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血液标本采集后的处理?

题目

简述血液标本采集后的处理?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可以电子或纸面方式登记标本信息,应进行核对,防止信息录入错误。可通过网络、传真或其它形式传输标本信息。
(2)核酸检测标本采集后,根据所采用的采血管和试验的技术要求实施离心。
(3)血液标本在采血现场的临时保存温度为2~1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血气分析时,标本的采集处理中,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采集动脉血

B、以肝素抗凝

C、立即送检

D、不需与空气隔绝

E、抽血后将针头刺入胶塞摇匀血液


参考答案:D

第2题:

如有凝血试验标本与其他血液检验标本同时采集,应先采集()血液标本,然后再采集()的标本。
不需抗凝;凝血试验

第3题:

根据病毒学检验中标本采集原则,为提高病毒分离的阳性率,不同的标本应采用不同的采集处理方式。一般不用处理就可以直接培养的病毒标本是( )。A、呼吸道标本

B、脑脊液

C、粪便

D、眼标本

E、血液标本

标本采集后所需的VTM只要最小量(12ml),最好直接接种于细胞培养上的是( )。A、呼吸道标本

B、脑脊液

C、粪便

D、眼标本

E、血液标本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B

第4题:

采集血液标本时防止溶血应做到()

  • A、用干燥注射器抽血
  • B、采集后的标本避免过度震荡
  • C、血液中的泡沫勿注入试管内
  • D、抗凝剂剂量要加得适量
  • E、需加入无菌容器中

正确答案:A,B,C

第5题:

配血标本的采集人为差错占输血相关差错50%,这种差错可能发生在()

  • A、实验室自身的血液标本处理过程
  • B、贴标签过程
  • C、血液筛查过程
  • D、标本采集、输血过程
  • E、血型鉴定

正确答案:A,B,C,D,E

第6题:

不符合血培养标本采集原则的是

A、采集量一般为3ml
B、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
C、采集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D、血液注入标本瓶后轻轻摇匀
E、标本容器外贴标签

答案:A
解析:
血培养标本成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采集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标本须放入无菌容器内,注入后轻轻摇匀,在容器外贴上标签送检;一般血培养取血5ml,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病人应取血10~15ml,以提高培养阳性率。因此,选项A、的叙述不正确。

第7题:

根据病毒学检验中标本采集原则,为提高病毒分离的阳性率,不同的标本应采用不同的采集处理方式。标本采集后所需的VTM只要最小量(12ml),最好直接接种于细胞培养上的是()。

  • A、呼吸道标本
  • B、脑脊液
  • C、粪便
  • D、眼标本
  • E、血液标本

正确答案:B

第8题:

血液标本采集后应该

A、批量处理后无需立即检验

B、立即处理批量检验

C、冷藏处理分批检验

D、尽快处理尽快检验

E、密封后的稳定标本不要求立即处理和检验


参考答案:D

第9题:

简述血液、骨髓细菌培养标本采集要求和处理。


正确答案:1.采血时机,在治疗前,发热高峰时抽血。
2.严格消毒,防止污染。
3.采血量,成人10ml,新生儿或婴儿1-2ml。
4.选用多种培养基、多种培养条件接种培养。

第10题:

关于血液标本处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标本采集后应即刻送检
  • B、接到标本后应尽快检查
  • C、应根据检验项目选择最佳的保存条件
  • D、血细胞计数的标本可在4℃冰箱保存24小时并保持稳定
  • E、做凝血因子活性检测的血浆不能置4℃冰箱保存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