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器后煤气含氨高的原因有哪些?

题目

饱和器后煤气含氨高的原因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半直接法制取硫铵是指( )。

A.将煤气初冷至25~35℃,经捕集焦油雾后,送入饱和器回收氨,同时将剩余氨水中蒸出的氨也用于制取硫铵
B.将煤气初冷至25~35℃,用硫酸在饱和器或喷洒式酸洗塔内吸收煤气中的氨,用适量浓度的硫酸溶液与焦炉煤气接触回收煤气中氨
C.在初冷器中把煤气中含氨量降为4~8g/m^3,采用混合氨水流程,硫酸吸收氨,生产硫铵
D.在初冷器中把煤气中含氨量降为4~8g/m^3,经捕集焦油雾,生产浓氨水或氨分解,磷铵吸收氨,生产无水氨

答案:A
解析:

第2题:

煤渣含碳量高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煤气炉操作失控,造成气化层下移或偏移,致使燃料未烧尽进入灰渣层。
(2)灰盘转速过快,蒸汽用量过大。
(3)煤气炉负荷太低,致使气化层温度低,未烧尽。
(4)气化层破坏,出现漏碳或炉下有大块。
(5)燃料粒度不均匀,大小悬殊过大。
(6)原料矸石过多,影响气化层温度的提高。
(7)设备本身结构不合理。

第3题:

初冷器后煤气温度高有哪些原因。


参考答案:(1)入口煤气温度高,集气管煤气初冷效果差;
(2)冷却水压低,水量少;
(3)冷却水温度高;
(4)煤气量增大;
(5)蒸汽管道开闭器关不严漏汽而带入热量;
(6)未及时清扫,冷却效果差;
(7)水质硬度大,管内壁结水垢严重;
(8)水箱沉积泥渣多,水道不畅通。

第4题:

饱和器不“吃水”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煤气预热温度低,母液温度低)。
(2)煤气预热器漏蒸汽。
(3)洗涤水量过大,离心机洗水阀关不严。
(4)饱和器洗水管道阀关不严。
(5)泵冷却水漏入循环母液中。
(6)蒸汽管阀门漏。
(7)晶比过大,化学反应热减少。
(8)分缩器出口氨汽温度高或蒸氨塔塔压大过水。
(9)初冷后的煤气集合温度高。

第5题:

简述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导致碳化塔尾气含二氧化碳、氨浓度高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反应段上移;
2.碳化塔液面低;
3.氨盐水或中和水温度高;
4.塔顶压力低;
5.上部温偏高。

第6题:

以下选项中属于半直接法制取硫铵的叙述的是( )。

A.将煤气初冷至25~35℃,用硫酸在饱和器或喷洒式酸洗塔内吸收煤气中的氨,用适量浓度的硫酸溶液与焦炉煤气接触回收煤气中氨
B.将煤气初冷却至25~35℃.经捕集焦油雾后,送入饱和器回收氨,同时将剩余氨水中蒸出的氨也用于制取硫铵
C.在初冷器中把煤气中含氨量降为4~8g/m3,以捕集焦油雾,生产浓氨水或氨分解.磷铵吸收氨,生产无水氨
D.在初冷器中把煤气中含氨量降为4~8g/m3,采用混合氨水流程,硫酸吸收氨,生产硫铵

答案:B
解析:

第7题:

下行煤气温度偏高的原因有哪些?温度高有哪些危害?


正确答案:原因:
(1)下吹制气时间过长或下吹蒸汽量偏大,以及上吹蒸汽量过小,使气化层下移
(2)炉温偏低,造成漏炭或炉渣中返炭量过大
(3)炉内存有较大疤块或出现风洞,气化严重不均,有未燃尽高温炭随大的渣块排出
(4)炉条机控制失当,转速过快,将灰渣层破坏,使气化层严重下移
(5)下吹加氮用量过大
(6)炉底防流装置设计不合理或炉内防漏炭装置损坏,发生塌炭和漏炭
(7)有未燃尽的红炭,吹至下行煤气测温热电偶附近,造成温度升高的假象
(8)无空气或无上吹蒸汽入炉
(9)上吹制气阶段,下吹制气蒸汽阀门或下行煤气阀门未关,蒸汽走短路
危害
(1)易对炉箅及炉下设备造成损坏或减少寿命
(2)是使原料消耗升高的原因之一

第8题:

在饱和器内,用硫酸对煤气喷洒,硫酸与煤气中的氨反应,产生硫酸铵,达到除氨的目的。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9题:

饱和器用蒸汽置换空气后,是先给母液后给煤气?


正确答案:饱和器用蒸汽置换空气后,先给煤气,后给母液。

第10题:

塔后含苯高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塔后含苯高的原因:
①洗油温度高于30℃;
②洗油循环量小于184t/h;
③贫油中粗苯含量大于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