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下行与新增劳动力就业压力是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2010年至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分别是:10.3%,9.2%,7.8%,7.7%和7.4%;《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9.2亿,之后几乎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将维持在1600万人左右的水平。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要稳住速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确保居民就业”。 运用《生活与哲学》中

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下行与新增劳动力就业压力是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2010年至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分别是:10.3%,9.2%,7.8%,7.7%和7.4%;《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9.2亿,之后几乎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将维持在1600万人左右的水平。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要稳住速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确保居民就业”。 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关于社会历史的知识,说明“稳增长、保就业”政策的理论依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面临的唯一就业问题是新增劳动力的就业。()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2题:

(一)

材料一-中国有近l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就业问题任务繁重、艰巨、紧迫。据估计,到2010年,全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而劳动力就业需求岗位只能新增4000万个。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就业必然成为我国的民生之本,促进就业必然成为我国的安国之策。

材料二: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2006年全国劳动力供给增量中,约有60%是农村新增劳动力,其中绝大部分需要到城镇寻找就业机会。同时,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00万人,至今约有100多万人没有找到工作,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材料三: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起薪水平正在下滑。2008年4月,智联招聘对职场新人展开了起薪特别调查。在为期两周的调查中,共有8000余人参与。调查显示,与3年前相比,起薪在3000元以上的高薪职位减少了1.3%,而起薪在1500元以下的职位则上升了3.4%,大学生起薪的平均值约在1600--1800元的区间。据此,有人得出“大学生身价等同于农民工”的结论。

56.根据材料一判断,下列关于2010年我国劳动力的总体供求状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供大于求约l700万人

B.供大于求约l000万人

C.供大于求约2000万人

D.供大于求约l400万人


正确答案:ACD
56. ACD[解析]2010年城镇可新增就业人员约5000万人, 就业需求岗位增加4000万个,5000--4000—1000。因此2010年我国劳动力的总体供求状况为:供大于求约l000万人。

第3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4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中指出.中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未来五年甚至更长一个时期.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仍将存在.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纲要”指出.到2010年.中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而从需求情况看,劳动力就业岗位预计只能新增4000万个.劳动力供求缺口11000万左右.“纲要”指出.体制转轨时期遗留的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尚未全部解决.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和关闭破产过程中职工分流安置的任务繁重.部分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仍然存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和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凸显出来.劳动者整体技能水平偏低,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不相适应.
受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影响,目前已有一批中小企业关停倒闭,就业岗位大量流失,用工需求急剧下降,并且这种不利影响正逐步扩大.出现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由外向型生产企业向内向型各类企业,由劳动密集中小企业向规模以上大中型企业,由农民工向城镇劳动力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蔓延的趋势.由于企业用工需求下降、岗位不足以及部分农民工技能素质难以适应产业升级的要求,出现大量农民工无业可就滞留城市的现象
就业形势需要集中解决的突出难点首先集中在毕业生就业难和城镇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上.2009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突破610万,加上历年没有就业人员,超过700万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2010年总共有630万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依然不容乐观.
材料2
2007年1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会议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就业比较充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2009年3月,温家宝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充分发挥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吸纳就业中的作用,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高校卒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广开农民工就业门路和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帮助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和灾区劳动力就业.进一步开辟公益性就业岗位.大力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和有关知识,分析当前我国出现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
(2)结合中央有关精神和我国现实情况,分析我国政府应当采取哪些措施解决就业难问题.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1)当前,我国出现就业紧张的现象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导向的经济势头减弱,出口减少,部分企业倒闭,减少了就业的职位;我国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提高等经济转型时期,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我国人口基数大,经济增长创造的就业机会被人口增长部分抵消,劳动力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新增劳动力对就业形成很大的压力;高校扩招带来的毕业生规模的大幅度增长;就业观念陈旧,就业人才市场和就业制度不健全.
(2)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政府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就业增长点.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平等就业的制度.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就业者权益,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工作.
本题考查的是关于民生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民生建设问题是每年分析题最重要的出题角度,值得引起考生的高度关注.一般这类考点设置的常规问题有:该政策出台的依据、意义、措施等.考生复习时可按照这个套路准备.

第5题:

材料一:中国有近1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就业问题任务繁重、艰巨、紧迫。据估计,到2010年,全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而劳动力就业需求岗位只能新增4000万个。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就业必然成为我国的民生之本,促进就业必然成为我国的安国之策。

材料二: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2006年全国劳动力供给增量中,约有60%是农村新增劳动力,其中绝大部分需要到城镇寻找就业机会。同时,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00万人,至今约有100多万人没有找到工作,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材料三: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起薪水平正在下滑。2008年4月,智联招聘对职场新人展开了起薪特别调查。在为期两周的调查中,共有8000余人参与。调查显示,与3年前相比,起薪在3000元以上的高薪职位减少了1.3%,而起薪在1500元以下的职位则上升了3. 4%,大学生起薪的平均值约在1600~1800元之间。据此,有人得出“大学生身价等同于农民工”的结论。

