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立枯病是棉花苗期的一种土传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棉苗,只侵染棉

题目

棉花立枯病是棉花苗期的一种土传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棉苗,只侵染棉花,不会侵染其它作物。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错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为棉花花铃期病害的是()。

  • A、棉疫病
  • B、棉黑果病
  • C、棉曲霉病
  • D、棉红粉病

正确答案:A,B,C,D

第2题:

通常所说的棉花,一般是指(),它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各类棉花总面积和总产量的98%以上。

  • A、长绒棉
  • B、短绒棉
  • C、粗绒棉
  • D、细绒棉

正确答案:D

第3题:

棉蓟马主要在棉花( )期为害。

A.花铃期

B.苗期

C.初花期

D.吐絮期


正确答案:A

第4题:

我国棉花加工工艺采用的配棉形式主要有()。

  • A、螺旋配棉
  • B、传送带配棉
  • C、负压配棉
  • D、正压配棉

正确答案:A,C,D

第5题:

棉花病害当中,研究比较多的是属土传病害中的()和()。这两种病害属国际性病害,对棉花生产的威胁大,严重的田块可导致绝产。


正确答案:棉花枯萎病;黄萎病

第6题:

怎样用沼液制作棉花营养钵育棉苗?


正确答案: ⑴准备苗床。翻松苗床,拌细耧平,中间约呈弧型。
⑵备土制钵。将沼液泼到床面上浸润床土,直到床面有水渍为止。床土经一夜吸胀后,第二天用手抓一把钵土,紧捏成团,落地能散为宜。如水分过多,可待水分蒸发后再做;如水分不足,要补浇沼液。制成的营养钵,紧密排列于备好的苗床上,边做边覆盖薄膜,以保持营养钵松软。
⑶播种。播种前苗床要浇足沼液,使钵与钵之间充满沼液。每钵播种棉籽两粒,并及时用泼有沼液的疏松细土均匀覆盖营养钵,厚约1厘米左右为宜。
⑷苗期管理。待苗出至三片叶时可搬钵蹲苗。如遇干燥天气,营养钵缺水,则应喷施一定浓度的沼液,开始以2份沼液与8份清水混合施入,随着苗龄增长而逐渐加大沼液的浓度。喷施的次数和数量应视钵的干湿度而定,不宜过量。

第7题:

如何防止棉花苗期病害?


正确答案: 棉苗病害的防治应采取“以栽培管理为基础,种子处理和喷药保护为辅助”的策略。
1.加强栽培管理首先,要做好播前准备工作。良好的播前准备,可减轻棉苗病害的发生。
(1)种子准备:一定要选种子饱满、发芽率高和发芽势强的良种做为种用。为减少损伤,棉种只能脱一次短绒,精量点播的条田更应做到这点。
(2)土地准备:秋季应进行秋耕冬灌,并尽量深翻25~30cm,将表层病菌和病残体翻入土壤深层,使其腐烂分解,减少表层病原,利于出苗。冬灌还可避免春灌造成的土壤过湿、地温较低。播前耙地整地,使其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可促使出苗整齐迅速,减少病菌侵染。第二,要适期播种。过早播种容易引起烂种死苗,早而不全;过晚播种又全而不早,不能发挥应有的增产作用,所以掌握适期早播非常重要。确定最佳播期取决于地温和终霜期,一般当平均气温稳定在12℃,即可露地播种;当平均气温稳定在10℃,则膜下5cm地温可达12℃以上,即可铺膜播种。第三,要加强田间管理:出苗后应及早中耕松土,雨后注意中耕,破除板结,使土壤通气良好,提高地温,可减轻发病。棉苗病害发生较重的条田应增加中耕次数;间苗时应剔除病苗和弱苗;重病田定苗时应增加留苗密度。低洼棉田应注意开沟排水,重病田应进行水旱轮作,或与禾本科作物轮作等,都可减轻病害发生。
2.种子处理由于引起棉苗病害的病原种类比较复杂,且不同地区病原种类有所不同,各地可根据本地情况选用种子量0.5%的70%五氯硝基苯、0.5%的50%多菌灵、30%苗菌敌、0.3%的甲基立枯磷、0.8%~1%的苗病净,也可用种子量0.3%的30%敌唑酮、0.5%的20%敌菌酮、0.6%的50%甲基硫菌灵、0.3%的拌种灵等拌种。拌种时的加水量一般不要太多。3.药剂防治若苗期发生炭疽病等,可用50%福美双、20%稻脚青、50%多菌灵、70%代森锰锌和70%甲基硫菌灵喷雾,以控制病害扩展和蔓延。

第8题:

棉花品种间蕾铃脱落有差异,下列那种棉花脱落率最高( )

A.亚洲棉

B.非洲棉

C.海岛棉

D.陆地棉


正确答案:D

第9题:

播种的棉花从棉株开花到50%的棉株吐絮的时间称为()。

  • A、苗期
  • B、蕾期
  • C、花铃期
  • D、吐絮期

正确答案:C

第10题:

现行棉花国家标准规定,皮辊棉、锯齿棉()标准是评定棉花品级的依据。


正确答案: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