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接地点处的电位UM与接地电流I的比值定义为()

题目

把接地点处的电位UM与接地电流I的比值定义为()

  • A、工频接地电阻
  • B、冲击接地电阻
  • C、雷电接地电阻
  • D、接地电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接地电位差是指( )。

A.接地短路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在人接触设备外壳或构架时,在人体手和脚间的电位差
B.接地短路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在地面上离设备水平距离0.8m处与设备外壳或架构间的电位差
C.接地短路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在地面上离设备水平距离0.8m处与墙壁离地面的垂直距离1.5m处两点间的电位差
D.接地短路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在地面上离设备水平距离0.8m处与设备外壳、架构或墙壁离地面的垂直距离1.8m处两点间的电位差

答案:D
解析:

第2题:

由几组电流互感器绕组组合且有电路直接联系的保护回路,如差动保护回路,其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接地点设置正确的是()。
A.各电流互感器分别接地,接地点在配电装里处;
B.各电流互感器分别接地,接地点在控制室保护屏;
C.所有电流互感器共用一个接地点,接地点宜在控制室保护屏;
D.所有电流互感器共用一个接地点,接地点宜在配电装置处。


答案:C
解析:

第3题:

以下错误的说法是( )。

A.人的两脚着地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
B.人所站立的地点与接地设备之间的电位差称为接触电压
C.接地点处的电位与接地电流的比值定义为该点的接地电阻
D.在有电流流入接地点时,该点的电位与大地的任何一点保持等电位

答案:D
解析:
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电流经接地装置流入大地并作半球形散开,以接地点为中心的地表约20m半径的圆形范围内,便形成了一个电位分布区。

第4题: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正常情况下每相对地电容电流为I0,当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后,流过接地点的电流为()。

  • A、I0
  • B、√3I0
  • C、3I0

正确答案:C

第5题:

基站天馈线安装过程中,如馈线长 75 米,其接地方式正确的是( )。

A、馈线与接地线夹角为10o,接地点4 处
B、馈线与接地线夹角为20o,接地点3 处
C、馈线与接地线夹角为20o,接地点4 处
D、馈线与接地线夹角为10o,接地点3 处

答案:A
解析:
馈线在室外部分的外保护层应接地,接地线一端铜鼻子与室外走线架或接地排应可靠连接,另一端接地卡 子卡在开剥外皮的馈线外隔离层铜网上,应保持接触牢固并做防水处理。电缆和接地线应保持夹角小于或 等于 15 度,
接地点位置:

第6题:

接触电位差是指()。
A.接地短路电流流过接地装里,在人接触设备外壳或构架时,在人体手和脚间的电位差;
B.接地短路电流流过接地装里时,在地面上离设备水平距离0.8m处与设备外壳或架构间的电位差;
C接地短路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在地面上离设备水平距离0.8m处与墙壁离地面的全直距离1.8m处两点间的电位差;
D.接地短路电流流过接地装里时,在地面上离设备水平距离0.8m处与设备外壳、架构或墻壁离地面的垂直距离1.8m处两点间的电位差。


答案:D
解析:

第7题:

跨步电位差是指()。
A.接地短路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地面上水平距离为0.8m的两点间的电位差;
B.接地短路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接地网外的地面上水平距离0.8m处对接地网边沿接地极的电位差;
C.接地短路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人体两脚间的电位差;
D.接地短路电流波过接地装里,且人体跨于接地网外与接地网间时两脚间的电位差。


答案:A
解析:

第8题:

()的说法是错误的。
(A)人的两脚着地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
(B)人所站立的地点与接地设备之间的电位差称为接触电压
(C)接地点处的电位与接地电流的比值定义为该点的接地电阻
(D)在有电流流入接地点时,该点的电位与大地的任何一点保持等电位


答案:D
解析:

第9题:

接地电阻的数值等于()。

A.接触电位差与接地故障电流的比值;
B.系统相线对地标称电压与接地故障电流的比值;
C.接地装置对地电位与通过接地极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
D.接地装置对地电位与接地故障电流的比值。

答案:C
解析:

第10题:

把接地点处的电位UM与接地电流Ⅰ的比值定义为()。

  • A、工频接地电阻
  • B、冲击接地电阻
  • C、雷电接地电阻
  • D、接地电阻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