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施工中建筑倒塌事故的特点和处置措施。

题目

简述施工中建筑倒塌事故的特点和处置措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火灾情况下建筑倒塌事故处置要点?


正确答案: 灾害特性:1.现场烟雾浓温度高,易造成人员伤亡;2.废墟情况复杂,救援行动困难;3.事故突然,难以预防,严重威胁救援人员生命安全。
处置措施:1.侦查了解倒塌前灭火力量部署情况,查明遇险人员数量和被困位置;2.判断建筑结构的安全程度及次生灾害发生的可能性;3.划定警戒区域,设置警戒线,实行交通管制;4.成立联合指挥部,共同拟定处置行动方案,科学实施灭火与人员救助行动;5.适时启动社会救援预案,共同完成救援任务。
特别警示:1.在不能确认埋压人员已无生还可能时,禁止使用大型装备施救;2救援人员遇险时,指挥员要沉着冷静处置避免发生更大危害;3.设立安全员,全程监控现场情况,发现危险征兆立即撤离现场人员,危险程度高的救援行动应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4.消灭残火时,灭火用水不宜过多,防止大量积水造成坍塌;5.加强现场统一指挥,严格救援程序,确保救援行动安全。

第2题:

简述公路交通事故的特点和处置措施。


正确答案: 事故特点:
1、事故发生频率高,成因多样,连锁性强。
2、社会影响大,人员伤亡重,易造成次生灾害。
3、车辆损毁严重,救援技术性强、难度大。
处置措施:
1、一般单车倾翻、两车或多车相撞有人员被困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先利用无齿锯、扩张器、牵引器、气动切割器、双向异动切割刀、液压剪切器、液压顶杆等工具,破拆牵引变形的车厢外壳,将遇险人员救出,再视情使用牵引器将车体扶正或使两车分离。
2、对车辆坠入江河等事故,救援人员应根据事故现场的地理环境,利用冲锋舟、潜水装具等器材装备实施救生;对车辆坠入悬崖的事故,采用山岳救助的方式实施救生。
3、对事故造成车辆燃油泄漏的,在破拆车体时应采用喷雾水枪实施掩护或喷射泡沫覆盖泄漏区域,防止因金属碰撞或使用切割器切割时产生的火花引起油蒸气爆炸燃烧。
4、对有危险化学品泄漏的交通事故,应根据危化品性质进行处置,采取稀释降毒、关阀断源、筑堤导流、器具堵漏、输转倒罐、洗消等措施,有效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扩散,防止易燃易爆物品爆炸燃烧。

第3题:

建筑物倒塌事故处置中,救生排险的主要措施有()。

A.迅速清除现场障碍,确保现场拥有一个急救平台和供救援车辆出入的通道

B.立即疏散建筑结构受到影响,有可能倒塌的建筑物内人员

C.协助供水、供电、供气部门切断倒塌建筑的水、电、气供应

D.对现场有可能再次发生倒塌的建筑物要采取加固或事先拆除等措施

E.使用开花或喷雾水枪扑灭事故次生火灾


正确答案:ABCDE

第4题:

建筑倒塌事故处置程序与措施为:现场询情、侦察检测、设立警戒、救生排险、现场急救和清理移交。()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简述氨气泄漏事故的特点和处置措施。


