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板基础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设置基础梁的筏板厚度宜取不小于()

题目

筏板基础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设置基础梁的筏板厚度宜取不小于(),且板厚与最大双向板格的短边之比不小于()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独立基础加防水板基础,从受力角度来讲就是变厚度,筏板基础。()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第2题: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当采用等厚度筏板不满足抗冲切承载力要求时,应采用合理的方法,下列方法不合理的是( )。

A.筏板上增设柱墩
B.筏板下局部增加板厚度
C.柱下设置桩基
D.柱下筏板增设抗冲切箍筋

答案:C
解析:

第3题:

按构造形式分类,基础可分为()。

A、条形基础

B、柱下基础

C、独立基础

D、梁式基础

E、筏板基础


参考答案:ACE

第4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筏型基础常用于高层建筑中
B.筏型基础的钢筋间距宜为120mm
C.筏型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5
D.梁板式筏型基础纵横方向的底部钢筋配筋率不小于0.1%
E.当筏板的厚度大于2000mm时,宜在板厚中间部位设置双向钢筋网

答案:A,E
解析:
筏型基础,特别是梁板式筏形基础整体刚度较大,能很好地调整不均匀沉降,常用于高层建筑中;筏型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采用筏型基础的地下室应沿四周布置钢筋混凝土外墙,外墙厚度不应下雨250mm,内墙厚度不应小于200mm。筏型基础的钢筋间距不小于150mm,宜为200~300mm,受力钢筋直径不小于12mm。梁板式筏型基础的底板与基础梁的配筋除满足计算要求外,纵横方向的底部钢筋还应有1/2~1/3贯通横跨,其配筋率不小于0.15%,顶部钢筋按计算配筋全部连通。当筏板的厚度大于2000mm时,宜在板厚中间部位设置直径不小于12mm、间距不大于300mm的双向钢筋网。

第5题:

梁板式筏形承台板的厚度应满足整体刚度、施工条件及防水要求。对于桩布置于墙下或基础梁下的情况,承台板厚度不宜小于( )mm,且板厚与计算区段最小跨度之比不宜小于1/20。
A. 250 B. 300 C. 400 D. 500


答案:C
解析:
承台的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柱下独立桩基承台的承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 500mm,承台边缘至桩中心距离不宜小于桩的直径或边长,且边缘挑出部分不应小于150mm;对于墙下条形承台梁,柱的外边缘至承台梁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75mm,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300mm;②高层建筑平板式和梁板式筏型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400mm,多层建筑墙下布桩的筏型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200mm。

第6题:

下列建筑构件,不属于基础按照构造形式划分的是( )。

A:条形基础
B:砖基础
C:籍基础
D:筏板基础

答案:B
解析:

第7题:

按构造方式不同,基础可分为( )。

A.条形基础
B.独立基础
C.筏板基础
D.箱形基础
E.梁板基础

答案:A,B,C,D
解析:
P53-55
基础的类型与建筑物上部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承载能力、地基上的地质、水文情况、材料性能等因素有关。基础按照受力特点及材料性能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按构造方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筏板基础、箱形基础等。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基础形式,如壳体基础、圆板、圆环基础等。

第8题:

浅基础按构造类型可分为单独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和箱形基础、壳体基础 ( ) 。


正确答案:正确

第9题:

筏形基础的构造要求中,不正确的是( )。

A. 12层以上的建筑,梁板式筏基底板厚度不应小于400mm
B. 地下室底层柱与基础梁连接时,柱边缘与基础梁边缘距离不应小于50mm
C. 交叉基础梁宽度小于截面边长时,交叉基础梁连接处应设置八字角
D. 12层以上建筑的梁板式筏基,其底板厚度与最大双向板格短边净跨之比不应小于1/10

答案:D
解析:
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8.4.5条、8.4.6条。

第10题: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当采用等厚度筏板不满足抗冲切承载力要求时,应采用合理的方法,下列哪一种方法不合理?( )

A.筏板上增设柱墩
B.筏板下局部增加板厚度
C.柱下设置桩基
D.柱下筏板增设抗冲切箍筋

答案:C
解析:
参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8.4.7条第2款,当柱荷载较大,等厚度筏板的受冲切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在筏板上面增设柱墩或在筏板下局部增加板厚或采用抗冲切箍筋来提高受冲切承载能力。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