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底片上可以进行两次以上的曝光。

题目

一张底片上可以进行两次以上的曝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底片反差是指()。

  • A、底片上相邻区域的曝光量差
  • B、底片上相邻区域的黑度差
  • C、胶片特性曲线的r值
  • D、曝光曲线上的tgQ值

正确答案:B

第2题:

底片判读时发现底片黑度太低,可能的原因是()

  • A、曝光不足
  • B、显影不足
  • C、增感屏与底片间有夹纸
  • D、以上都可能

正确答案:D

第3题:

我们可以通过看一张底片中密度最大的部分是否有层次,来判断底片是否曝光不足。

A

B



第4题:

曝光过度底片的主要表现:底片的()较厚,影像没有层次。


正确答案:密度

第5题:

透照某试件时,放在焦点侧试件表面的象质计最小可见线径为0.25mm,以此作为底片1,此时散射比n1=1.4,然后用铅光阑和屏蔽板时散射比n2=0.5,再摄一张同黑度的底片,以此作为底片2,假定X射线机、管电压、管电流、焦距、胶片、增感屏均不变。要摄得与底片1同黑度的底片2,曝光时间应为底片1的曝光时间的几倍?


正确答案: 设底片1和底片2的曝光量分别为E1和E2,∵两底片黑度相同,∴E1=E2
即I2(1+n2)t2=I1(1+n1)t1 --(1)
又I2=I1 (∵KV,mA,T值不变),(1)式即: t2/t1=(1+n1)/(1+n2)=(1+1.4)/(1+0.5)=1.6

第6题:

正确曝光,是指摄影都通过曝光把客观景物中的()、()记录下来并表现在底片上。


正确答案:影纹;层次

第7题:

底片处理时遭弯折损伤,会在底片上出现黑色类似手指掐伤的痕迹,这是何时发生弯折而引起的?()

  • A、曝光前
  • B、曝光后
  • C、定影后
  • D、不一定

正确答案:A

第8题:

根据底片密度的情况把曝光状况归纳为:()。

A厚、薄、正常

B快、慢、正常

C软、硬、正常

D曝光正常、曝光不足、曝光过度、曝光过度或不足同时出现在一张底片上


D

第9题:

摄影曝光与显影是相辅相成的,曝光决定着底片的密度,显影决定着底片的反差。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在一张底片上怎样拍出分身照片?


正确答案: 在一张底片上同时拍出一个人的几种姿态,称为分身照片。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不论哪种方法,相机必须用三脚架稳固于同一地点。
1.挡镜头分身法:有一种特殊的遮光罩,它能将镜头遮掩一半,底片近1/2的面积不能曝光。使用它,先拍一次人像,移动被摄人物位置的同时,把遮光罩转过180°,再拍一次。于是,同一人物两次出现在同一底片上。没有这种遮光罩,可用黑纸贴住UV镜的一半代用。黑纸贴住的一半应略小于透光部分的面积,这样做,可使中间接缝不易被发现。如果超过一半面积,中间接缝感光不足,照片就会出现明显的中间黑线。明白了其中道理后,除了可拍上述的一分为二的照片,还可以拍一底三影的照片。具体拍摄时,将相机固定于三脚架上,选一个较简单的背景,人物的脸以相对为宜,至少要半侧或面向镜头。曝光量没有特殊要求,每一次均按正常曝光。
2.黑色背景法:用黑色背景,是想不让底片感光。这种拍摄方法常用来拍摄儿童的左、中、右三个位置的头像。拍摄前应注意算好构图位置,避免重叠。三次的拍摄距离应相同。曝光量每一次均按正常曝光,若背景较亮、也可适当减少些。
3.叠影分身法:采用黑色或深色背景,先拍一个暗淡的头像侧影轮廓,曝光量要比正常曝光减少2~3级。第二次曝光时,把清晰的影像就叠印在这个轮廓范围以内,曝光量正常或是略为减少。具体拍摄时,为使叠印准确,最好先画个设计图,做到心中有数。若使用双镜头反光相机,能在取景器材上作标记就更加准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