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28年提出最有影响的“地幔对流说”的是()

题目

在1928年提出最有影响的“地幔对流说”的是()

  • A、威宁
  • B、霍姆斯
  • C、曼尼兹
  • D、摩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地幔对流


正确答案:软流层中的地幔物质由于热量增加,密度减小,体积膨胀,产生上升热流,上升的地幔物质遇到地壳底部向四周分流,随着温度下降,地幔物质密度增大,又沉降到地幔中,这一过程称为地幔对流。

第2题:

大陆裂谷是由于地幔对流上升、地壳拉张、岩石圈变薄陷落的结果。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地幔位于地壳以下数十公里到约2900公里深处,包裹着地球内部的地核。根据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同,地幔被认为在地下660公里处分为上下两层,上地幔由橄榄石等镁含量较髙的矿物组成,而下地幔的构成并不清楚。以往,研究人员认为,由于经历地球诞生后约40亿年的内部对流运动,地幔已经均一化,构成上地幔与下地幔的矿物质应是相同的。但近来研究发现,构成地幔上下层的矿物质并不相同。
要得到上述结论,最需要补充的论据是()

A.不同矿物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不同,据此利用新型地震波速度仪测量发现上下地幔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不一样
B.实验显示,地幔自从地球诞生以来就在持续对流运动,不过随着内部温度的变化,对流的速度会不断改变
C.以前的研究认为地幔成分受到40多亿年前陨石冲击的影响,但后来发现地幔成分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平均构成是一致的,陨石冲击并未带来显著变化
D.据研究,上地幔很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物质呈液态,但下地幔的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质呈可塑性固态

答案:A
解析:
由题干前提“根据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同,地幔被认为在地下600公里处分为上下两层……”,得出结论“地幔上下层的矿物质不相同”,需要使得前提推出结论,必须使得前提和结论建立联系,所以A为正确选项。B、C、D不正确。

第4题:

地幔对流的速度较快。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地幔对流是板块运动的主要驱动力。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现在公认的海底扩张动力在于()。

  • A、地壳断裂
  • B、地核压力
  • C、地幔对流
  • D、火山运动

正确答案:C

第7题:

下列关于地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幔占地球体积的60%
  • B、地幔大部分由榴辉岩组成
  • C、地幔自浅而深分为三部分
  • D、地幔顶部大规模的物质对流造成了板块运动

正确答案:C,D

第8题:

()是一种说明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和解释地壳或者岩石圈运动机制的假说。

  • A、海底扩张说
  • B、海底分裂说
  • C、地幔对流说
  • D、地幔运动说

正确答案:C

第9题:

爱丁堡大学的霍姆斯在()年提出的地幔对流说

  • A、1927
  • B、1926
  • C、1928
  • D、1929

正确答案:A

第10题:

摩根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一种单轴羽状地幔对流模式。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