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系统误差?其特性是什么?施测中应如何对待?

题目

什么是系统误差?其特性是什么?施测中应如何对待?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什么叫系统误差?有什么特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系统误差又称规律误差,因其大小和符号均不改变或按一定规律变化。其主要特点是容易消除和修正。产生的原因是:仪表本身的缺陷、使用仪表原方法不正确,观测者的习惯或偏向、单因素环境条件的变化等。

第2题:

试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如何避免系统误差,减低偶然误差?


正确答案: 1、试验材料本身固有的误差
2、试验操作上的不一致
3、外界环境的差异
(1)土地条件的上的差异
(2)试验地小气候的差异
(3)偶然发生的病虫害、鸟害、人畜践踏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差异。
误差的控制途径:
1、选择相对一致的试验材料:园艺植物试验中所用的供试材料应在各方面都基本一致。
2、试验的管理操作技术应尽量一致:试验过程中,除试验处理外,各项操作管理都应合乎试验要求,尽可能做到在时间、质量、数量和操作方法上完全相同。
3、控制外界环境的主要因素:选择合适的试验地,采用适当的小区技术,应用良好的试验设计和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
正确选择试验地
1、试验地要有代表性
2、试验地的土壤肥力要均匀一致:所选择的试验地肥力均匀一致,是减少误差,提高试验精度的基本保证。
3、选作试验地的地块最好有土地利用的历史记录。
4、选择的试验地位置要适当
5、试验地的地势要平坦

第3题:

测量误差的来源()。

A、测量工具

B、被测对象

C、施测过程

D、系统误差


参考答案:A,B,C

第4题:

什么是岩石的弹性?其特性是什么?


正确答案: 弹性是指岩石受外力作用后,能够恢复其原来形状和体积的性质。弹性大的岩石,钻孔难度越大,钻孔时,为克服其回弹力,应加大轴压力。

第5题:

在贯通测量施测中如何保证质量问题?


正确答案: 为保证实际施测工作的质量。必须注意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
(1)注意原始资料的可靠性;
(2)实测时要有可靠的检核;
(3)要重视测量质量。超限和有问题的测站要坚持重测。
(4)精度要求高的重要贯通,要采取提高精度的相应措施,并注意解决施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5)对某些大型贯通,要注意将导线边长归化到投影水准面的改正和投影到高斯—克吕格平面的改正问题。
(6)对施测成果应进行分析,并与原误差预计精度进行比较,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发现问题。
(7)随着贯通巷道的掘进要及时填图,及时检查和调整巷道的方向和坡度。
(8)采用全断面一次成巷施工时,定出一个贯通前暂不砌旋而采用临时支护的距离,并通知掘进队,以减少贯通后的修理工作。

第6题:

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重施基肥的技术要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马铃薯是以地下块茎结薯为主要产品器官的作物,田间进行追肥很不方便。因此,必须注重基肥和种肥的使用。要求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kg,或生物有机肥70~100kg,保肥能力强,质地黏重的黏土或壤土,用氮肥总量的60%作为底肥;保肥能力差的砂壤土或砂土,用氮肥总量的40%~50%作为底肥,磷肥、钾肥及有机肥全部作为基肥,同时针对性补充锌、硼、锰等微肥作为底肥。

第7题:

泄泻的病机关键、治疗原则各是什么?如何施治?


正确答案: 脾病湿盛;运脾化湿;泄泻辩证分型施治,针灸分型治疗,穴位注射法,耳针法,拔火罐等治疗手段。

第8题: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部床温测点如何布置,其工作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床温测点应均匀分布在布风板上,热电偶距离布风板一段距离,床温测点可以布置在上、中、下三种位置,每层测点在炉膛四壁均匀、对称布置,目的是能够正确监测到各部分的床温。应注意床温测点布置的不能过低,否则就不能正确反应床温的实际值。另外,与其他炉型的温度测点相比,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密相区颗粒浓度很大且磨损特别严重,所以要求床温测点热电偶应装在具有耐高温和耐磨损的套管内,耐磨的套管伸出耐火材料壁大约50mm。

第9题:

什么是系统误差?有哪些特性?


正确答案: 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若观测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保持不变,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特性:
①具有同一性:表现为误差大小相等,或按规律变化。
②具有单向性:表现为误差的符号一致。
③具有累计性:表现为总误差的递增或递减累积。

第10题:

竞争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对待竞争和垄断?


正确答案: 1)竞争是市场主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力图胜过其他市场主体的行为和过程。
2)竞争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中的必然现象,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必然表现。竞争的规律是优胜劣汰。
3)总的来说,竞争是推动进步的,垄断则是阻碍进步的,应当鼓励竞争、打破垄断。要提倡公平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和过度竞争。打破垄断并非完全禁止垄断,而应对基于不同原因形成的垄断采取不同政策。垄断有行政垄断、自然垄断、经营性垄断。行政垄断基于政治权利,往往造成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除个别行业需保留外,其余均应取消;自然垄断以输送网络系统存在为基础,由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决定;经营性垄断有两种:一是竞争性领域的完全垄断。二是竞争性领域的寡头垄断,产生于规模经济要求,只要它们不仰仗垄断地位损害社会和大众利益,在行业内部存在正常竞争,其存在和发展就有其必要性,有利于获得规模效益,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国家经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