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蓄水位

题目

正常蓄水位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指水库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挡水建筑物允许长期保持的最高库水位,又称为设计蓄水位、正常高水位、最高兴利水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为满足设计的兴利要求在供水期开始时蓄到的最高水位称()。

A、 校核洪水位
B、 兴利水位
C、 防洪限制水位
D、 防洪高水位

答案:B
解析:
2018新教材P4,该题主要考察的是:水库的特征水位,(4)正常蓄水位(正常高水位、设计蓄水位、兴利水位)。水库在正常运用的情况下,为满足设计的兴利要求在供水期开始时应蓄到的最高水位。故答案为B

第2题:

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为满足设计的兴利要求在供水期开始时应蓄到的最高水位称( )。

A.校核洪水位
B.设计蓄水位
C.防洪限制水位
D.兴利水位
E.正常高水位

答案:B,D,E
解析:
2020版教材P23页
(4)正常蓄水位(正常高水位、设计蓄水位、兴利水位)。水库在正常运用的情况下,为满足设计的兴利要求在供水期开始时应蓄到的最高水位。

第3题:

当河道一侧设有蓄滞洪区的地方,在其上游设置水位控制站,在汛期河道上游洪水来量超过下游河段安全泄量时,必须向蓄滞洪区分泄部分洪水的水位称为( )。

A、设防水位

B、警戒水位

C、保证水位

D、分洪水位


参考答案:D

第4题:

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为满足兴利要求应在( )时蓄到的高水位为正常蓄水位。

A.开始供水
B.开始蓄水
C.供水期中期
D.蓄水期中期

答案:A
解析:
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为满足兴利要求应在开始供水时蓄到的高水位为正常蓄水位,又称正常高水位、兴利水位,或设计蓄水位。

第5题:

蓄涝区设计的正常蓄水位应按下列哪项原则确定?( )

A.蓄涝区内大部分农田能自流排水
B.蓄涝区内全部农田能自流排水
C.蓄涝区内少部分农田能自流排水
D.蓄涝区内1/2农田能自流排水

答案:A
解析:
正常蓄水位一般按蓄涝区内大部分农田能自流排水的原则来确定。较大蓄涝区的正常蓄水位,应通过内排站与外排站装机容量之间的关系分析,结合考虑其他效益,合理确定。对水面开阔、风浪较高的蓄涝区,在确定正常蓄水位时,应考虑堤坝有足够的超高。

第6题:

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为满足设计的兴利要求在供水期开始时应蓄到的最高水位称()。

A、校核洪水位
B、兴利水位
C、防洪限制水位
D、防洪高水位

答案:B
解析:
2018新教材P4,该题主要考察的是:水库特征水位,(4)正常蓄水位(正常高水位、设计蓄水位、兴利水位)。水库在正常运用的情况下,为满足设计的兴利要求在供水期开始时应蓄到的最高水位。故答案为B

第7题:

当泵站前池通过排水河道与蓄涝容积相连时,根据下列哪些情况确定设计内水位?( )

A.以蓄涝容积设计低水位为河道设计水位,并计及坡降损失求得设计内水位
B.以蓄涝容积的设计平均蓄水位作为河道的设计正常蓄水位,并计及坡降损失求得设计内水位
C.以蓄涝容积的正常蓄水位作为河道的设计低水位,并计及坡降损失求得设计内水位
D.以蓄涝容积的设计低水位与正常蓄水位的平均值作为河道的设计水位

答案:A,C,D
解析:
当泵站前池通过排水河道与蓄涝容积相连时,根据排蓄涝容积要求及下列情况确定设计内水位:①以蓄涝容积设计低水位为河道设计水位,并计及坡降损失求得设计内水位。②以蓄涝容积的正常蓄水位作为河道的设计低水位,并计及坡降损失求得设计内水位。③以蓄涝容积的设计低水位与正常蓄水位的平均值作为河道的设计水位。

第8题:

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为了满足设计的兴利要求,在设计枯水年(或设计枯水段)开始供水时必须蓄到的水位称为( )。

A.正常蓄水位

B. 有效库容

C. 设计洪水位

D. 防洪限制水位


标准答案:A

第9题:

下列关于蓄涝区设计水位说法正确的有( )。

A.对水面开阔、风浪较高的蓄涝区,在确定正常蓄水位时,应考虑堤坝有足够的超高。
B.处于涝区低洼处、比较分散又无闸门控制的蓄涝区,其正常蓄水位一般低于附近地面0.2~0.4m。
C.死水位除考虑综合利用要求外,一般在死水位以下应保留0.8~1.0m的水深,以满足水产、养殖或航运的要求。
D.在可能产生次生盐碱化的地区,采用蓄涝措施应十分慎重,死水位应控制在地下水临界深度以下0.1~0.3m。

答案:A,C,D
解析:
蓄涝区设计水位时,正常蓄水位一般按蓄涝区内大部分农田能自流排水的原则来确定。较大蓄涝区的正常蓄水位,应通过内排站与外排站装机容量之间的关系分析,结合考虑其他效益,合理确定。对水面开阔、风浪较高的蓄涝区,在确定正常蓄水位时,应考虑堤坝有足够的超高。处于涝区低洼处、比较分散又无闸门控制的蓄涝区,其正常蓄水位一般低于附近地面0.2~0.3m。死水位除考虑综合利用要求外,一般在死水位以下应保留0.8~1.0m的水深,以满足水产、养殖或航运的要求。在可能产生次生盐碱化的地区,采用蓄涝措施应十分慎重,死水位应控制在地下水临界深度以下0.1~0.3m。

第10题:

下列关于蓄涝区设计水位说法正确的有()。

  • A、对水面开阔、风浪较高的蓄涝区,在确定正常蓄水位时,应考虑堤坝有足够的超高。
  • B、处于涝区低洼处、比较分散又无闸门控制的蓄涝区,其正常蓄水位一般低于附近地面0.2~0.4m。
  • C、死水位除考虑综合利用要求外,一般在死水位以下应保留0.8~1.0m的水深,以满足水产、养殖或航运的要求。
  • D、在可能产生次生盐碱化的地区,采用蓄涝措施应十分慎重,死水位应控制在地下水临界深度以下0.1~0.3m。

正确答案:A,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