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和2型糖尿病各有哪些特点?

题目

1型和2型糖尿病各有哪些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目前糖尿病分为

A、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B、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

C、免疫介导性糖尿病和特发性糖尿病

D、"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E、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


参考答案:E

第2题:

葡萄糖激酶基因突变可导致

A、1型糖尿病

B、2型糖尿病

C、1型和2型糖尿病

D、不发生糖尿病

E、儿童糖尿病


参考答案:B

第3题:

下列哪项与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有关( )

A、1型糖尿病

B、2型糖尿病

C、1型和2型糖尿病

D、低血糖

E、以上均不是


参考答案:B

第4题: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鉴别说法错误的是()

  • A、1型糖尿病酮症常见
  • B、2型糖尿病治疗应生活方式与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同时进行
  • C、1型糖尿病临床特点:体重下降、多尿、多饮
  • D、1型糖尿病缓慢起病,症状不明显
  • E、2型糖尿病通常没有酮症

正确答案:D

第5题:

我国糖尿病患病特点( )

A、2型糖尿病占90%以上

B、1型糖尿病约占2%

C、其他类型糖尿病约占3%

D、妊娠糖尿病占2%

E、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A

第6题:

目前糖尿病的分型包括

A.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B.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营养不良性糖尿病、妊娠糖尿病

C.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

D.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营养不良性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E.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


正确答案:A

第7题:

相对于1型糖尿病,不属于2型糖尿病的特点的是( )


答案:C肽常较低或缺乏

第8题:

风险型决策方法主要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风险型决策中通常被认为最合理的原则,就是期望值原则。同等量的得失,在不同场合,它的价值在人们主观心理上具有不同量的含义。这种主观心理上的价值,我们称之为效用值。保守型,冒险型,中间型。在实际工作中,多数决策者是保守型的,越是重大问题的决策,决策者的保守程度越高。


第9题:

当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应用药物治效果不好时,需要用胰岛素。应注意哪些事项


正确答案:1、给药方法:普通胰岛素于饭前半小时皮下注射,中效或长效胰岛素常在早餐前1小时皮下注射。紧急情况下,仅普通胰岛素可静脉给药。
2、药物抽取:注射胰岛素必须使用1ml注射器。注意药物剂量须准确,我国常用的胰岛素制剂有每毫升含40U或100U两种规格。抽吸时可轻轻摇匀药物,但避免剧烈晃动。长、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应先抽吸短效胰岛素,再抽吸长效胰岛素,然后混匀,切不可逆行操作,以免将长效胰岛素混入短效内,影响其速效性。
3、注射部位:胰岛素采用皮下注射法,宜选择皮肤疏松部位,如上臂三角肌、臀大肌、大腿前侧、腹部等,注射部位应交替使用以免形成局部硬结和脂肪萎缩,影响药物吸收及疗效。
4、不良反应的观察和处理:胰岛素不良反应包括:①低血糖反应:是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与剂量过大或(和)饮食失调有关。对低血糖者,及时检测血糖,根据病情进食糖果、含糖饮料或静注50%葡萄糖液20--30ml②胰岛素过敏:表现为注射部位瘙痒、荨麻疹样皮疹,全身性麻疹少见,严重过敏反应罕见。对过敏反应者,立即更换胰岛素制剂种类,使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及脱敏疗法等,严重过敏者需停止或暂时中断胰岛素治疗。③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停止该部位注射后可缓慢自然恢复。由于胰岛素是一种生长因子,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会导致皮下硬结,降低该部位的胰岛素吸收率,进而使得血糖不稳。因此,平时的注射一定要注意注射部位的轮换。注射部位的轮换包括不同注射部位间的“大轮换”和同一注射部位内的“小轮换”。“大轮换”是指在腹部、手臂、大腿和臀部间的轮换注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按照左边一周,右边一周的方法;另一种是按照左边一次,右边一次的方法;而“小轮换”则要求与上次的注射点距离约1手指宽度,尽量避免在一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注射点。(5)药物保存:胰岛素需置于冰箱内冷藏(5--15℃)保存,避免受热、光照和冻结。如超过有效期或药液出现颗粒时不能使用。

第10题:

简述2型糖尿病和1型糖尿病临床症状的区别。


正确答案: 1型糖尿病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等,即“三多”,而2型糖尿病常无典型的“三多”症状。为数不少的2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常难以确定何时起病,有的只是在检查血糖后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比较突出,故常能确切地指出自己的起病时间。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