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D-103液位的因素及调整方法是什么?

题目

影响D-103液位的因素及调整方法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富液闪蒸罐(V1303)液位的影响因素及调节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影响因素
1)V1303液位调节阀的开度变化。
2)V1303压力的变化。
调节方法
1)用V1303液位调节阀控制富液闪蒸罐液位平稳。
2)控制V1303压力平稳。

第2题:

影响循环氢脱硫塔液位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调整?


正确答案: 影响因素:①胺液循环量变化;②压力变化;③循环氢脱硫塔底富液排量变化;④循环氢量变化。
调节方法:①稳定胺液循环量;②稳定塔压;③调节循环氢脱硫塔富液排量;④稳定反应操作,避免循环氢量大幅波动。

第3题:

控制好分馏塔底液面的意义是什么,有何影响因素,如何调整?


正确答案: 塔底液面变化反应了全塔的物料平衡状态,就其变化对操作的影响来说,过低易造成泵的抽空,中断油浆循环回流,发生超温,超压及冲塔事故,过高会淹没油气进料口,使反应憋压,造成严重的后果.
影响因素:
1.人字挡板上气相温度上升,液面下降;
2.反应浓度增大,液面下降;
3.反应处理量增大,液面上升;
4.油浆循环量增加造成返塔温度下降,液面上升;.
5.油浆回炼量增加或外甩增加,液面下降;
6.回炼油罐溢流使液面上升;
7.原料性质变化;
8.机泵故障,仪表失灵;
9.塔底搅拌蒸汽过大,造成仪表指示偏差,使液面控制失去正确依据;
处理方法:
1.正常生产中,通过调节油浆上返塔的循环量来改变重质冷凝量多少来控制塔底液面的;
2.开工初期是通过补充原料油(回炼油)多少进行控制;
3.当塔底液面超高,情况紧急而其它条件受限制时,可以调节油浆外甩量来控制液面,但正常时不宜用油浆大外甩来控制;
4.经常检查判断各有关仪表是否正确,防止误指示;
5.循环量不允许太低,以防油气洗涤不净,催化剂堵塞塔盘.

第4题:

净化干气及液化气硫化氢含量的影响因素及调节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影响因素:
1)贫液浓度的变化。
2)溶剂贫液量的变化。
3)溶剂再生效果差,溶剂贫液中硫化氢含量高。
4)贫液入塔温度的变化。
5)原料温度的变化。
6)原料中的硫化氢含量的变化。
7)原料量的变化。
8)脱硫塔压力的变化。
调节方法:
1)正常情况下,净化后的干气及液化气硫化氢含量由溶剂量的大小来控制。
2)联系厂调度提高溶剂浓度。
3)联系厂调度降低贫液中的硫化氢含量。
4)联系厂调度控制好贫液温度。
5)适当降低原料温度。
6)原料中硫化氢含量增加,可以提高溶剂量或联系厂调度提高溶液浓度。
7)原料量增加,相应增加溶剂量。
8)提高脱硫塔压力。

第5题:

影响回炼油罐液面的因素,调节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影响因素:
1.反应深度的变化,深度大,回炼油液面低;
2.回炼油回炼量的变化,量大则罐位低;
3.原料处理量的变化,量大回炼油液面高;
4.催化剂活性的变化,活性低反应深度低,回炼油液面高;
5.原料性质的变化,原料轻,反应温度控制低,难裂化,回炼油液面高;
6.塔底湿度的变化,温度高,回炼油液面高;
7.塔17层温度的变人,温度高,回炼油液面高;
8.机泵故障及仪表控制失灵.
处理方法:
1.一般情况下,回炼油液面是通过改变回炼油回炼量来控制的,如回炼油液面过低,泵有抽空的危险时,联系反应岗位用补油线补油;
2.联系反应岗位控制好反应深度,选择合适的反应深度;
3.联系反应岗位调稳回炼油回炼量;
4.联系反应岗位调稳原料量;
5.注意原料性质的变化,联系反应岗位,调整操作,改变反应深度;
6.注意催化剂性质的变化,联系反应岗位,调整操作,启用或停止小型加料;
7.控制好塔底温度;
8.根据轻柴油凝固点的要求,控制好17层温度,控制好一中段回流量和返塔温度;
9.机泵故障,切换备用泵,联系钳工或电工修理,仪表控制失灵,改手动或走付线控制,联系仪表修理.

