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年世博会上首次出现了企业馆?

题目

哪一年世博会上首次出现了企业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10年上海世博会盛况空前,200多个国家场馆和企业主题馆让人目不暇接,大学生王刚决定在学校放暑假的第二天前往世博会参观。前一天晚上,他特别上网查看了各位网友对相关热门场馆选择的建议,其中最吸引王刚的有三条:(1)如果参观沙特馆,就不参观石油馆。(2)石油馆和中国国家馆择一参观。(3)中国国家馆和石油馆不都参观。实际上,第二天王刚的世博会行程非常紧凑,他没有接受上述三条建议中的任何一条,关于王刚所参观的热门场馆,以下哪项描述正确?

A.参观沙特馆.石油馆,没有参加中国国家馆
B.沙特馆.石油馆.中国国家馆都参观了。
C.沙特馆.石油馆.中国国家馆都没有参观
D.没有参观沙特馆,参观石油馆和中国国家馆
E.没有参观石油馆,参观沙特馆.中国国家馆

答案:B
解析:
假言命题和选言命题的负命题。其中,第二个条件无用

第2题:

从哪一年世博会开始出现了分类的展馆?


正确答案: 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建造了工业宫、机械宫、农业宫也艺术宫。从此,世博会出现了多个的分类展馆。
早在1867年世博会上就出现了二元展室分类:以圆形核心区域为主展示各参展国的同类展品,围绕核心区四周则分配给各参展国。通过这届博览会,参展国明显感受到,把所有产品集中在一个大厅展示已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了。
于是,为了更好地体现世博会的丰富多彩,奥地利政府为1873年的维也纳世博会建造了四幢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工业宫、机械宫、农业宫和艺术宫,将展品按照类别分别在不同的展馆展出,可谓是开了世博会分类展馆的先河。

第3题:

2010年上海世博会瑞士馆的许多设计展示了瑞士自然与人文地理特色,诠释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列举两例说明。


正确答案:
40.山地缆车体现了瑞士山地特色;“城市空间”和“自然空间”展示了“城市与乡村的互动”,诠释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第4题:

哪一年世博会首次以主题为核心进行展示?


正确答案: 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是首次以主题为核心进行展示的世博会,这一创举引领了此后世博会数十年的发展。
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有着历史转折点的意义,其关键就在于“主题”成为展示的核心。
在1933年以前,主题的作用只是象征性的,各国分别展示工业成就和国家综合实力,展品的类别通常是按照学科范畴或起源来划分,如机械、农业、艺术等。
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别出心裁,给参展各国提出了命题作文式的展示思路。要求所有展馆都要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世纪的进步”来设计和创作自己的产品。它开创了以主题为本位的办展模式,打乱了传统的展品分类规则,采用一种独特的顺序,突出了人类文明成果展示的功能,以“世纪的进步”为主题,把所有的展台衔接起来,展出的航空技术、有空调设施的新建筑参观者对百年科技的巨大进步一目了然,还有引人入胜的绚丽霓虹灯景,不断引发轰动效应,使人们热血沸腾,备受鼓舞。以后每一届世博会都确定了一个极富时代意义的主题。
1994年6月8日,国际展览局115次大会通过决议,对贯穿一届世博会整体框架、内容和过程的主题体系作出规定,从体制上保证了“主题”成为世博会的指导思想。于是,各成员国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要举办一届有影响的世博会,首先就应当选择一个合乎社会现实需要,又具有重要国际意义的主题。

第5题:

从哪一年世博会开始设立了主办国的国家馆?


正确答案: 187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开始设立了主办国的国家馆。
在1876年以前的世博会,从来没有过“主办国国家馆”这种形式。在这一点上,首开先河的国家是美国。
在1876年费城世博会上,首次出现的美国国家馆是在原有主题展馆的基础上设立的,展品包括了美国邮政部、农业部、专利局、国家博物馆、国防部、国家实验室等机构的大型展示。其中仅美国专利局就展示了6万张发明图片和5000多个发明模型,参观者络绎不绝,证明了这种新创举的魅力。
对主办国来说,国家馆从此就成了“重头戏”哦,海宝期待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的中国国家馆也给海内外参观者带来精彩的看点!

