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

题目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同时都提到过哪位历史人物?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锦帽貂裘,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正确答案:
千骑卷平冈

第2题:

下列属于苏轼词的有 ( ) A.《江城子?密州出猎》 B.《念奴娇?赤壁怀古》 C.《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D.《踏莎行?郴州旅舍》 E.《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正确答案:AB

第3题:

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正确答案:
(2)无边落木萧萧下        人道寄奴曾住

第4题:

学习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师要求学生列举其他的怀古诗,以下不符合要求的是(  )。

A.《登金陵凤凰台》
B.《乌衣巷》
C.《蜀相》
D.《题乌江亭》

答案:D
解析:
怀古诗是指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这类诗就是怀古诗。怀古诗与咏史诗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诗则不必亲到历史遗迹,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题目中《登金陵凤凰台》《乌衣巷》《蜀相》都是脍炙人口的怀古诗,而D项中杜牧的《题乌江亭》则是典型的咏史诗。

第5题: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答案:
解析: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第6题: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出于( )

A.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B.范仲淹《岳阳楼记》

C.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D.苏轼《前赤壁赋》


参考答案:B

第7题:

下列苏轼的词作中写于密州的有( )

A. 《江城子·密州出猎》

B. 《西江月·平山堂》

C. 《念奴娇·赤壁怀古》

D.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参考答案:AF

第8题:

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所列举的人物中辛弃疾用以自喻的是廉颇。()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9题:

讲解《锦瑟》时,教师列举含有典故的诗句,向学生解释古代诗词创作的用典传统。下列诗句不适的是( )。


A.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B.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C.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D.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代诗词用典的掌握。

A项:《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汉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赦免了魏尚。“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中写自己任密州地方长官时,有一次去打猎的情景,使用了汉文帝刘恒时的一个典故。“云中”是汉朝的一个郡,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和山西省西北部一部分地区。“节”,即符节,是传达皇帝命令的凭证。作者是在以魏尚自比,希望皇帝能早日委派自己担当保卫边防的重任。作品以出猎开始,却以将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表的结局收尾,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地表现出作者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这就把一首生活随笔式的小词写成了充满爱国激情的作品。读起来,韵调铿锵,气势雄浑,感情奔放,境界开阔,是一首表现了苏轼豪放风格的成功之作。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玉树后庭花》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的乐曲,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隔江”承上一句“亡国恨”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在歌声女色之中,终于被俘亡国。这两句诗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批评歌女,而实际上是诗人有感于晚唐国事衰微、世风颓靡的现状,批评那些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犹唱”二字意味深长,巧妙地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这首诗写诗人所见所闻所感,语言清新自然,构思精巧缜密。全诗景、事、情、意融为一体,景为情设,情随景至,借陈后主的荒唐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全诗感情深沉,意蕴深邃,被誉为唐人绝句中的精品。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晚唐统治者的辛辣讽刺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没有典故。 与题干相符,当选。

D项:《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贿赂使者,使者看到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回来报告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用。“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借廉颇自比,表现出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闪烁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与题干不符,排除。

第10题:

写出《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原文及其释义。


正确答案: 【原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释义】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