占失业人口比重


答案:B,C
解析:

第8题:

请教:2012年国家公务员《行测》高分强化试卷(1)第1大题第10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第 10 题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下列关于人口红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与人口红利相对应的人口负债,既可能是由于少儿抚养比高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于老年抚养比高造成的,与就业形势没有直接的关联。故D项为正确选项。

第9题:

“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下图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我国人口红利最为明显的年份大致出现在( )。


A.1978 年
B.1990 年
C.2010 年
D.2050 年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曲线图的判读,人口红利最明显的年份是指15岁以下和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与15-60岁人口比重的差值最大,由图可知,该年份大致出现在2010年,C项正确。

A、B、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第10题:

人口红利期.是指随着生育率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的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据此,结合“我国五省市人口抚养比示意图”,回答17~18题。



关于我国五省市人口抚养比(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的叙述正确的是(  )。查看材料

A.贵州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最大
B.上海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最小
C.北京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小于广州
D.江苏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小于北京

答案:C
解析:
由图可知,贵州的少儿人口抚养比最大,其他各省市由大到小依次是广东、江苏、北京、上海;广东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最小,上海的最大。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