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湖泊景色优美,但湖泊附近新建了化肥厂,将富含氮、磷的废水排到湖

题目

某湖泊景色优美,但湖泊附近新建了化肥厂,将富含氮、磷的废水排到湖水中,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夏天该湖水表面有一层绿膜,很多鱼、虾、螺蛳等水生生物死亡,湖水散发阵阵臭气,水域生态遭到破坏。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蓝藻与其他水生生物构成了该水域生态系统中的(),由于某些蓝藻具有气囊,在水域中有趋表聚集的现象,从()的角度看,这些蓝藻处于其上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湖泊富营养化控制过程中,控制磷的输入要容易一些,又由于湖泊水体中,一般磷的含量比氮的含量小,因此,通常又将磷作为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的最主要的限制性物质。()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下列湖泊中,富营养化状态评价不宜采用营养状况指数法(TSI)的( )。
A.色度比较高的湖泊 B.含沙量高的湖泊 C.氮磷比较大的湖泊 D.水草繁茂的湖泊


答案:C
解析:
C解析:氮磷比较大的湖泊不适用营养状况指数法。

第3题:

关于水体富营养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废水排入湖泊的现象

B.由于钠钾元素的污染

C.富含钙、镁的废水

D.富含磷、氮的废水

E.使藻类等大量死亡


【参考答案】D

第4题:

湖泊与水库的简化时,可以将湖泊、水库简化为()。
A.大湖(库)
B.小湖(库)
C.分层湖(库)
D.小型湖泊


答案:A,B,C
解析:
湖泊与水库的简化时,可以将湖泊、水库简化为大湖(库)、小湖(库)、分层湖(库)。

第5题:

下列湖泊中,富营养化状态评价不宜采用营养状况指数法(TSI)的有( )。

A.色度比较高的湖泊
B.含沙量高的湖泊
C.氮磷比较大的湖泊
D.水草繁茂的湖泊

答案:A,B,D
解析:
湖泊中总磷与叶绿素a和透明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营养状况指数(TSI)是用于评价湖泊富营养化的方法。TSI用数字表示,范围在0~100,每增加一个间隔(如10,20,30,…)表示透明度减少一半,磷浓度增加1倍,叶绿素浓度增加近2倍。TSI<40,为贫营养;40~50,为中营养;>50,为富营养。湖水过于浑浊(非藻类浊度)或水草繁茂的湖泊,Carlson营养状况指数则不适用。

第6题:

已知湖泊出湖水量2亿m3/a,年均库容3亿m3,入库总磷负荷量为50t/a,出湖总磷量20t/a,湖泊年均浓度0.1mg/L,据此采用湖泊稳态零维模型率定的总磷综合衰减系数()。

A:1/a
B:2/a
C:3/a
D:5/a

答案:B
解析:
根据湖泊稳态零维模型,磷平衡关系方程式为:入库总磷量-衰减磷量=出湖总磷量。又入库总磷量为50t/a,出湖总磷量20t/a,库内磷量=0.1*3*1000*0.1=30t/a,故磷的衰减量=50+30-20=60,衰减系数=60/30=2。

第7题:

常用湖泊稳态水质模型

中t为滞留时间,t的含义是( )。

A.年出湖径流量/湖泊容积
B.年入湖径流量/湖泊容积
C.湖泊容积/年入湖径流量
D.年反推入湖径流量/湖泊容积

答案:C
解析:

第8题:

简述湖泊、水库中浮游生物摄取的氮、磷来源途径


参考答案:氮的来源主要有:1.大气层,大气层中的气态氮,可为生物体的固氮菌直接吸收利用,是淡水体的重要氮源之一。2.农业排水,由于农用化肥量大、面广,是湖泊水体的最主要氮源。3.工业废水。4.生活污水及废弃物。
磷的来源主要有:1.磷属于地质类元素,通过地球化学的淋溶、侵蚀作用,进入水体,其过程很慢,2.湖泊中人工养鱼所投入的饵料中,含有较高的磷,是磷的主要来源之一。3.生活污水4.农业排水。

第9题:

常用湖泊稳态水质模型C=CE[1/(1+kt)]中t为滞留时间,t的含义是()。

A:年出湖径流量/湖泊容积
B:年入湖径流量/湖泊容积
C:湖泊容积/年入湖径流量
D:年反推入湖径流量/湖泊容积

答案:C
解析:
常用湖泊稳态水质模型C=CE[1/(1+kt)],式中:t为停留时间;t=V/Q,V为湖泊中水的体积,Q为平衡时流入与流出湖泊的流量,即年入湖径流量。

第10题:

关于水体富营养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废水排入湖泊的现象
  • B、由于钠钾元素的污染
  • C、富含钙、镁的废水
  • D、富含磷、氮的废水
  • E、使藻类等大量死亡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