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

题目

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 A、新航路开辟
  •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
  • C、工业革命
  •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美国学者柯里在其于1963年出版的《冲突法论文选》中提出了()

  • A、法律关系本座说
  • B、既得权说
  • C、利益分析说
  • D、本地法说

正确答案:C

第2题:

清朝乾隆皇帝组织大批学者编写的世界最大的一部丛书是()。


正确答案:四库全书

第3题:

有西方学者说:“直到18世纪中期,在中国刊印的书籍比在世界上其余地方所印刷的总和还要多”,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古代的()的发明和普及。

A.造纸术

B.火药

C.印刷术

D.指南针


答案:C
解析: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源自道家的雕版印刷,活跃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代的毕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第4题:

“自哲学家朱熹的时代以来,”明朝一位学者说,“真理已明白地显示于世界.我们不再需要什么著作,要做的只是实践。”下列哪句话能为这位学者提供依据()

  •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B、“发明本心”
  • C、“格物致知”
  • D、“致良知”

正确答案:C

第5题:

有学者认为:“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的奇迹……如果世界结束于1945年,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伴随着北大西洋的胜利和一个高消费、高能源利用和高劳动生产力的世界的诞生成长。”下列选项,对材料中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东亚的奇迹”受益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 B、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造就“北大西洋的胜利”
  • C、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北大西洋的胜利”的重要原因
  • D、“新经济”的广泛兴起促成了“北大西洋的胜利”

正确答案:C

第6题:

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与关贸总协定共存一年后,于()正式担当起全球经济贸易组织的角色。


正确答案:1995年1月1日

第7题:

“春天来了,全球经济的春天也来了。”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对世界经济形势给出了这样的积极判断。IMF此前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17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

  • A、3.5%
  • B、3.6%
  • C、3.7%
  • D、3.8%

正确答案:A

第8题:

确定经济法调整对象正确与否的判断标准是()

A、以持不同观点的学者人数多少为标准

B、以国外先进的法律规定为标准

C、以权威学者的著说为标准

D、生产力标准


参考答案:D

第9题:

把握历史发展的整体特征,总结历史发展规律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学者杉原薰认为:“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主要指中国)的奇迹,结尾简短的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海有相当少量的人口,似乎享有甚至更快的人均增长率(尽管或许不是太快)。如果世界结束于1945年,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我们中的大部分人——至少是在西方——伴随着北大西洋的胜利和一个高消费、高能源利用和高劳动生产力的世界的诞生成长。”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由“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点是“沉沦”,近代中国的后期,其基本特点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 材料三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这样写到:“(本书)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本书的观点,就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球体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伦敦或巴黎、北京或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截然不同。”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你支持或反对“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主要指中国)的奇迹”观点的主要理由。


正确答案: 支持:明清时期,我国古代农耕文明高度发达,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较大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社会经济的整体水平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一时期西方国家的发展主要建立在对外财富掠夺基础上,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
反对:尽管农耕经济的水平仍然较高,但商品经济的发展严重受阻,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缓慢;而新航路开辟以后的三百年,西欧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奠定了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基础。

第10题:

国外学者对策划的理解存在差异,主要的观点有()

  • A、事前行为说
  • B、选择决定说
  • C、管理行为说
  • D、思维程序说

正确答案:A,B,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