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三聚氰胺导致婴幼儿肾结石”、“小龙虾”等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

题目

试述“三聚氰胺导致婴幼儿肾结石”、“小龙虾”等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的特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08年9月爆发的“肾结石宝宝”事件,主要是由于()。

A、婴幼儿奶粉中蛋白质、脂肪含量严重不足;

B、婴幼儿奶粉中微量元素钙、铁、锌等含量严重超标;

C、婴幼儿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等非食用物质;

D、以上说法都正确。


参考答案:C

第2题:

三聚氰胺本身为低毒性,一般成年人身体会排出大部分的三聚氰胺,不过如果与三聚氰酸并用,会形成无法溶解的氰尿酸三聚氰胺,造成严重的肾结石。()

判断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3题:

2008年9月爆发了三鹿婴幼儿奶粉受污染事件,其原因是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三聚氰胺属于化工原料,是不允许添加到食品中的。三鹿奶粉事件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添加三聚氰胺到牛奶中,会()。

A.提高牛奶的蛋白质含量

B.增加牛奶的钙含量

C.增加牛奶的氮含量

D.导致婴幼儿产生肾结石病症


正确答案:CD

109.【答案】CD。解析∶牛奶和奶粉添加三聚氰胺,主要是因为它能冒充蛋白质。食品都是要按规定检测蛋白质含量的。要是蛋白质不够多,说明牛奶兑水兑得太多,说明奶粉中有太多别的东西。但是,蛋白质太不容易检测,生化学家们就想出一个办法:因为蛋白质是含氮的,所以只要测出食品中的含氮量,就可以推算出其中的蛋白质含量。因此添加过三聚氰胺的奶粉就很难检测出其蛋白质不合格了,这就是三聚氰胺的假蛋白。三聚氰胺添加到牛奶中后,在制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另外一种化学物质--三聚氢酸,三聚氰胺与三聚氢酸结合在一起后形成网格状结晶。这种结晶微溶于水,吃到人体中遇到胃酸时会溶解开来,但是排到尿中,两种物质再次结合,因为排尿的肾小管非常纤细,所以这些网格状的结晶可能堵塞肾小管。随着结晶在体内含量的增多,如果不能排出,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形成结石,给肾功能带来极大的损害。婴幼儿的肾小管相对于成人要细得多,更容易造成堵塞,而且婴幼儿的主食是奶粉,摄入量多,再加上有些家长不注意给孩子多喝水,积在体内的有害物质多,另外,婴幼儿不能准确表达自身的感受,所以婴幼儿更容易形成结石。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D。

第4题:

医疗机构在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会诊结束后的1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交以下资料()。

  • A、纸质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
  • B、患者的病历复印件(含全部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
  • C、患者的血、尿、粪等生物样品
  • D、电子版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

正确答案:A,B

第5题:

2008年,中国发生了三鹿婴幼儿乳粉受污染事件,导致食用了受污染乳粉的婴幼儿产生肾结石病症其原因是乳粉中含有三聚氰胺。在乳品或饲料中掺入三聚氰胺的目的是( )

A.改善外观

B.增加重量

C.防止腐败

D.提高检测中的蛋白质含量

E.提高营养水平


正确答案:D
乳品掺假三聚氰胺是一种低毒的化工原料,由于其含氮量为66%左右,而蛋白质平均含氮量为16%左右,因此三聚氰胺被称为“蛋白精”,常被不法商人用作添加剂,以提高检测中的蛋白质含量。故选D。

第6题:

婴幼儿食用添加三聚氰胺的奶粉易患肾结石。下列描述属于三聚氰胺化学性质的是( )

A.白色粉末 B.无味 C.微溶于水 D.呈弱碱性


正确答案:D

第7题:

请教:2009年广西省贵港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试题第1大题第2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2.婴幼儿食用添加三聚氰胺的奶粉易患肾结石。下列描述属于三聚氰胺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粉末          B.无味          C.微溶于水          D.呈弱碱性

 


正确答案:D

第8题:

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的婴幼儿,临床上出现的主要症状是( )

A.营养不良

B.心脏衰竭

C.肾结石、肾衰竭

D.肾炎


正确答案:C

第9题:

下列对三聚氰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聚氰胺是由C、N、H三种原子构成

B.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克

C.三聚氰胺含氮量约为66.7%

D. 三聚氰胺中C、N元素的质量比为1:2


正确答案:C

第10题:

三聚氰胺事件的起因是因为发现很多食用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的婴儿被发现患有(),随后在其奶粉中发现三聚氰胺原料

  • A、肾结石
  • B、胆结石
  • C、肺水肿
  • D、肠绞痛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