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政策主要包括()。

题目

我国汽车政策主要包括()。

  • A、汽车产业政策
  • B、汽车商品政策
  • C、汽车企业政策
  • D、汽车消费政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于1994年颁布的《汽车产业政策》属于( )。

A.产业秩序政策

B.产业合理化政策

C.产业布局政策

D.产业保护政策


正确答案:B
产业政策体系包括:产业秩序政策、产业合理化政策和产业保护政策三个方面。其中产业合理化政策目的在于明确规模经济的充分利用,防止过度竞争。我国1994年颁布的《汽车产业政策》对我国汽车工业体系中投资和产业内企业兼并重组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重复生产,催生了三大汽车生产集团,汽车生产集中度得到大幅提高。

第2题:

我国1994年颁布《汽车工业产业政策》,重组汽车产业内部企业,提高了相应资源配置,其采用的产业政策是(  )。

A.产业布局政策
B.产业保护政策
C.市场秩序政策
D.产业合理化政策

答案:D
解析:
产业合理化政策是指为了防止因重复投资和过度竞争导致的资源低效率配置,政府机关以其法律权限,通过许可和认可等手段,对企业的进入和退出、价格、质量、投资、财务会计等有关行为加以规制。例如,我国1994年颁布《汽车工业产业政策》,限制重复投资,重组汽车产业内部企业,促生了三大汽车生产企业,提高了相应资源配置。

第3题:

什么是财政政策?它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和手段?简要评价我国当前的财政政策。


参考答案: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的变动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财政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或者说,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它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
一、我国财政政策实施手段有:财政收入(税收),财政支出,国债和政府投资等。
1.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重要形式,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权威性等特点。税收促进财政目标实现的方式即是灵活运用各种税制要素。1)适当设置税种和税目,形成合理的税收体系,从而确定税收调节的范围和层次,使各种税种相互配合。2)确定税率,明确税收调节的数量界限,这是税收作为政策手段发挥导向作用的核心。3)规定必要的税收减免和加成。因此,税收可以通过调整税率和增减税种来调节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通过累进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来调节个人收入和财富,实现公平分配。
2.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是政府为满足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或称经常项目支出)。它包括购买性和转移性支出,这两类支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有不同之处。
购买性支出从最终用途看,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文教科卫等财政支出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开支,政府的投资能力和投资方向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转移性支出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特别是调节社会总供求平衡的重要工具。例如,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在现代社会里发挥着“安全阀”和“润滑剂”的作用,在经济萧条失业增加时,政府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增加社会购买力,有助于恢复供求平衡;反之,则减少相应这两种支出,以免需求过旺。
3.国债。
国债是国家按照信用有偿的原则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实现宏观调控和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三种效应上:一是排挤效应。即通过国债的发行,使民间部门的投资或消费资金减少,从而起到调节消费和投资的作用。二是货币效应。这是指国债发行所引起的货币供求变动。它一方面可能使“潜在货币”变为现实流通货币,另一方面可能将存于民间的货币转移到政府或由中央银行购买国债而增加货币的投放。三是利率效应。这是指通过国债利率水平的调整以及对资本市场的供求变化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从而对经济产生扩张或紧缩效应。在现代信用条件下,国债的市场操作是沟通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它们的藕合点。因此,国债作为财政政策工具实施时,除了与其它财政政策手段协调外,还特别要与货币政策相协调。
4.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是指财政用于资本项目的建设性支出,它最终将形成各种类型的固定资产。政府的投资项目主要是指那些具有自然垄断特征、外部效应大、产业关联度高,具有示范和诱导作用的基础性产业、公共设施,以及新兴的高科技主导产业。这种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而且具有乘数作用。所谓投资的乘数作用是指每增加1元投资所引起的收入增长的倍数。
二、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的变动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第4题:

我国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仍将得以保留或对国内汽车产业采取的保护政策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


正确答案: 主要体现两个方面:
一是政府仍继续享有对合资项目的审批权(含服务贸易领域的外资准入),不过审批权将更多地下放到省级政府;
二是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允许范围内,通过非关税措施,利用合理的法规条款对国内汽车产业进行有效保护,主要包括反倾销、保障措施、补贴与反补贴协议和技术壁垒措施。

第5题:

我国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有哪些?


