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火箭升空需要达到第一宇宙速度才能克服地球引力,这个速度是()

题目

发射火箭升空需要达到第一宇宙速度才能克服地球引力,这个速度是()公里/秒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7.9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919年戈达德在其论文中提出了火箭飞行的数学原理,指出火箭必须具有()km/s的速度才

能克服地球的引力。

A 2.1

B 3.3

C 6.7

D 7.9


答案D

第2题:

高中物理《三种宇宙速度》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环节一:新课导入
先播放一段有关卫星发射的视频,并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发射过程。在视频播完之后,提出问题,卫星是如何通过火箭发射到太空中去的,需要多大的速度?
学生会给出各种答案,此时引导学生思考人造卫星能够围绕地球旋转的条件是什么。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圆周运动以及万有引力规律可能会提出万有引力提出向心力的推论。此时表扬学生的态度,并引出下一个问题,具体的发射速度是多大?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
引导学生建立模型,将地球视为球体,人造卫星在围绕地心的圆形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要明确指出卫星的轨道高度和地球的半径长度,并且告诉学生,近地卫星的轨道高度相比地球的半径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可以认为是



将已知条件带入后,可以算出速度的大小为7.9km/s。并且给出第一宇宙速度的定义,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就叫做第一宇宙速度。
(二)三种宇宙速度的大小和意义
在学生知道第一宇宙速度的定义后,还需要向学生讲清楚第一宇宙速度的意义,即最小的发射速度以及最大的环绕速度。联系圆周运动以及万有引力公式,可以推导出,在发射时,如果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则万有引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物体做向心运动,最终会落在地球上,无法成功发射。同时,在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轨道高度越高,也就是距离地球越远时,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越小,所以近地卫星的运行速度是最快的,就是第一宇宙速度。但是需要指明的是,由于一个最小一个最大,学生很容易理解为发射速度只能为第一宇宙速度。这时候就要讲清发射时的具体过程。如果发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由于万有引力小于所需要的向心力,物体做离心运动,轨道是椭圆形,在离地球较远的位置二次点火,最终会在一个较高的轨道上以小于第一宇宙速度的速度做圆周运动。要弄清发射速度和环绕速度的区别。中公讲师解析
紧接着介绍第二宇宙速度。在发射速度逐渐变大的过程中,环绕轨道的椭圆形的长轴会越来越长,最终轨道脱离地球而环绕太阳。从地球上发射并环绕太阳的最小速度被称为第二宇宙速度,大小是11.2km/s。
随着发射速度继续变大,环绕太阳的轨道也会越变越大,大到一定程度之后,物体最终会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之外,永远离开太阳系。这个速度的最小值被称为第三宇宙速度,这个速度的大小是16.7km/s。
环节三:巩固练习
一颗卫星发射到距离地表600km的轨道上围绕地球圆周运动,试计算卫星的运行速度,并与第一宇宙速度进行比较。
环节四:小结作业
【板书设计】



1.你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你认为学生在学习这堂课的时候难点在哪里,如何克服?


答案:
解析:
1.
在开始上课时,我会先播放一段有关卫星发射的视频,并让同学们仔细观察。通过视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
在推导第一宇宙速度时,我会引导学生想象卫星环绕地球运动的物理模型,让学生们想象宇宙航行的样子,激发学生们对浩瀚宇宙的向往。
最后我又让学生自主计算其他星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让学生们体验自主探索的乐趣,提升学生们对物理学系的兴趣。
2.
第一,是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学生在没有认清物理模型时比较难以想出具体的推导方法,认为使用火箭发射卫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中间涉及了很多没有学过的知识,推导时手足无措。这种时候就应该先向学生讲清楚物理模型,让学生知道讨论的是卫星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而不是发射时的复杂过程。
第二,是对三种宇宙速度的理解。由于学生还没有在头脑中建立宇宙的形象,所以对脱离地球或者脱离太阳一类的概念理解不是很到位。可以在课前或课下播放视频,让学生真实的体会一下太阳系的样子,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能让学生对三种宇宙速度的记忆更加牢固。

第3题:

关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第一宇宙速度又叫环绕速度

B.第一宇宙速度又叫脱离速度

C.第一宇宙速度跟地球的质量无关

D.第一宇宙速度跟地球的半径无关


正确答案:A

第4题:

在地球表面,当物体绕地球作圆周运动其速度达到7.9千米/秒时,它所产生的离心力正好与地球对它的引力相等,这个速度被称为第一宇宙速度。那么在距地球表面300千米高度上运行的航天器,它的环绕速度()7.9千米/秒。

  • A、大于
  • B、小于
  • C、等于

正确答案:B

第5题:

在克服地球引力而进入太空的航天探索中,()科学家戈达德提出火箭飞行的飞行原理,并导出脱离地球引力所需的7.9km/s的()

  • A、 英国;第一宇宙速度
  • B、 美国;第一宇宙速度
  • C、 英国;第二宇宙速度
  • D、 德国;第二宇宙速度

正确答案:B

第6题:

人类要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就要摆脱地球强大的引力,人造卫星速度越快飞行距离越远,当速度达到一定数值时,人造卫星不再落回地面,而是环绕地球作圆周飞行。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要的速姥叫做第一宇宙速度,这个速度为( )。

A.7.9千米/秒

B.11.2千米/秒

C.16.7千米/秒

D.17.6千米/秒


正确答案:A
宇宙速度是物体从地球出发,在天体的重力场中运动,四个较有代表性的初始速度的统称。航天器按其任务的不同,需要达到这四个宇宙速度的其中一个。第一宇宙速度是7.9千米/秒,这样可以绕轨道飞行,第二宇宙速度是11.2千米/秒,可以冲出地球的束缚,第三宇宙速度是16.7千米/秒,这样可以飞出太阳系。第四宇宙速度约110-120千米/秒,是指在地球上发射的物体摆脱银河系引力束缚,飞出银河系所需的最小初始速度。题干中所指是第一宇宙速度,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7题:

飞船(航天器)要离开地面,就必须克服地球引力,当飞船(航天器)达到一定速度时,离心力和地球引力达到平衡,就可以绕地球飞行,这个速度的大小是和飞船距地心的距离有关的,假若飞船沿着地球表面飞行时,这个速度就叫环绕速度,它的大小为()

  • A、7.9千米/秒
  • B、16.7千米/秒
  • C、11.2千米/秒

正确答案:A

第8题:

在克服地球引力而进入太空的航天探索中,美国科学家戈达德提出火箭飞行的飞行原理,并导出脱离地球引力所需的第一宇宙速度。()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航天器若想飞离地球,飞向宇宙,必须借助运载火箭的推力使其具备一定的速度,以克服地球的强大引力。其中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 A、7.9千米/秒
  • B、9.7千米/秒
  • C、11.2千米/秒
  • D、16.7千米/秒

正确答案:A

第10题:

物体摆脱地球引力束缚飞离地球的速度是()

  • A、第一宇宙速度
  • B、第二宇宙速度
  • C、第三宇宙速度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