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在互联网上认识了多名网友,并向网友吹嘘自己是国家某部委年轻的处长,能够帮助网友解决工作。通过这种方式甲先后骗取多名网友现金5万余元。甲某的这种行为属于()。A、职务侵占B、招摇撞骗行为C、侵占行为D、盗窃行为

题目

甲在互联网上认识了多名网友,并向网友吹嘘自己是国家某部委年轻的处长,能够帮助网友解决工作。通过这种方式甲先后骗取多名网友现金5万余元。甲某的这种行为属于()。

  • A、职务侵占
  • B、招摇撞骗行为
  • C、侵占行为
  • D、盗窃行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小红很喜欢上网,也通过网络认识了很多的新朋友,可是小红的下列做法中,哪个是正确的呢?()

A、拒绝把自己家的详细地址告诉网友

B、自己一个人出去见网友

C、告诉网友爸妈具体工作单位和电话

D、爸妈不在家的时候约网友来家里玩


参考答案:A

第2题:

甲在互联网上认识了多名网友,并向网友吹嘘自己是国家某部委年轻的处长,能够帮助网友解决工作。通过这种方式甲先后骗取多名网友现金5万余元。甲某的这种行为属于()。

A.职务侵占

B.招摇撞骗行为

C.侵占行为

D.盗窃行为


正确答案:B

第3题:

甲有一所归自己所有的房子,甲的下列行为中,体现其物权性质的是()。

A、乙欲侵占该房子,甲制止乙侵占的行为

B、甲自己居住该房子的行为

C、甲拆除自己房子的行为

D、甲出卖该房子请求他人支付价款的行为


参考答案:A,B,C

第4题:

甲与李某共谋盗窃汽车,甲将盗车所需的钥匙交给李某。但甲后来向李某表明放弃犯罪之意,让李某还回钥匙。李某对甲说:“你等几分钟,我用你的钥匙配制一把钥匙后再还给你”。甲要回了自己原来提供的钥匙。后李某利用自己配制的钥匙盗窃了汽车(价值8万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甲的行为属于盗窃中止
B:甲的行为属于盗窃预备
C:甲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
D:甲与李某构成盗窃罪(既遂)的共犯

答案:A,B,C
解析:
【考点】盗窃罪及共同犯罪。详解: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本题中甲和李某共谋盗窃汽车,虽然后来甲向李某表明放弃犯罪,但是他却让李某继续配制钥匙用于犯罪,实际上是参与了犯罪,是盗窃罪的共犯。对于共犯,刑法关于刑事责任承担的理论采用的观点是“部分行为,全部责任”。本题中,李某已经盗窃了汽车,构成了盗窃罪的既遂,对于甲,按照上述理论,虽然其只是参与钥匙配制过程,但是仍然承担全部责任,也构成盗窃罪的既遂。本题为选非题,正确答案为ABC选项。

第5题:

甲潜入某公安交通管理局会计室盗窃,未能打开保险柜,却意外发现在该局工作的乙的警官证,随即将该证件拿走。随后,甲到偏僻路段,先后向9个驾车超速行驶的司机出示警官证,共收取罚款900元。对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潜入会计室盗窃的行为,成立盗窃未遂

B.甲收取罚款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

C.甲收取罚款的行为,构成招摇撞骗罪

D.甲收取罚款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正确答案:AC

第6题:

某保安服务公司的保安员甲利用在客户单位值班的便利条件,经常在夜间值班期间盗用客户单位的固定电话拨打长途电话,一个月内造成客户单位电话费多支出3000余元。甲的这种行为属于()。

A.诈骗行为

B.贪污行为

C.盗窃行为

D.职务侵占行为


正确答案:C

第7题:

某市私营保安服务公司客户经理甲负责按月到客户单位收取保安服务费。某日,甲从客户单位收到保安服务费6万元。甲回到保安服务公司后,将其中3万元交给公司财务入账,其余的3万元据为己有。甲的这种行为属于()。

A.贪污行为

B.诈骗行为

C.职务侵占行为

D.侵占行为


正确答案:C

第8题:

某夜,甲欲去盗窃某商场,行至半途,遇到联防队队员盘查,甲对自己的行为供认不讳。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D
甲并未着手实行犯罪,处于准备工具、制造条件阶段,故属于犯罪预备,答案为 D。

第9题:

(1)甲向警察局报案(2)甲在网上认识了一个网友(3)诈骗团伙被绳之以法(4)甲到异地去见网友(5)甲的钱被网友骗光了
A 4—5—1—3—2
B 4—5—3—1—2
C 2—4—5—1—3
D 2—3—1—4—5


答案:C
解析:
通读全部条件,可以肯定的是“(2)甲在网上认识了一个朋友”一定在“(4)甲到异地去见网友”之前,故A、B错误,排除;
同时必然是“(5)甲的钱被网友骗光了”之后“(1)甲向警察局报案”,排除D。
故正确答案为C。

第10题:

假设个体老板甲某雇用乙某,双方签订的劳务用工合同约定:乙某白天销售,晚上看管仓库,月工资1000 元,但若货物遭毁损或被盗,乙某须负责赔偿。某日,甲某乘乙某上厕所之机,用自己掌握的钥匙(甲某与乙某都有仓库门钥匙)打开仓库门,盗得产品3 箱,价值人民币1 万余元。第二天,甲某以乙某看管不严致货物被盗为由,要求乙某赔偿。乙某按价如数支付了赔偿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甲某的行为构成了盗窃罪
B .甲某的行为构成了诈骗罪
C .甲某的行为构成了侵占罪
D .甲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答案:A
解析:
本人的财物在他人经管之下,可以成为盗窃对象。注意本案甲某不构成侵占罪。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