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做如下实验:将某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IAA的培养液中

题目

有人做如下实验:将某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IAA的培养液中,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他发现在有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浓度也越高,根尖的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 A、此人设置的空白对照组是等量根尖放在含等量蔗糖但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
  • 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IAA浓度,因变量是乙烯含量和根尖的生长情况
  • C、乙烯和IAA都属于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都具有两重性
  • D、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生长素可以诱导根细胞合成分泌乙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将水稻的叶肉细胞放在含低浓度NaHCO3的培养液中,并用石蜡油覆盖液面。先照光一段时间,然后在相同光照强度下不同时间测定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测定时间与光合作用强度关系的是()。


答案:C
解析:
将叶肉细胞置于含低浓度NaHCO3的培养液中,并用石蜡油覆盖液面,空气中的CO2不能溶于溶液,NaHCO3提供少量CO2。因此,在光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限制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为CO2。随着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不断进行,CO2含量不断减少,光合作用强度逐渐减弱,故C正确。

第2题:

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与植物生长素(IAA)有关的问题,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根据实验结果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单侧光能促进生长素的分布
B.生长素能促进胚轴的生长
C.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生长素在上胚轴中是极性运输的

答案:B
解析:
该实验中首先获取黄豆幼苗的上胚轴切段,进行对照实验,一组在上胚轴的上端放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另一组在上胚轴的上端放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结果在上胚轴的上端放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的一组不生长,在上胚轴的上端放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的一组生长了,说明生长素能促进上胚轴的生长,故B正确。该实验唯一变量是生长素的有无,不能证明单侧光的作用,也不能证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故AC错误;要证明生长素在上胚轴中的运输方向是否是极性运输,还要设计将上胚轴倒置的对照实验,故D错误。

第3题:

将成熟胡杨细胞放在三种不同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三天,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③为实验组
B.茉莉酸为无关变量
C.NaCl为因变量
D.茉莉酸可抑制质壁分离

答案:D
解析:
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加入NaC1和荣莉酸,因变量是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情况,③为对照组.由表数据可知茉莉酸有抑制质壁分离的作用。故选D。

第4题:

将短日植物放在人工光照室中,只要暗期长度短于临界夜长,就可开花。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根据植物开花对光周期反应的不同,将植物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即:短日植物、()、日中性植物。


正确答案:长日植物

第6题:

将某动物细胞置于不同浓度(Ⅰ、Ⅱ、Ⅲ )的三种蔗糖溶液中,结果如下图所示,这三种溶波的浓度关系是( )。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Ⅰ<Ⅱ<Ⅲ
D.Ⅰ<Ⅲ<Ⅱ

答案:B
解析:
知识点:物质跨膜实例——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理解。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低时,细胞吸水膨胀;反之,则细胞失水皱缩;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与细胞质的浓度相同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故答案为B。

第7题:

某课题研究小组为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是否与植物开花有关,进行了如下实验:
方法:取大小不等的水仙球茎24个,按球茎大小不同分成两组,再按下表进行操作(其它条件和操作相同):



实验现象:实验组除个别瓶因污染而失败外,其余均在一周后破苞开花;而对照组则比实验组晚开花一个半月。
实验结论是:NAA可促进水仙开花。
分析上述实验并回答:
(1)请你针对上述实验中的不妥操作,分析导致实验结论不可靠的原因。(6分)
(2)请你设计出完整的实验方案。(5分)


答案:
解析:
(1)本实验有三处不妥操作,第一处,取大小不等的水仙球茎24个,水仙球茎大小不同可能影响开花时间,故错误。需要选用大小相同,生理状态也相同的水仙球茎24个。第二处,对照组水仙球茎不剥去鳞茎,而实验组水仙球茎剥去了鳞茎,因鳞茎内可能含有抑制花苞发育的物质存在而影响实验结果,这里的操作需要相同。第三处,对照组水仙球茎自然生长,而实验组水仙球茎接种于MS培养基中,MS培养基中也可能含有促进水仙开花的因子,故错误,应该保证相同条件。 (2)实验方法:取大小相等,生理状态相同的水仙球茎24个,剥去鳞茎后留下花苞,随机分配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两组材料消毒后接种于所含激素不同的MS培养基当中,实验组的MS培养基中加入NAA(0.1mg/L),而对照组为空白的MS培养基。在相同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开花情况。实验现象:除个别瓶因污染而失败外,实验组均在一周后破苞开花;而对照组则比实验组晚开花一个半月。
实验结论是:NAA可促进水仙开花。
解析:做该类实验需要注意控制单一变量,所有多余的变量均要统一。花苞作为实验材料随机分组,完整的方案如答案所示。注意控制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形成单一变量即可。

第8题:

将成熟胡杨细胞放在三种不同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三天,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表不有添加,“一”表示无添加


A.③为实验组

B.茉莉酸为无关变量

C.NaCl为因变量

D.茉莉酸可抑制质壁分离

答案:D
解析:
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加入NaCl和茉莉酸,因变量是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情况,③为对照组.由表数据可知茉莉酸有抑制质壁分离的作用。

第9题:

某同学设计一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下列有关他的设计和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研究性课题是探究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对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
  • B、配制浓度分别为……的萘乙酸溶液
  • C、实验中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浸泡不同插条的时间长短存在一定的梯度
  • D、本实验为相互对照实验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已知在促进生长的浓度范围内,浓度相同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产生的促进生长作用大于吲哚乙酸(IAA)。为了验证NAA和IAA的这种差异,用胚芽鞘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本实验的单一变量是IAA和NAA的不同,无关变量是IAA和NAA溶液的浓度、胚芽鞘、生长条件等
  • B、本实验可以通过测量胚芽鞘的生长长度来记录实验结果
  • C、胚芽鞘的尖端首先要去掉,排除自身产生的生长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D、因为NAA产生的促进作用大于IAA,所以本实验中NAA溶液的浓度可以小于IAA溶液的浓度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