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下列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是()

题目

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下列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是()

  • A、增加室内CO2浓度
  • B、增大室内昼夜温差
  • C、增加光照强度
  • D、采用绿色玻璃盖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如何预测人口和农作物的产量?


正确答案:人口:
1、人口总数预测方法
2、人口性别年龄构成预测方法
农作物:
1、因素估计法
2、趋势外推法
3、回归预测法
4、产量系数法

第2题:

化肥施用的越多农作物产量就会越高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几项?

Ⅰ.2008年,稻谷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种植面积比重低于产量占农作物产量比重

Ⅱ.2007年,油料作物播种面积不足460万亩,产量超过78万吨

Ⅲ.2008年,资料中所提及的农作物中,亩产量同比上升的有3种

A.0

B.1

C.2

D.3


正确答案:B
[答案] B[解析] Ⅰ项,由于农作物产量在材料中未给出,故无法比较2008年稻谷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种植面积比重和产量占农作物产量比重的大小,无法确定:
Ⅱ项,2007年,油料作物播种面积为485.81÷(1+43%),而460×(1+4.3%)460+460×5%=483485.81,则2007年油料作物播种面积超过460万亩,错误:
Ⅲ项,比较材料中提到的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产量增速,可知2008年亩产量同比上升的农作物有油料、木薯、瓜类三种,正确。
综上所述,只有Ⅲ项正确,应选择B。

第4题:

下列不是农田防护林的作用的是()

  • A、降低风速,减少风对农作物的机械损伤,避免倒伏和折断
  • B、降低温度、增加湿度,减少土壤和农作物过量的蒸发、蒸腾作用
  • C、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 D、变荒漠为绿洲

正确答案:D

第5题:

在封闭的温室内栽培农作物,以下哪种措施不能提高作物产量()

  • A、增加室内CO2浓度
  • B、增大室内昼夜温差
  • C、增加光照强度
  • D、采用绿色玻璃盖顶

正确答案:D

第6题:

下列哪种灾害对中国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最大?()

  • A、地震
  • B、干旱
  • C、火灾

正确答案:B

第7题:

《齐民要术》中,要求栽种农作物要“正其行,通其风”的原理是()

  • A、确保通风透光,从而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 B、通风透光,可以增强农作物的呼吸作用
  • C、可以增强农作物的抗性
  • D、增强农作物的蒸腾作用

正确答案:A

第8题:

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几项?

Ⅰ.2008年.稻谷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种植面积比重低于产量占农作物产量比重

Ⅱ.2007年.油料作物播种面积不足460万亩,产量超过78万吨

Ⅲ.2008年.资料中所提及的农作物中,亩产量同比上升的有3种


正确答案:B
解析:Ⅰ项,由于农作物产量在材料中未给出,故无法比较2008年稻谷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种植面积比重和产量占农作物产量比重的大小,无法确定:Ⅱ项,2007年,油料作物播种面积为485.81÷(1+4-3%),而460×(1+4.3%)<460+460x5%=483<485.81,则2007年油料作物播种面积超过460万亩,错误:Ⅲ项,比较材料中提到的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产量增速.则2008年亩产量同比上升的农作物有油料、木薯、瓜类三种,正确。综上所述,只有Ⅲ项正确,应选择B。

第9题:

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等多种农作物的字样,能看出当时已实行分类栽种。


正确答案:黍、麦、稷、稻、棉

第10题:

什么是作物温度三基点?如何利用作物温度三基点理论采取栽培措施提高作物产量?


正确答案: 三基点温度指在作物的每一个生命过程来说,都有三个基点温度: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
三基点温度的规律:不同作物,不同生育阶段,三基点不同。农作物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比较接近最高温度。最高温度多在30-40℃之间。自然条件下,维持该温度的情况不多。最低温度虽与最适温度之间差距较大,但却能经常遇到,所以在生产实践中,作物的分布和生长受低温的限制比受高温的限制还多,为获得较高产量,应合理安排种植制度,将作物的生长期尽量放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温度;利用水的物理特性,以水调温。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