第6题:

催化干气带液的处理方法是()。

  • A、不会对生产造成影响
  • B、加大D-101的切水、补水力度
  • C、加大D-120、XCV-10101排淋处的切水力度
  • D、加大D-103的切水力度

正确答案:C

第7题:

影响D-105液位的因素及调整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影响冷高分液位变化的因素:
(1)反应深度的变化;
(2)高分去低分流量的变化;
(3)高压换热器内漏;
(4)界面控制的变化;
(5)高分压力的变化,循环氢量的大幅改动;
(6)高压空冷出口器温度变化;
(7)仪表失灵;
(8)反应器进料量变化。
调节冷高分液位的方法:
(1)根据反应温度、低分气排放量及分馏参数等判断转化率是否合适,调整转化率至正常;
(2)调节高分至低分的流量;
(3)平稳循环氢流量,稳定系统压力;
(4)稳定高分界位至正常值;
(5)如果确认换热器内漏,则停工修理;
(6)仪表失灵,立即改手动,控制在正常液面,并通知仪表工处理;
(7)密切注意原料油,汽量并做相应处理。

第8题:

简述废热锅炉液位的影响因素及调节方法?


正确答案: 废热锅炉液位控制失灵会发生严重的损坏设备和人身伤亡事故,装置废热锅炉液位是通过液位调节器LIC-5004(LIC-6010)与脱氧水流量调节器FIC-5010(FIC-6039)和蒸汽流量的串级控制来实现的。
影响因素有:
①脱氧水流量波动;
②蒸汽流量波动;
③液位测量仪表失灵;
④装置负荷变化;
⑤蒸汽压力波动;
⑥调节器比例、积分、微分不合适;
⑦废热锅炉液位过低;
⑧仪表测量不准;
⑨锅炉给水压力波动。
调节方法:
①投用脱氧水流量调节系统;
②投用蒸汽流量补偿;
③平衡废热锅炉出入物料,维持锅炉液位;
④投好废热锅炉液位串级调节系统;
⑤投好串级控制系统,克服液位波动;
⑥重新整定调节器PID;
⑦装置联锁停车;
⑧联系仪表工校表;
⑨确保锅炉水泵平稳运行。

第9题:

控制好塔底液面的意义是什么,有何影响因素,如何调整?


正确答案: 塔底液位的变化反应了全塔的物料平衡状态,就变化对操作影响来说,过低易造成泵抽空中段油浆循环,发生超温超压及冲塔事故,过高会淹没油气进料口,使反应憋压,造成严重后果.
影响因素:
1.人字挡板上气相温度上升,液面下降;
2.反应深度增大,液面下降;
3.反应处理量增大,液面上升;
4.油浆回炼量和外甩增加,液面降低;
5.油浆循环增加造成返塔温度下降,液面上升;
6.回炼油罐满罐溢流使液面上升;
7.原料性质变化;
8.机泵故障,仪表失灵;
9.塔底搅拌蒸汽增大,造成仪表指示偏差,使液面控制失去正确依据.
处理方法:
1.正常生产中通过调节油浆上返塔量来改变重质烃冷凝量多少来控制塔底液位的;
2.开工初期是通过补充原料油或回炼油来控制的;
3.可以通过调节油浆外甩量来控制塔底液面;
4.经常检查各仪表是否正常,防止误指示;
5.循环量不允许太低,防止油气洗涤不净,催化剂堵塞塔盘.

第10题:

水洗碱沉降罐(V1313)液面的影响因素及调节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影响因素
1)液化气进料量大,液面上升。
2)V1313压力过低,液化气出装置受憋,造成液面上升。
调节方法
1)正常时V1313液面由液控阀自动控制,保持其液面在40-50%。
2)调整好操作,适当开一些液控阀付线,控制好液面。
3)适当关液化气出装置压控调节阀或付线阀,提高V1313压力,液化气出装置受憋时,及时联系厂调度,解决后路问题,同时V1313液面上升很快时,应打开V1313安全阀付线,保持其液面在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