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碘量法的误差来源主要有哪两个方面?如何避免?

题目

简述碘量法的误差来源主要有哪两个方面?如何避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使用碘量法滴定时,误差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如何减小误差?


参考答案:解:(1)误差来源主要是I2挥发和I-被O2氧化
(2)减小误差的措施:防止I2挥发的方法:加入过量的KI(比理论值大2~3倍);在室温中进行;使用碘瓶,快滴慢摇。
防止I-被O2氧化的方法:降低酸度,以降低I-被O2氧化的速率;防止阳光直射,除去Cu2+、NO2-等催化剂,避免I-加速氧化;使用碘量瓶,滴定前的反应完全后立即滴定,快滴慢摇。

第2题:

引起残炭测定误差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如何避免?


正确答案: 康氏法,三个加热期控制不好,没有自然冷却。
电炉法,热电偶没有经过预热,试样预热、燃烧、煅烧冷却按规定进行,电炉温度严格控制在520±5℃。

第3题:

碘量法的主要的误差来源是什么?


参考答案:碘的挥发和碘负离子的氧化;加过量的碘化钾,控制适宜酸度和滴定速度,避光,即时滴定,不要剧烈摇动

第4题:

简述碘量法误差来源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正确答案: 碘量法误差来源于碘的挥发及I-在酸性溶液中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
解决方法:针对于碘的挥发不应让溶液温度过高,一般室温下进行,振摇不宜过度剧烈,可加入过量的KI,在间接碘量法中,滴定反应在碘量瓶中进行。
针对于易被氧化,可用棕色试剂瓶贮存I-标准溶液,避免日光照射,设法消除Cu2+
、NO2-等的催化作用,滴定速度适当快些。

第5题:

简述碘量法的误差来源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正确答案: 碘量法的误差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碘具有挥发性,易损失;二是I-在酸性条件下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而析出I2
因此,为了避免碘的挥发,应避免阳光照射,并且滴定时应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用间接碘量法时,最好在碘量瓶中进行。为减少I-与空气的接触,并减少I2的挥发,滴定时不应过度摇动,开始滴定时应快滴慢摇,近终点时应慢滴快摇,以免淀粉吸附I2

第6题:

碘量法的误差主要来源是( )。

A.碘容易挥发
B.pH的干扰
C.
D.指示剂不灵敏

答案:A
解析:

第7题:

什么是碘量法,碘量法分为哪两种?


正确答案:碘量法是利用碘的氧化性和碘离子的还原性测定物质含量的氧化还原滴定法。它分为直接碘量法和间接碘量法。

第8题:

碘量法的主要误差来源是碘的挥发和碘离子被氧化。()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试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如何避免系统误差,减低偶然误差?


正确答案: 1、试验材料本身固有的误差
2、试验操作上的不一致
3、外界环境的差异
(1)土地条件的上的差异
(2)试验地小气候的差异
(3)偶然发生的病虫害、鸟害、人畜践踏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差异。
误差的控制途径:
1、选择相对一致的试验材料:园艺植物试验中所用的供试材料应在各方面都基本一致。
2、试验的管理操作技术应尽量一致:试验过程中,除试验处理外,各项操作管理都应合乎试验要求,尽可能做到在时间、质量、数量和操作方法上完全相同。
3、控制外界环境的主要因素:选择合适的试验地,采用适当的小区技术,应用良好的试验设计和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
正确选择试验地
1、试验地要有代表性
2、试验地的土壤肥力要均匀一致:所选择的试验地肥力均匀一致,是减少误差,提高试验精度的基本保证。
3、选作试验地的地块最好有土地利用的历史记录。
4、选择的试验地位置要适当
5、试验地的地势要平坦

第10题:

碘量法的误差来源有那些?


正确答案:一是碘具有挥发性易损失
二是I-在酸性溶液中易被来源于空气中的氧氧化而析出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