正确答案: 事故特点:
(一)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液氨一般以喷射状泄漏,由液相变为气相,体积迅速扩大,形成大面积扩散区。
(二)易发生爆炸燃烧。氨气泄漏后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发生爆炸或燃烧。
(三)毒性强,处置难度大。液氨可致皮肤灼伤、眼灼伤,吸入浓度高、量大的氨气能致人死亡。发生泄漏的部位、压力等因素各不相同,灾情复杂、危险性大,处置专业技术要求高。
处置措施:
(一)侦察检测,
1、通过询问、侦察、检测、监测等方法,以及测定风力和风向,掌握泄漏区域气体浓度和扩散方向。
2、查明遇险人员数量、位置和营救路线。
3、查明泄漏容器储量、泄漏部位、泄漏强度,以及安全阀、紧急切断阀、液位计、液相管、气相管、罐体等情况。
4、查明储罐区储罐数量和总储存量、泄漏罐储存量和邻近罐储存量,以及管线、沟渠、下水道布局及走向。
5、了解事故单位已经采取的处置措施、内部消防设施配备及运行、先期疏散抢救人员等情况。
6、查明拟定警戒区内的单位情况、人员数量、地形地物、电源、火源、交通道路等情况。
7、掌握现场及周边的消防水源位置、储量和给水方式。
8、分析评估泄漏扩散的范围、可能引发爆炸燃烧的危险因素及其后果、现场及周边污染等情况。
(二)警戒疏散
1、疏散泄漏区域和扩散可能波及范围内的无关人员。
2、根据侦察检测情况,确定警戒范围,并划分重危区、轻危区、安全*区,设置警戒标志和出入口。严格控制进入警戒区特别是重危区的人员、车辆和物资,进行安全检查,做好记录。
3、根据动态检测结果,适时调整警戒范围。
(三)禁绝火源,切断事故区域内的强弱电源,熄灭火源,停止高热设备,消除警戒区内一切可能引起爆炸燃烧的条件。进入警戒区人员严禁携带、使用移动电话和非防爆通信、照明设备,严禁穿戴化纤类服装和带金属物件的鞋,严禁携带、使用非防爆工具。禁止机动车辆(包括无防爆装置的救援车辆)和非机动车辆随意进入警戒区。
(四)安全防护,进入重危区的人员必须实施一级防护,并采取水枪掩护。现场作业人员的防护等级不得低于二级。
(五)生命救助,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进入重危区和轻危区。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将遇险人员疏散、转移至安全*区。对救出人员进行登记、标识,移交医疗急救部门进行救治。
(六)技术支持,组织事故单位和石油化工、气象、环保、医疗急救等部门的专家、技术人员判断事故状况,提供技术支持,制订抢险救援方案,并参加配合抢险救援行动。
(七)现场供水,制订供水方案,选定水源,选用可靠高效的供水车辆和装备,采取合理的供水方式和方法,保证消防用水量。
(八)稀释降毒,
1、启用事故单位喷淋泵等固定、半固定消防设施。
2、以泄漏点为中心,在储罐、容器的四周设置水幕或喷雾水枪喷射雾状水进行稀释降毒。
3、采用雾状射流形成水幕墙,防止气体向重要目标或危险源扩散。
4、稀释不宜使用直流水,以节约用水、增强稀释降毒效果。
(九)关阀堵漏,
1、生产装置或管道发生泄漏、阀门尚未损坏时,可协助技术人员或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喷雾水枪掩护,关闭阀门,制止泄漏。
2、罐体、管道、阀门、法兰泄漏,采取相应的堵漏方法实施堵漏。
(十)输转倒罐,
1、烃泵倒罐。在确保现场安全和单位技术人员的参与下,利用车载式或移动式烃泵直接倒罐。烃泵倒罐可分为现场倒罐和异地倒罐两种。
2、惰性气体置换。使用氮气等惰性气体,通过气相阀加压,将事故罐内的氨气置换到其他容器或储罐。
3、利用压力差倒罐。利用水平落差产生的自然压力差将事故罐的氨气导入其他容器、储罐或槽车,降低危险程度。
4、实施倒罐作业时,管线、设备必须做到良好接地。
(十一)化学中和,储罐、容器壁发生小量泄漏,可将泄漏的液氨导流至稀盐酸溶液中,使其中进行中和,形成无危害或微毒废水。
(十二)浸泡水解,运输途中体积较小的液氨钢瓶发生泄漏,又无法制止外泄时,可将钢瓶浸入稀盐酸溶液中进行中和,也可将钢瓶浸入水中。
(十三)洗消处理,
1、在危险区和安全*区交界处设置洗消站。
2、洗消对象。轻度、中度、重度中毒人员在送医院治疗之前必须进行洗消,现场参与抢险人员和救援器材装备在救援行动结束后要全部进行洗消。
3、洗消方法
①化学消毒法:用稀盐酸等酸性物质溶于水中喷洒在染毒区域或受污染物体表面,进行化学中和,形成无毒或低毒物质。
②物理消毒法:用吸附垫、活性炭等具有吸附能力的物质,吸附回收后转移处理。
③简易排毒法:对染毒空气可喷射雾状水进行稀释降毒或用水驱动排烟机吹散降毒,也可对污染区实施暂时封闭,依靠日晒、雨淋、通风等自然条件使有毒物质消失。
4、洗消和处置用水排放必须经过环保部门检测,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十四)现场清理,
1、用喷雾水、蒸气或惰性气体清扫现场内事故罐、管道、低洼地、下水道、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液(气)。
2、清点人员,收集、整理器材装备。
3、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离。

第6题:

建筑物倒塌事故处置行动要求的哪些?


