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全低压空分设备能将膨胀空气直接送入上塔?

题目

为什么全低压空分设备能将膨胀空气直接送入上塔?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区分冷箱上塔精馏段和提馏段的分界点是()。

A.上塔膨胀空气进料口

B.上塔液空进料口

C.上塔氩馏分取出口


正确答案:B

第2题:

根据膨胀后空分进精馏塔的位置不同,空气增压流程又可以分为膨胀空气进()和膨胀空气进()两种。


正确答案:上塔;下塔

第3题:

允许进上塔的膨胀空气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膨胀空气过热度的减小,允许进上塔的空气量增加

B、随着入上塔液体过冷度的增加,允许进上塔的空气量增加

C、随着液空含氧量的提高,允许进上塔的空气量增加

D、随着液空含氧量的减少,允许进上塔的空气量增加


参考答案:B

第4题:

区分精馏段和提馏段的是()

  • A、上塔膨胀空气进料口
  • B、上塔液空进料口
  • C、上塔氩馏分取出口

正确答案:B

第5题:

在全低压空分设备中,膨胀机空气进上塔的位置()于液空进料口的位置。

  • A、低
  • B、高
  • C、等

正确答案:A

第6题:

为什么全低压空分设备中规定要经常排放相当于1%氧产量的液氧到塔外蒸发呢?


正确答案: 以往认为,分馏塔爆炸的原因是乙炔引起的,在防爆系统中设有液空和液氧吸附器,吸附乙炔的效率可达98%左右。国外经过多年实践和研究发现,爆炸源除了乙炔之外,尚有饱和及不饱和的碳氢化合物--烃类,如乙烷、乙烯、丙烷、丙烯等在液氧中富集。这些物质在吸附器中也能被吸附掉一部分,但是吸附效率只有60%~65%。由于它们在液氧中的分压很低,随气氧一起排出的数量很少(除甲烷外),剩下的就会在液氧中逐渐浓缩,一旦增浓到爆炸极限就有危险。
为了避免液氧中烃类浓度的增加,根据物料平衡,需要从主冷引出一部分液氧,把烃类从主冷抽出一部分。抽出的液氧最小量相当于气氧产量的1%再另行气化。还规定把液氧面提高,避免产生液氧干蒸发(在蒸发管出口不含液氧),防止碳氢化合物附着在管壁上,以增加设备的安全性。在国产全低压空分流程中也已采用了这项措施。

第7题:

全低压制氧机()以上制冷量是由透平膨胀机提供的,因此空气在膨胀机中膨胀产冷量是全低压空分装置的主要冷量来源。


正确答案:80%

第8题:

空分装置的设备主要由空气压缩机,氮气压缩机,氧气压缩机,膨胀机,精馏塔,纯化器,(),液体泵,空冷塔,水冷塔,冷冻机,换热器,流量计,仪表等组成。


参考答案:加热器

第9题:

全低压空分设备中膨胀机产生的制冷量在总制冷量中占多大的比例?


正确答案: 全低压空分设备的工作压力在0.6MPa左右,因此,节流效应制冷量很小。对每立方米加工空气而言,只有1.36kJ/m3。而装置的跑冷损失对每立方米加工空气而言在4.2~7.5kJ/m3,热交换不完全损失当热端温差为3℃时,在3.9kJ/m3左右。所以,对不生产液态产品的空分设备,总冷损在8.1~11.4kJ/m3。由此可见,在总冷损中,绝大部分要靠膨胀机制冷来弥补,所需的膨胀机制冷量为6.74~10.04kJ/m3,占总制冷量的83%~88%。一般认为,在正常工况下,对全低压制氧机,膨胀机制冷量约占总制冷量的85%~90%,节流效应制冷量占10%~15%。
当装置在启动时,或生产部分液态产品时,则全靠增大膨胀机的制冷量来弥补,这时将占更大的比例。

第10题:

进上塔的膨胀空气量增加为什么能导致氧纯度下降?


正确答案: 1.当进入上塔的膨胀空气增大时,回流比变小,排氮的纯度变低,当氧取量不变时,氧纯度就会下降。
2.当进入上塔的膨胀空气量过大时,将破坏上塔的正常精馏工况,氧纯度将极度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