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组过电压保护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接线方式应采用星形接线,中性

题目

电容器组过电压保护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接线方式应采用星形接线,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93、电容器组过电压保护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接线方式应采用星形接线,中性点( )接地方式。
A、直接 B、不 C、消弧线圈 D、小电阻


答案:A
解析:

第2题:

48.双星形接线的电容器组应采用零序平衡保护。


答案:对
解析:

第3题:

115、电容器组过电压保护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接线方式应采用星形接线,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


答案:错
解析:
答案:错误
不接地方式改为直接接地方式

第4题:

当需要限制电容器极间和电源侧对地过电压时,下列关于高压并联电抗器装置的操作过电压保护和避雷器接线方式哪些描述是正确的?()
(A)电抗器为12%及以上时,可采用避雷器与电抗器并联连接和中性点避雷器接线方式
(B)电抗器为4.5%~6%时,可采用避雷器与电抗器并联连接和中性点避雷器接线方式
(C)电抗器大于1%时,可采用避雷器与电抗器并联连接和中性点避雷器接线方式
(D)电抗器为4.5%~6%时,避雷器接线方式宜经模拟计算确定


答案:A,C,D
解析:
依据:旧规范《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50227-1995)第4.2.10.3条,新规范已修改。

第5题:

某11OkV变电站,主变压器电压为110/35/10kV,容量为40MVA,无功;用并联电容器装置装设于1OkV侧,假定并联电容器补偿容量按主变容量的10%装设,分成两组,电网主谐波为5次及以上,3次谐波不超标,请分析(或计算)回答以下问题。
针对本题情况,选择适合本站电容器组的接线和保护方式()。
A.双星形接线采用中性点不平衡电流保护;
B.单星形接线采用相电压差动保;
C.单星形接线采用开口三角电压保护;
D.单星形接线采用桥式差电流保护。


答案:C
解析:
根据GB 50227—1995第6.1.2条的相关规定,电容器组接线和保护方式共有4种方式,2000kvar为小型电容器组,1OkV通常为单串联段。A.电容器组应能分成两个星形,适合容量较大的电容器组;B.适合于每相为两个及以上的串联段的电容器组;C.电容器组的每相要能构成4个桥臂,电压为1OkV的小容量电容器组一般不采用这种方式。

第6题:

113、电容器组过电压保护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应安装在紧靠电容器组高压侧出口处位置。( )


答案:错
解析:
答案:错误
出口改为入口

第7题:

电容器组的接线方式,下面叙述欠妥的是()。
A.高压电容器组接线方式宜采用单星形接线直接接地或双星形接线通过电压互感器接地;
B.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电网中,星形接线电容器组的中性点不应接地;
C.高压电容器組的每相或每个桥臂由多台电容器串并联组合时,有先并联后串联和先串联后并联两种接线方式,目前多采用先串联后并联的接线方式;
D.低压电容器或电容器组,可釆用三角形接线或中性点不接地的星形接线方式。


答案:C
解析:

第8题:

194、电容器组过电压保护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应安装在紧靠电容器组( )位置。
A、低压侧入口处 B、低压侧出口处 C、高压侧入口处 D、高压侧出口处


答案:C
解析:

第9题:

当需要限制电容器极间和电源侧对地过电压时,下列关于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操作过电压和避雷器接线方式的表述,哪几项符合规范规定? ()
(A)电抗率为12%以上时,可采用避雷器与电抗器并联连接和中性点避雷器接线方式
(B)电抗率为4. 5%~6%时,可采用避雷器与电抗器并联连接和中性点避雷器接线方式
(C)电抗率大于1%时,可采用避雷器与电抗器并联连接和中性点避雷器接线方式
(D)电抗率为4. 5%~6%时,用避雷器接线方式宜经模拟计算研究确定


答案:A,C,D
解析:
依据:旧规范《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50227—1995)第4.2.10.3条。

第10题:

电容器组的接线方式,下面叙述欠妥的是( )。

A.高压电容器组接线方式宜采用单星形接线直接接地或双星形接线通过电压互感器接地;
B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电网中,星形接线电容器组的中性点不应接地;
C.高压电容器组的每相或每个桥臂,由多台电容器串并联组合时,有先并联后串联和 先串联后并联两种接线方式,目前多采用先串联后并联的接线方式;
D.低压电容器或电容器组,可采用三角形接线或中性点不接地的星形接线方式。

答案:C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