正确答案:⑴公安消防队应加强同公安、医疗救护、水电、燃气、交通、民政等部门合作,共同实施救援行动。
⑵救援人员要加强行动安全,不应进入建筑结构已经明显松动的建筑内部;不得登上已受力不均衡的阳台、楼板、屋顶等部位;不准冒险钻入非稳固支撑的建筑废墟下面。
⑶加强倒塌现场垢监护工作,严防倒塌事故的再次发生。
⑷尽可能抢救遇险人员的生命,救援初期,不得直接使用大型铲车、吊车、推土机等施工机械车辆清除现场。
⑸处置建筑倒塌事故,一般作战时间都比较长,应组织参战人员轮换,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⑹按上级指示,确定新闻发布会的内容、时间和发言人。

第7题:

简述地面建筑物倒塌事故的特点和处置措施。


正确答案: 特点:
(一)突发性强,人员逃生困难。
(二)内部设施设备损坏严重,难以正常运转。
(三)易发生二次倒塌,引发次生灾害,加剧灾害程度。
(四)需要的救援力量多,情况复杂,救援难度大、时间长,大型救援装备使用困难。
(五)容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社会影响大。
处置措施:
(一)侦察检测
1、掌握垮塌建筑的结构、布局、面积、高度、层数、使用性质、修建时间,发生垮塌的原因、是否有人员被埋压以及被埋压人员的数量、大致位置等情况。
2、查明是否造成煤气(天然气)和自来水管道泄漏、停电等。
3、通过外部观察和仪器检测,判断垮塌建筑结构的整体安全性,未垮塌部分是否还有再次倒塌的危险。
4、了解现场道路交通、搜救通道及周边区域情况。
(二)救援准备
1、划定警戒区域,设置警戒线,实行交通管制。
2、成立消防抢险救援指挥部,针对建筑整体垮塌、局部垮塌,因可燃气体或爆炸物品爆炸垮塌、建筑工程质量引起建筑垮塌等不同原因和损坏程度,以及人员被埋压的不同部位,拟定救援措施,制订抢险救援行动方案。
3、进行分工部署,强调安全纪律,提出行动要求。
4、救援人员落实安全防护,准备抢险救援器材。
5、协助供水、供电、供气部门切断垮塌建筑的水、电、气供给。
6、征求建筑、结构、工程设计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处置意见,协同配合开展救援行动。
(三)处置措施
1、迅速清除障碍,开辟出一块空阔地和进出通道,建立抢险救援平台和救援车辆进出通道
2、利用生命探测仪、搜救犬或机器人等器材、设备,采用听、看、敲、喊等方法,确定被埋压人员的数量及其具体位置,分组作业,运用破拆、起吊、起重、撑顶等装备进行施救。
3、使用破拆、起吊、起重、撑顶等装备进行救援时,为防止二次伤害,可采取救援气垫、方木、角钢等进行支撑保护,并使用刨、翻、抬、抱等方法配合施救。
4、对深埋建筑废墟下的人员,在无法确定其具体位置时,要边小心清理、边搜寻人员。
5、对救出的受伤人员,以医疗急救部门为主实施现场急救,伤情较重的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四)现场清理
1、会同公安、事故(施工)单位,使用生命探测仪、搜救犬等再次对现场进行搜索确认。
2、清点人员,检查有无人员受伤,收集、整理器材装备,做好记录。
3、确认现场救援完成后,将现场移交公安机关或受灾单位。

第8题:

施工中建筑倒塌事故处置要点?


正确答案: 灾害特性:1。工程内安全通道少、施工人员多、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2.废墟内破碎建筑构建及脚手杆,板纵横交错,救援行动困难。
处置措施:1.实施各种侦查手段了解遇险人员数量及被埋压的部位,了解倒塌建筑面积、程度及施工格局等情况;6.针对处置行动需要及现场条件,适时启用大型救援装备。
特别警示:1.施工中建筑构件连接不稳固,救援时要预防相连部分二次倒塌;2.设置现场观察员,全程观察建筑结构的变化情况,发现危险征兆迅速撤离现场人员;3。分析现场情况,及时运用有效措施,营救被脚手架、沙浆等塌落物被压的人员;4.视情启用大型救援装备和各种切割器材,危险救援行动应在专家指导下进行;5加强现场指挥,严格救援程序,确保救援行动安全。

第9题:

以下不是建筑倒塌事故处置程序与措施的是()

  • A、现场询情
  • B、排查嫌疑人
  • C、侦察检测
  • D、救生排险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建筑倒塌事故处置程序与措施主要包括()。

  • A、侦察检测
  • B、进行人员和任务分工,快速展开救援行动
  • C、救生排险
  • D、做好保障
  • E、现场急救

正确答案: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