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类危险区是指在正常工作中产生或积聚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区域。

题目

“1”类危险区是指在正常工作中产生或积聚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区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混合气体有可能形成、积聚的场所为()。

A.1区

B.2区

C.3区

D.0区


参考答案:A

第2题:

根据爆炸性环境易燃易爆物质在生产、储存、输送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物理和化学现象的不同,分为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和爆炸性粉尘环境危险区域两类()。


答案:对
解析:
根据爆炸性环境易燃易爆物质在生产、储存、输送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物理和化学现象的不同,分为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和爆炸性粉尘环境危险区域两类。

第3题:

消除静电危害的错误途径是()。

A.防止或减少静电的产生

B.使静电荷积聚

C.防止足够能量的静电放电

D.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


参考答案:B

第4题:

1类危险区是指在正常生产时()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的区域。

  • A、产生、积聚
  • B、有可能产生、积聚
  • C、不大可能产生、积聚
  • D、不产生、积聚

正确答案:B

第5题:

()(危险区域)指正常运行时预计周期性出现或偶然出现爆炸性气味,蒸汽或薄雾的区域。

A0区

B1区

C2区

D以上都不是


B

第6题:

下列关于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划分以及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范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0区是指正常运行时连续或长时间出现或短时间频繁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汽或薄雾的区域
B.1区是指正常运行时不出现,即使出现也只可能是短时间偶然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汽或薄雾的区域
C.2区是指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预计周期性出现或偶然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汽或薄雾的区域
D.存在连续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为0区
E.当通风良好时,应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答案:A,D,E
解析:
1区是指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预计周期性出现或偶然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汽或薄雾的区域;2区是指正常运行时不出现,即使出现也只可能是短时间偶然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汽或薄雾的区域。

第7题:

在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对照明灯具的选型,下列哪些项符合规定?( )
(A)在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1区,采用固定式增安型灯具
(B)在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1区,采用固定式隔爆型灯具
(C)在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2区,采用固定式增安型灯具
(D)在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2区,采用固定式隔爆型灯具


答案:B,C,D
解析:
依据:《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1992)表2.5.3-4。

第8题:

爆炸性环境可分为三级危险区域,其中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混合气体不能出现,但不正常情况下偶尔或短时间出现的场所为()。

A.1区

B.2区

C.3区

D.0区


参考答案:B

第9题:

消除静电危害的错误途径是()。

  • A、防止或减少静电的产生
  • B、使静电荷积聚
  • C、防止足够能量的静电放电
  • D、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

正确答案:B

第10题:

下面关于海上石油设施不同区域的危险性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0类危险区,是指在正常操作条件下,连续出现达到引燃或者爆炸浓度的可燃性气体或者蒸气的区域
  • B、1类危险区,是指在正常操作条件下,断续地或者周期性地出现达到引燃或者爆炸浓度的可燃性气体或者蒸气的区域
  • C、2类危险区,是指在正常操作条件下,不可能出现达到引燃或者爆炸浓度的可燃性气体或者蒸气;但在不正常操作条件下,有可能出现达到引燃或者爆炸浓度的可燃性气体或者蒸气的区域
  • D、3类危险区,指在正常操作条件下,在一定间隔时间内存在或产生可燃性爆炸混合气体的区域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