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应()。

题目

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应()。

  • A、大于抗拉强度
  • B、大于屈服点强度
  • C、等于抗拉强度
  • D、小于屈服点强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张拉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时,预应力筋应以( )进行控制。

A.张拉应力值
B.预应力筋的伸长率
C.总张拉力
D.张拉应力及预应力筋伸长值双控

答案:D
解析:

第2题:

关于张拉应力控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施工中预应力筋需要超张拉或计人 锚圈口预应力损失时,可比设计要求提高10%,但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设计规定的最大 张拉控制应力。
B. 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 6%以内
C. 必要时,应对锚圈口及孔道摩阻损失进行测定,张拉时予以调整。
D. 预应力筋的锚固,应在张拉控制应力处于稳定状态下进行。锚固阶段张拉端预应 力筋的内缩量,应不大于设计规定
E. 预应力筋张拉及放松时,均应填写施工记录


答案:B,C,D,E
解析:
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施工中预应力筋需要超张拉或计人 锚圈口预应力损失时,可比设计要求提高5%,但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设计规定的最大 张拉控制应力

第3题:

后张法生产时,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时预应力筋需超张拉,可比设计要求提高( )%。

A.1~2

B.3~5

C.6~7

D.7~8


参考答案:B

第4题:

张拉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筋应以( )进行控制。

  • A、张拉应力值
  • B、预应力筋的伸长率
  • C、总张拉力
  • D、张拉应力及预应力筋伸长值双控

正确答案:D

第5题:

下列关于无粘结预应力张拉说法正确的是( )。

A、张拉段预应力筋长度小于25m时,宜采用一端张拉
B、张拉段预应力筋长度大于25m而小于50m时,宜采用两端张拉
C、张拉段预应力筋长度不得大于50m,否则应采用特制接头或分段张拉、锚固
D、对直线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应使张拉力的作用线与预应力筋中心重合
E、张拉后及时封锚,锚具和外露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答案:A,B,D,E
解析:
2020教材P190 / 2019教材P192
(5)无粘结预应力筋中严禁有接头。
4.无粘结预应力张拉
(1)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小于25m时,宜采用一端张拉;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大于25m而小于50m时,宜采用两端张拉;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大于50m时,宜采用分段张拉和锚固。
(2)安装张拉设备时,对直线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应使张拉力的作用线与预应力筋中心重合;对曲线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应使张拉力的作用线与预应力筋中心线末端重合。
封锚要求:(1)凸出式锚固端锚具、外露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第6题:

为减少预应力筋松弛的影响,从零应力开始,张拉至( )倍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σcon,持荷2min后,卸荷至预应力的张拉控制应力。

A.1.03
B.1.05
C.1.08
D.1.10

答案:B
解析:
2020版教材页码P69-P71
从零应力开始,张拉至1.05倍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σcon,持荷2min后,卸荷至预应力的张拉控制应力。

第7题:

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预应力筋时,应校核预应力筋的:( )

A.最大张拉应力值
B.实际建立的预应力值
C.最大伸长值
D.实际伸长值

答案:D
解析:
参见《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6.4.4条文说明:实际张拉时通常采用张拉力控制方法,但为了确保张拉质量,还应对实际伸长值进行校核,6%的允许偏差是基于工程实践提出的,对保证张拉质量是有效的。

第8题:

为减少预应力筋松弛的影响,从零应力开始,张拉至( )倍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σcon。

A.1.03
B.1.05
C.1.08
D.1.10

答案:A
解析:
2020版教材页码P69-P71
从零应力开始,张拉至1.03倍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σcon

第9题:

关于预应力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A、预应力筋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应控制在±6%以内
B、预应力筋张拉的目的是减少孔道摩阻损失的影响
C、后张法曲线孔道的波峰部位应留排气孔
D、曲线预应力筋宜在两端张拉

答案:B
解析:
预应力筋张拉的目的是防止预应力损失。

第10题:

预应力筋超张拉至控制张拉应力的多少?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102—105%,以消除预应力筋的部分松动损失。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