第6题:

哪一年世博会首次用白炽灯装点了埃菲尔铁塔?


正确答案: 1889年的巴黎世博会上,爱迪生的最新发明——白炽灯装点了埃菲尔铁塔,为世博会的夜晚增色不少。
1889年,备受瞩目的埃菲尔铁塔刚刚落成,爱迪生将他最新发明的白炽灯安装在了这座当时全世界最高的建筑上。之间埃菲尔铁塔灯火辉煌,犹如一座晶莹通透的灯塔,再加上三色探照灯不停地旋转照耀,似乎要把巴黎城都照亮,夜幕下的世博园区宛如人间仙境。人们汇聚在练兵广场的花园里,欣赏喷水池在灯光照耀下产生的梦幻景色。

第7题:

预计上海世博会企业馆总数约为16,其中三个利用老厂房改建。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2010年上海世博会盛况空前,200多个国家场馆和企业主题馆让人目不暇接,大学生王刚决定在学校放暑假的第二天前往世博会参观,前一天晚上,他特别上网查看了各位网友对相关热门场馆选择的建议,其中最吸引王刚的有三条:(1)如果参观沙特馆,就不参观石油馆。(2)石油馆和中国国家馆择一参观。(3)中国国家馆和石油馆不都参观。实际上,第二天王刚的世博会行程非常紧凑,他没有接受上述三条建议中的任何一条,关于王刚参观的热门场馆,以下哪项描述正确?( )

A.参观沙特馆、石油馆,没有参观中国国家馆
B.沙特馆、石油馆、中国国家馆都参观了
C.没有参观沙特馆,参观石油馆和中国国家馆
D.没有参观石油馆,参观沙特馆、中国国家馆

答案:B
解析:
根据“没有接受上述三条建议中的任何一条”可知这三条建议均为假。(1)“如果参观沙特馆,就不参观石油馆”为假,即参观了沙特馆并且参观了石油馆;(3)“中国国家馆和石油馆不都参加”为假,即中国国家馆和石油馆都参观。此时(2)“石油馆和中国国家馆择一参观”也为假。故答案选B。

第9题:

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的独创之一是首次设立了独立的()。

  • A、国家馆
  • B、企业馆
  • C、主题馆

正确答案:B

第10题:

世界上最早的膜结构建筑是在哪一年世博会上展示的?


正确答案: 世界上最早的膜结构建筑出现在1970年大阪世博会,此后膜结构建筑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海宝先要向不了解建筑行业的读者解释一下:膜结构是用高强度柔性薄膜材料与支撑体系相结合形成具有一定刚度的稳定曲面,能承受一定外荷载的空间结构形式,是一种建筑与结构完美结合的结构体系。其造型自由轻巧、阻燃、制作简易、安装快捷、节能、使用安全,诸多优点使它在世界各地受到广泛应用。我们常见的体育馆,大商场都会用到这种结构。它的最先面世,就是在世博会上——
1970年大阪世博会上的美国馆,由大卫·盖格设计,这是一种气承式膜结构,从严格的结构力学概念来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膜结构、充气式膜结构的代表。其平面是140米×83.5米的椭圆形室内充气结构,膜材料为玻璃纤维敷聚乙烯涂层制品。
日本富士馆则由日本建筑师川口卫设计,是充气梁式拱结构,其平面是50米的圆形,由16根直径3.3米,高72米的充气管拱,通过圆形的钢筋混凝土环梁把它们固定在一起,而各管拱间再由宽0.5米的环形水平带将他们相互固定。
就是从这届世博会以后,膜结构建筑经历了充分发展变化,可说大阪世博会真是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