正确答案:自2009年起,国家针对新能源汽车就有一系列的免税政策,且免税力度越来越大,对象的范围也在扩展。至2012年1月1日,对节约能源的车船减半征收车船税;对使用新能源的车船免征车船税。财政部对混合动力汽车的补贴按照节油率分为五档补贴标准,最高每辆车补贴5万元;纯电动汽车每辆可补贴6万元;燃料电池汽车每辆补贴25万元。车身长度十米以上的城市公交客车另有标准,其中混合动力汽车分为使用铅酸电池和使用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两类,最高补贴额分别为8万元/辆和42万元/辆;纯电动汽车补贴标准为50万元/辆;燃料电池汽车的补贴标准最高为60万元/辆。具体补贴标准根据动力电池组能量确定,对满足支持条件的新能源汽车,按3000元/千瓦时给予补贴。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6万元。

第6题:

从产业政策来看,我国1994年颁布《汽车工业产业政策》,限制重复投资,重组汽车产业内部企业,促生了三大汽车生产企业,提高了资源的合理配置。这表明了( )。

A.汽车产业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B.汽车产业是我国的朝阳产业
C.产业保护政策使我国汽车产业获得了第二次发展机会
D.产业合理化政策在汽车产业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答案:D
解析:
产业合理化政策是指为了防止因重复投资和过度竞争导致的资源低效率配置,政府机关以其法律权限,通过许可和认可等手段,对企业的进入和退出、价格、质量、投资、财务会计等有关行为加以规制。例如,我国1994年颁布《汽车工业产业政策》,限制重复投资,重组汽车产业内部企业,促生了三大汽车生产企业,提高了相应资源配置。

第7题:

怎样理解我国现行的汽车消费政策实质上是以限制消费为主。


正确答案: ⑴没有全国统一的、有权威的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
⑵很多地方政府都对非本地生产汽车、经济型轿车在上牌、上路行驶等方面有很多限制;
⑶汽车消费的税费负担过重;包括增值税、购置税以用名目繁多的各种费用,使得消费者的负担太重;
⑷没有实施燃油税,实际上限制了经济型汽车的消费。

第8题:

什么是社会政策,它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和手段?简要评价我国当前的社会政策。


参考答案:社会政策是解决或对付社会问题的基本原则或方针,是指国家运用立法、行政手段制定的基本方针或行动准则。社会政策,是通过国家立法和政府行政干预,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安全,改善社会环境,增进社会福利的一系列政策、行动准则和规定的总称。其核心是解决市场经济下公民的社会风险。目的是确定发展和建立社会关系的基本方向,保障和进一步完善社会的安定和稳定,其核心是解决市场经济下公民的社会风险。我国社会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与手段包括:1:社会保障政策。2:社会救助政策。3:社会福利政策。4:社会优抚政策。社会政策则包括国民福利、就业、住房、健康、文化、教育、人口、婚姻与家庭生活、社区及社会公共环境以及宗教等内容。我国当前的社会政策:(1)社会保险政策。指由国家依法建立的,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伤残、生育和失业时,能够从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政策。(2)社会福利政策。指由国家或社会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向全体公民普遍地提供资金帮助和优化服务的社会性政策。(3)社会救济政策。指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政策。(4)社会优抚政策。指国家依法定的形式和政府行为,对有特殊贡献的军人及其眷属实行的具有褒扬和有待赈恤性质的社会保障政策。

第9题:

我国农产品促销政府主要支持政策包括()、()、()、()。


正确答案:流通支持政策;价格支持政策;对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支持政策;食品安全相关政策

第10题:

我国国防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正确答案: (1)巩固国防,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2)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设和巩固国防。
(3)贯彻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
(4)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努力建成一支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人民军队。
(5)实行军民结合,全民自卫。
(6)国防建设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7)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
(8)中国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武器国家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