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偶和热电阻的工作原理分别是什么?

题目

热电偶和热电阻的工作原理分别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温度测量时,当温度小于500℃时采用()。

  • A、热电阻
  • B、热电偶
  • C、热电阻和热电偶
  • D、其它

正确答案:A

第2题:

什么是热电偶?其工作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热电偶是根据热电效应,将两种不同得导体接触并构成回路时,若两个接触点得温度不同,回路中便出现毫伏级得热电动势,这个电动势便可准确得反应温度。当两种不同得导体或半导体连接成闭合回路时,若两个接触点温度不同,回路中便出现热电动势,并产生电流。热电偶是两根端头钎焊在一起得,由不同金属或半导体材料制成得导线A和B。
热电偶得作用原理是基于希见克效应—当两根不同得导线钎焊在一起得两端温度不同时(分别为t0和t1),在这两根不同得导线所构成得回路中就会产生热电动势。在保持一端温度不变得条件下,可以根据热电动势得大小,判断另一端得温度。温度保持恒定得一端称之为冷端,直接和被测介质接触得一端称之为热端。
在热电偶得名称中,总是把正热电极得名称放在第一位,把负热电极得名称放在第二位。用标准化得工业用热电偶,可以在工业生产得条件下测量-200~+2500℃范围内得温度。这些热电偶都配有标准化得金属热电极。除了标准化得热电偶,还有非标准化得热电偶,它们得热电极是用各种非标准得热电材料制成得。

第3题:

热电阻与热电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正确答案: 测量范围不同;热电阻是测量低温的温度传感器,一般测量温度在-200-800℃;热电偶是测量中高温的温度传感器,一般测量400-1800℃
信号产生的方式不同;热电阻本身是电阻,温度的变化使电阻产生正或负的阻值变化,热电偶是产生感应电势的变化,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工作中故障判断方式不同
设计材料不同;热电阻是一种金属材料,具有温度敏感变化的金属材料,热电偶是双金属材料,既两种不同的金属,由于温度变化,在两个不同金属的两端产生电势差

第4题:

温度变送器按工作原理分类,主要有:热电偶,热电阻(金属),和()变送器。

  • A、半导体热敏电阻
  • B、智能温度
  • C、模块式温度
  • D、导轨式温度

正确答案:A

第5题:

常用的热电偶有哪几种?热电阻采用三线制的目的是什么?热电偶为什么要用补偿导线?


正确答案: B,R,S,K,N,E,J,T。
热电阻采用三线制的目的是线阻补偿。
热电偶用补偿导线是温度补偿。

第6题:

热电偶的作用原理是以热电偶的()与()的关系为基础的。

  • A、热电势,温度
  • B、温度,压力
  • C、热电势,铂
  • D、热电阻,铅

正确答案:A

第7题:

简述热电阻的工作原理,我们所说的PT100是什么意思?


正确答案: 热电阻测温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增加而增加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PT100是指当所测温度为0度时其阻值为100欧姆。

第8题:

配动圈式仪表得热电阻温度计得工作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热电阻是利用电阻与温度有一定函数关系得金属导体和半导体材料制成得感温元件。当温度变化时,其电阻随温度变化得值转换成直流毫伏信号,输入到动圈式显示仪表及调节器,以指示被测介质得温度或进行调节。但在一般测量中,热电阻作为一个桥臂接入到电桥电路时,引线电阻将会直接影响到仪表得输出。在目前工业测量中,热电阻与显示仪表配套时有下列两种接线方式。
1)两线制热电阻得接线方式:两线制热电阻得感温元件用两根引出线。引出线得电阻值,对铜热电阻不应超过R0得0.2%,对铂热电阻不应超过R0得0.1%,否则会影响到测温得准确性。
2)三线制热电阻得接线方式:三线制热电阻得感温元件用三根引出线,使其中两条引线电阻分别加到电桥相邻得两个臂中,以保持对称变化,减小对显示仪表指示值得影响。作为精密测温时用得热电阻,经常有四条引线(一对电流端引线,一对电位端引线),这是为了更好地消除引电阻对测温得影响。

第9题:

接触式温度计按照信号转换的不同又可分为()。

  • A、热电阻式、热电偶式和热膨胀式
  • B、热电阻式和热膨胀式
  • C、热膨胀式和热电偶式
  • D、热电阻式和热电偶式

正确答案:A

第10题:

热电阻工作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热电阻测温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