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哲学课堂上,某班四位同学对“哲学是什么&rdqu

题目

在哲学课堂上,某班四位同学对“哲学是什么”展开了讨论。下列关于哲学的认识中,正确的有() ①甲: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形式 ②乙: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人人都可以成为哲学家 ③丙:哲学既神秘又深奥,学习和研究哲学是哲学家的事情 ④丁: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但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

  •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④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班级买来历史、文学、科技、哲学4种图书若干本构建班级图书馆,每个同学能从中任意借两本。无论如何安排,都至少有4名同学所借的书的种类完全相同。问该班级至少有多少名同学?( )

A. 41
B. 30
C. 40
D. 31

答案:D
解析:
4种图书中任选两本其种类共有先假设最不利的情形,这10种情况都有3名同学选择,那么下一名同学做任何选择都会有4名同学所借的书的种类完全相同。故至少有10X3 + 1 = 31(名)同学。

第2题:

在某校高二(1)班的一堂哲学探究课上,同学们围绕《哲学与经济学的关系》这一课题争论不休,各抒己见,互不相让。在你看来,哲学和经济学的关系应是() ①哲学和经济学同时产生,密不可分 ②哲学以经济学为基础 ③哲学可以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 ④经济学以哲学为基础,随哲学发展而发展

  •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正确答案:C

第3题:

20世纪以来的三大哲学思想运动都是什么?()

A.分析哲学,现象学,后现代主义

B.分析哲学,语言哲学,现象学

C.分析哲学,语言哲学,后现代主义

D.分析哲学,语言哲学,中心主义


参考答案:A

第4题:

请说出对灵魂或心理现象提出不同学说的古希腊哲学家。


正确答案: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第5题:

20世纪以来的三大哲学思想运动都是什么?()

  • A、分析哲学,现象学,后现代主义
  • B、分析哲学,语言哲学,现象学
  • C、分析哲学,语言哲学,后现代主义
  • D、分析哲学,语言哲学,中心主义

正确答案:A

第6题:

二次元的”哲学“是什么意思?()

  • A、哲学就是讲义气嘛!
  • B、哲学就是智慧的象征
  • C、哲学就是百合花开
  • D、兄贵之间哔

正确答案:D

第7题:

甲同学说:“我喜欢工科,从没想过当哲学家,考大学又不考哲学,因此没必要在哲学上浪费时间。” 乙同学说:“哲学对我很重要,哲学是一种方法论,学好哲学不仅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理工科的知识。” 试分析评价上述两位同学对哲学的看法。


正确答案: ①甲同学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指导我们生活得更美好的艺术。学好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指导我们理解具体科学知识,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无论学文或学理,当不当哲学家,都要了解和学习哲学。
②真正的哲学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因此乙同学认为学好哲学不仅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理工科的知识,具有合理性;但认为哲学仅是一种方法论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与总结。

第8题:

某班有30个同学选了生物课,25个同学选了物理课,如该班共有40个学生,那么两门课都学的同学至少有几个?( ) A.25 B.30 C.20 D.15


正确答案:D
由题可列算式30+25—40=15个。故选D。

第9题:

孟子哲学的仁政思想及哲学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孟子将孔子的仁学发展成为以“仁政”为代表的一整套社会政治主张。
(1)仁政的基础是“制民之产”,其具体措施则包括“正经界”、“省刑罚、薄税敛”等国家经济政策和“不违农时”、“深耕易耨”等遵循生产规律的主张。但仁政的核心是重民。人民是统治者的“三宝”之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2)孟子当时激烈的社会政治经济斗争中,看到了民心的向背对于国家政权的稳定的决定性意义,所以他特别强调“得其民斯得天下”这对统治者来说至关重要的经验教训。孟子的民本主义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影响深远。
(3)仁政是以善心扩充弘扬的形式来实现的国家组织行为,其基础是性善论。孟子主张人先天性善,“人皆可以为尧舜”,要求努力培养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即养“浩然之气”。孟子承袭孔子天命观又加进了“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内容。人可以通过“求其故”的途径而知天命,“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孟子·公孙丑上》),对人的力量充满了信心。在哲学上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著名观点和尽心知性知天的天人合一模式,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心性哲学的源流,影响了宋明以后整个儒家哲学的发展。

第10题:

某校高二哲学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就“哲学学习状况”在全校展开调查。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了解到,有些同学认为,高中阶段,最重要的课程是语数外,哲学学不学无所谓,哲学与自己、与生活没有多大关系,甚至有少数人认为哲学只是空谈。另外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知哲则智”,不论是什么哲学,只要学习就行了。请你针对兴趣小组调查出的问题,为他们研究性学习的活动设计一个行动方案。


正确答案: 行动方案应设计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主题和具体方案。主题要围绕材料情境和设问要求确定,具有启发性、鼓动性和号召性。例如“走进哲学问辨人生”行动方案:出一期板报,使同学们了解哲学的功能,增强学习哲学的自觉意识;写一个“倡议书”,倡议“让哲学思维融入我们的学习生活”。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