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蓼兰镇曹戈庄村李桂香地块以单季亩产9.58吨的高产量创造了马铃薯世界单产纪录。此次测产活动由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人员等28位国内马铃薯领域知名专家共同见证,遵照国家高产创建测产标准进行现场实测。

题目

平度市蓼兰镇曹戈庄村李桂香地块以单季亩产9.58吨的高产量创造了马铃薯世界单产纪录。此次测产活动由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人员等28位国内马铃薯领域知名专家共同见证,遵照国家高产创建测产标准进行现场实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重施基肥的技术要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马铃薯是以地下块茎结薯为主要产品器官的作物,田间进行追肥很不方便。因此,必须注重基肥和种肥的使用。要求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kg,或生物有机肥70~100kg,保肥能力强,质地黏重的黏土或壤土,用氮肥总量的60%作为底肥;保肥能力差的砂壤土或砂土,用氮肥总量的40%~50%作为底肥,磷肥、钾肥及有机肥全部作为基肥,同时针对性补充锌、硼、锰等微肥作为底肥。

第2题:

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不包括()。

  • A、水稻
  • B、马铃薯
  • C、小麦
  • D、玉米

正确答案:B

第3题:

马铃薯,俗称土豆,是一种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同时含有蛋白质、矿物质(磷、钙等)、维生素等的食物。下列关于“马铃薯”的名字来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世界各地对马铃薯的叫法不一,植物学家为其取了统一的名字“马铃薯”
B.由于其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一代,根据当地印第安语的发音而译为“马铃薯”
C.由于其形状类似马身上挂的铃铛,故称这种薯类为“马铃薯”
D.17世纪时马铃薯传入中国,为了纪念第一个将这种食物引人中国的人——马铃,故称其为“马铃薯”

答案:A
解析:
根据马铃薯的来源、性味和形态,人们给马铃薯取了许多有趣名字。例如:我国鲁南地区称其为地蛋,云南、贵州一带称其为芋或洋山芋,山西称其为山药蛋,安徽部分地区又称其为地瓜,东北各省多称其为土豆。意大利人称其为地豆,法国人称其为地苹果, 德国人称其为地梨,美国人称其为爱尔兰豆薯,俄国人称其为荷兰薯。鉴于名字的混乱,植物学家才给它取了个世界通用的学名——马铃薯。故本题选A。

第4题:

马铃薯瓢虫危害的作物器官有茄子的果实和叶片等。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简述马铃薯的需肥规律是什么?生产上如何进行马铃薯的测土施肥?


正确答案:对于马铃薯,在肥料三要素中,以钾的需要量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每生产500kg块茎,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2.5~3kg,磷0.5~1.5kg,钾6~6.5kg。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主要根据土壤的有效养分含量(供肥能力)、马铃薯的需肥规律、预期的产量目标及肥料利用率等4方面因素决定。首先必须测定出土壤的养分含量,一般按照对角线或者棋盘格取样,取样时去掉表土,大约20cm耕层的深度,最少取五点(根据地块大小),取回样后混匀,采用4分法分离,最后取2斤左右即可,自然干燥后送到权威部门测检;其次,根据测土结果结合产量目标、肥料利用率,计算出所需要的需肥量。
此次赵光农场春耕生产方案中马铃薯的N、P、K施肥比例为N12P15K5,P肥最多,钾肥最少,明显与马铃薯需肥规律相违背。建议进行测土后重新调整施肥量。

第6题:

什么是马铃薯的测土配方施肥?


正确答案: 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是根据土壤和所施农家肥中可以提供的氮、磷、钾三要素的数量,对照马铃薯目标产量所需用的三要素数量,提出氮、磷、钾平衡的配方,并根据配方搭配肥种和数量,以满足目标产量所需的全部营养。这样既保证了马铃薯生长和产量形成的需要,提高肥料利用率,又可避免肥料盲目施用造成浪费,甚至减产。马铃薯的测土配方施肥是目前积极倡导的科学施肥方法。

第7题:

绿豆和马铃薯不是粮食作物。()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马铃薯最适的前茬作物是禾谷类作物。


正确答案:正确

第9题:

2013年9月28日,经国内著名水稻研究专家现场测产验收,湖南省隆回县羊古坳乡牛形村的第四期超级杂交稻苗头组合“Y两优900”101.2亩高产攻关片平均亩产达988.1公斤,创造了全国水稻百亩连片高产纪录。这表明了()

  • A、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B、创新推动生产关系的发展
  • C、创新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
  • D、创新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正确答案:A

第10题:

白俄罗斯()等作物的产量在独联体国家中居于前列。

  • A、水稻
  • B、马铃薯
  • C、甜菜
  • D、亚麻

正确答案: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