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点降水法是在基坑底部挖排水沟将土层里的水引至集水坑抽排地下水的方法。

题目

井点降水法是在基坑底部挖排水沟将土层里的水引至集水坑抽排地下水的方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错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当明挖基坑附近有建筑物时,地下水的控制方法宜采用( )。
A、降水
B、截水
C、开挖截水沟
D、回灌
E、开挖排水沟


答案:B,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防止基坑坍塌、掩埋的安全措施。当基坑邻近有建筑物时,宜采用截水或回灌方法。参见教材P267。

第2题:

基坑工程地下水的控制方法有()。

A.集水明排
B.真空井点降水
C.喷射井点降水
D.截水和回灌
E.水管降水

答案:A,B,C,D
解析:
2019版教材P216页
地下水的控制方法主要有集水明排、真空井点降水、喷射井点降水、管井降水、截水和回灌等。

第3题:

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一般可分为()。

A、集水坑降水

B、井点降水

C、回灌降水


答案:AB

第4题:

基坑降水方法中的井点降水有( )。

A.轻型井点降水法

B.明排水降水法

C.集水坑降水法

D.喷射井点降水法

E.管井井点降水法

答案:A,D,E
解析:
井点降水法有: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管井井点、深井井点及电渗井点等。

第5题:

关于明排水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明排水法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在坑底设置集水坑,并沿坑底周围或中央开挖排水沟,使水流入集水坑,然后用水泵抽走
B.集水坑应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地下水的下游,每隔20~40m设置一个
C.当土为细砂和粉砂时,地下水渗出会带走细粒,发生流砂现象,此时应用井点降水法
D.明排水法设备简单、排水方便,适用于粗粒土层,也用于渗水量小的黏土层

答案:B
解析:
P76-77
一、集水明排法集水明排法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沿坑底周围或中央开挖排水沟,在坑底设置集水坑,使水流入集水坑,然后用水泵抽走,抽出的水应引开,远离基坑以防倒流,集水明排法宜用于粗粒土层,也用于渗水量小的黏土层;在细砂和粉砂土层中,由于地下水渗出会带走细粒、发生流沙现象,容易导致边坡坍塌、坑底涌砂,因此不宜采用。

第6题:

基坑工程地下水的控制方法有()。

A、集水明排
B、真空井点降水
C、喷射井点降水
D、截水和回灌
E、水管降水

答案:A,B,C,D
解析:
2018新教材P172

该题主要考察的是:地下水的控制方法
地下水的控制方法主要有集水明排、真空井点降水、喷射井点降水、管井降水、截水和回灌等。故选项E错误。

第7题:

关于基坑施工防排水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有()。

A.降水方法可分为重力降水和强制降水两种
B.明排水法中,集水坑应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地下水的下游位置
C.当基坑较深而地下水位又较高时,采用轻型多级井点或喷射井点降水
D.管井井点就是沿基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管井,每2~3个管井用一台水泵 不断抽水来降低地下水位
E.当降水深度超过15m时,宜采用深井井点降水

答案:B,D,E
解析:

第8题:

应在基坑(槽)四侧或两侧挖好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或采用井点降水,将水位降低至坑、槽底以下()以利土方开挖。

A.600mm
B.500mm
C.400mm
D.300mm

答案:B
解析:
在基坑(槽)四侧或两侧挖好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或采用井点降水,将水位降低至坑、槽底以下500mm,以利于土方开挖。

第9题:

在粉砂土层中进行基坑开挖,降水深度为7m时,可以选用下列( )降水方法。
A.集水明排 B.单级真空井点
C.喷射井点 D.管井


答案:C,D
解析:
参见《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1999)表8. 1.2相关规定。

第10题:

当明挖基坑附近有建筑物时,地下水的控制方法宜采用( )。

A.井点降水
B.截水
C.喷射井点降水
D.回灌
E.管井降水

答案:B,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防止基坑坍塌、淹埋的安全措施。降水会引起基坑周围土体沉降,当基坑邻近有建筑物时,宜采用截水或回灌方法。教材P427。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