71.根据材料一判断,2010年我国劳动力的总体供求状况为( )。

A.供大于求约1700万人

B.供大于求约1000万人

C.供大于求约2000万人

D.供大于求约1400万人


正确答案:B
71.B【解析】2010年城镇可新增就业人员约5000万人,5000–4000 =1000。因此2010年我国劳动力的总体供求状况为:供大于求约1000万人。

第6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第 121~122 题。

中国有近1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就业问题任务繁重、艰巨、紧迫。据估计,2011年全国劳动力总量达到8.3亿人。今后若干年内,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大致稳定在2200万一2400万人;如果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8%左右,大致每年可新增就业岗位800万一1000万个;这样,每年劳动力供大于求缺口在1200万-14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尤为严峻。2009年高校毕业生为611万人,2010年为652万人,2011年激增为758万人,2012-2015年每年持续在700万人以上,整个“十二五”期间,总共将有超过3500万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同时,每年还有中职毕业生约600万人,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约200万人,农转非约250万人,复转军人约50万人,下岗失业职工也有相当数量。再有一个十分庞大的就业群体就是农民工,每年大致有1.5亿人,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可达1.7亿人。

第 121 题 解决我国就业难题的主要途径有( )。

A.降低劳动力的供给

B.降低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的弹性系数

C.促进经济增长

D.提高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的弹性系数


正确答案:CD
在可以预见的相当的长时期内,我国的劳动力供给总量是不可能降低的,反还会进一步提高,故A项错误。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弹性系数越高,说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创造的就业岗位越多,反之越低。因此B项错误。经济增长可以增加就业岗位。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D。

第7题:

(三)阅读下面材料,回答128—132题。

材料一:中国有近l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就业问题任务繁重、艰巨、紧迫。据估计,到2010年,全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而劳动力就业需求岗位只能新增4000万个。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就业必然成为我国的民生之本,促进就业必然成为我国的安国之策。

材料二: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2006年全国劳动力供给增量中,约有60%是农村新增劳动力,其中绝大部分需要到城镇寻找就业机会。同时,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00万人,至今约有100多万人没有找到工作,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材料三:随着就业形势的El益严峻,大学生起薪水平正在下滑。2008年4月,智联招聘对职场新人展开了起薪特别调查。在为期两周的调查中,共有8000余人参与。调查显示,与3年前相比,起薪在3000元以上的高薪职位减少了1.3%,而起薪在1500元以下的职位则上升了3.4%,大学生起薪的平均值约在1600--1800元的区间。据此,有人得出“大学生身价等同

于农民工”的结论。

128.根据材料一判断,下列关于2010年我国劳动力的总体供求状况不正确的是( )。

A.供大于求约l700万人

B.供大于求约l000万人

C.供大于求约2000万人

D.供大于求约l400万人


正确答案:ACD
128.ACD[解析]2010年城镇可新增就业人员约5000万人, 就业需求岗位增加4000个,5000—4000—1000。因此2010年我国劳动力的总体供求状况为:供大于求约l000万人。

第8题:

(二)材料一:中国有近1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就业问题任务繁重、艰巨、紧迫。据估计,到2010年,全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而劳动力就业需求岗位只能新增4000万个。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就业必然成为我国的民生之本,促进就业必然成为我国的安国之策。 材料二: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2006年全国劳动力供给增量中,约有60%是农村新增劳动力,其中绝大部分需要到城镇寻找就业机会。同时,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00万人,至今约有100多万人没有找到工作,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材料三: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起薪水平正在下滑。2008年4月,智联招聘对职场新人展开了起薪特别调查。在为期两周的调查中,共有8000余人参与。调查显示,与3年前相比,起薪在3000元以上的高薪职位减少了1.3%,而起薪在1500元以下的职位则上升了3.4%,大学生起薪的平均值约在1600-1800元的区间。据此,有人得出“大学生身价等同于农民工”的结论。

第71题:根据材料一判断,2010年我国劳动力的总体供求状况为( )。

A.供大于求约1700万人 B.供大于求约1000万人

C.供大于求约2000万人 D.供大于求约1400万人


正确答案:B
2010年城镇可新增就业人员约5000万人,5000-4000=1000。因此2010年我国劳动力的总体供求状况为:供大于求约1000万人。

第9题:

14、“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试题题干】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今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上不能有丝毫松懈。要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我国就业问题之所以尤为突出、繁重和紧迫,是因为( )

①人口总量与劳动力总量大,生产力发展水平低 ②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完全适应 ③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传递系统不畅通 ④就业是民生之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正确答案:A

猜题理由】本题能结合时事热点,以“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为背景材料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试题的立意、素材提供、问题设计等方面与高考要求十分接近。

【答案】 A

【解析】本题重在探求原因,而④不是原因,其它均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第10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善民生不能脱离( )这个最大实际提出过高目标,只能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A.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高
B.人口多,资源相对匮乏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D.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
第二步,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中第十二部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中提到,“群众对生活的期待是不断提升的,需求是多样化、多层次的,而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善民生不能脱离这个最大的实际提出过高目标,只能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那些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
因此,选择D选项。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