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劫机犯罪,1970年海牙公约适用于下列航空器:()

题目

对于劫机犯罪,1970年海牙公约适用于下列航空器:()

  • A、军用航空器
  • B、在另一缔约国领空从事国际航班飞行的航空器
  • C、缔约国进行多国联合登记的航空器
  • D、在本国领空从事国内航班飞行,实际降落地是在该航空器登记国领土以外的航空器。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海牙公约》关于对劫机犯罪行为的界定:用武力,武力威胁,精神胁迫方式非法劫持或控制航空器(不包括未遂)即构成刑事犯罪。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2题:

乘坐乙国航空公司航班的甲国公民,在飞机进入丙国领空后实施劫机,被机组人员制服后交丙国警方羁押。甲、乙、丙三国均为1963年《东京公约》、1970年《海牙公约》及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缔约国。据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劫机发生在丙国领空,仅丙国有管辖权
B.犯罪嫌疑人为甲国公民,甲国有管辖权
C.劫机发生在乙国航空器上,仅乙国有管辖权
D.本案涉及国际刑事犯罪,应由国际刑事法院管辖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国家管辖权。ABC项,罪犯是甲国公民,因此甲国对本案有属人管辖权;案发在丙国领土,丙国有属地管辖权;被劫持飞机所属乙国航空公司,因此乙国有保护性管辖权,AC表述太绝对,故B正确,AC错误。
D项,国际刑事法院的对战争罪有管辖权,对劫机罪无管辖权,D错误。

第3题:

简述《海牙公约》对非法劫持航空器的犯罪行为及其管辖权的确定


参考答案:

《海牙公约》对非法劫持航空器的犯罪行为作了明确规定:凡在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任何人用暴力或暴力威胁,或用任何其它恐吓方式,非法劫持或控制该航空器,或这类行为的任何未遂行为,或是从事这类行为任何未遂行为的共犯即为犯有罪行。《海牙公约》规定各缔约国应采取必要措施对该类罪行实行管辖权:1罪行是在该国登记的航空器内发生的;2在其内发生罪行的航空器在该航空器降落时被指称的罪犯仍在该航空器内;3罪行是在租来时不带机组的航空器内发生的,而乘租人的主要营业地,或如乘租人没有这种营业地,则其永久居住地是在该国。另外。罪犯在缔约国领土内,如该国未将其引渡,该缔约国应同样采取必要措施,对这种罪行行使管辖权。


第4题:

1970年海牙公约明确规定对劫机犯罪予以10年以上刑期的严刑惩治。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犯罪嫌疑人尹某在飞行中的航空器上放置爆炸物,严重危及人机安全,尹某事后逃到国外,对于尹某适用于()

  • A、可以适用1970年海牙公约
  • B、不可以适用1970年海牙公约
  • C、可以适用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
  • D、不可以适用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

正确答案:C

第6题:

《海牙公约》对劫机犯罪的定义为()

A.对飞行中的航空器上的人实施暴力行为,具有危害航空器安全的性质

B.用武力、武力威胁、精神胁迫方式,非法劫持或控制航空器(包括未遂)即刑事犯罪

C.毁坏或损坏航行设备或扰乱其工作

D.传送明知虚假情报,由此危害飞行中的航空器的安全


正确答案:B

第7题:

乘坐乙国航空公司航班的甲国公民,在飞机进入丙国领空后实施劫机,被机组人员制服后交丙国警方羁押。甲、乙、丙三国均为1963年《东京公约》、1970年《海牙公约》及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缔约国。据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7年)

A.劫机发生在丙国领空,仅丙国有管辖权
B.犯罪嫌疑人为甲国公民,甲国有管辖权
C.劫机发生在乙国航空器上,仅乙国有管辖权
D.本案涉及国际刑事犯罪,应由国际刑事法院管辖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国家管辖权。ABC项,罪犯是甲国公民,因此甲国对本案有属人管辖权;案发在丙国领土,丙国有属地管辖权;被劫持飞机所属乙国航空公司,因此乙国有保护性管辖权,AC表述太绝对,故B正确,AC错误。
D项,国际刑事法院的对战争罪有管辖权,对劫机罪无管辖权,D错误。

第8题:

海牙公约关于对劫机犯罪的界定是()

A.武力威胁

B.电话威胁

C.精神威胁

D.非法劫持


正确答案:ACD

第9题:

规定劫持航空犯罪,又被称为劫机公约的是()

  • A、《海牙公约》
  • B、《东京公约》
  • C、《芝加哥公约》
  • D、《蒙特利尔公约》

正确答案:A

第10题:

对于劫机犯罪,1970年海牙公约适用于下列航空器:()

  • A、军用航空器
  • B、在另一缔约国领空从事国际航班飞行的航空器
  • C、缔约国进行多国联合登记的航空器
  • D、在本国领空从事国内航班飞行的航空器

正确答案:B,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