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阶段怎样操作?要注意哪些?

题目

加速阶段怎样操作?要注意哪些?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操作工得到提升信号后,在解除制动的同时,将主令控制器手柄按提升方向的需要,向前推动或向后拉动。
(2)如加速阶段采用自动控时,可将电动机操作手柄一次推(或拉)到极端位置;采用手动控制时,要根据电动机定子电流的变化,将操作手柄慢慢推(或拉)到极端位置,将转子外接起动电阻逐段切掉,保持定子电流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使加速时间尽量接近设计时间。
(3)对于立井箕斗提升,空载箕斗在井口卸载曲轨内运行的阶段即初加速阶段,应注意加速度不能过大,并且使箕斗出卸载曲轨前的速度不能超过设计值。
(4)在加速阶段中,应注意提升载荷的变化。对于交流拖动提升机来说,载荷的变化较大时会影响控制过程。即使对于可自动起动的主井提煤载荷或副井提矸载荷,如果载荷超过规定值较大时(如超过15%以上),则在自动加速过程中可能发生过载情况,导致自动断电,实行安全制动。
(5)对于副井提升,由于提升任务不同,提升载荷变化会很大。在起动前必须明确史上提还是下放载荷,是什么载荷,然后根据操作规程规定的操作方法进行相应的操作。在加速阶段更要注意电流表、速度表(测速直流电压表)的指示,根据实际载荷大小进行控制,力争在各种不同载荷下实现规定的加速阶段速度图。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启动操作中既要注意高度发挥膨胀机的产冷能力,又要注意流程中各参数之间的(),合理地分配冷量,加速塔的冷却液化。

A、内在联系

B、外在联系

C、无关因素


参考答案:A

第2题:

怎样用沼液喂猪?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沼液喂猪的确效果不错,饲喂沼液后猪爱睡,毛发亮,生长速度快,育肥期缩短,另外还有驱蛔虫、防治僵猪病的作用。
一、饲喂方法:
⑴饮水法。直接把沼液加入饮水器中让猪饮用。沼液与清水的比例为1:3。⑵拌料法。将沼液拌入饲料喂猪,为使猪适应,应采取以下三法:
①预试。取沼液若干放入圈内,使猪适应沼液的气味。
②用量由少到多。
③让猪饿一顿后再加沼液。
⑶日饲喂量。25千克以内的猪每头喂1.2千克,25-50千克的猪每头喂2.4千克,50-100千克的猪每头喂3千克,100千克以上的每头喂4.5千克。
二、注意事项:⑴必须是正常产气一个月后的沼气池所产沼液才能喂猪,否则,沼液中的病原菌和寄生虫卵还未被杀死,对猪有害。
⑵不可随取随喂,应把沼液取出后放置1-2小时(冬季2小时,夏季1小时)让氨气挥发后再喂,但不可放置时间过长,否则易感染杂菌。
⑶仔猪不要喂沼液,喂则长得慢,主要是因为肠胃不适;母猪发情前喂,可提前发情且产仔多,怀孕后不能喂,以免堕胎或影响小猪的发育,产后喂可提高母乳的数量和质量。

第3题:

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有哪些?各阶段的动作特点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
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1)操作定向。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虽然操作技能表现为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但在形成之初,学习者必须了解做什么、怎么做的有关信息与要求,形成对动作的初步认识,即首先要掌握与动作有关的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2)操作模仿。操作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
这个阶段的动作特点是:
①动作品质。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
②动作结构。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互相干扰,常有多余动作产生。
③动作控制。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控制水平较低,不能主动发现错误与纠正错误。
④动作效能。完成一个动作往往比标准速度要慢,个体经常感到疲劳、紧张。
(3)操作整合。操作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这个阶段的动作特点是:
①动作品质。动作可以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但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动作的这些特点都有所降低。
②动作结构。动作的各个成分趋于分化、精确,整体动作趋于协调、连贯,各动作成分间的相互干扰减少.多余动作也有所减少。
③动作控制。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肌肉运动感觉变得较清晰、准确,并成为动作执行的主要调节器。
④动作效能。疲劳感、紧张感降低,心理能量的不必要的消耗减少,但没有完全消除。
(4)操作熟练。操作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这个阶段的动作特点是:
①动作品质。动作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在各种变化的条件下都能顺利完成动作。
②动作结构。各个动作之间的干扰消失,衔接连贯、流畅,高度协调,多余动作消失。
③动作控制。动觉控制增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和有意识的活动,视觉注意范围扩大,能准确地觉察到外界环境的变化并调整动作方式。
④动作效能。心理消耗和体力消耗降至最低。表现在紧张感、疲劳感减少,动作具有轻快感。

第4题:

怎样进行机械加速澄清池的初次投运操作?


正确答案:1)根据系统运行要求,开启配水井进水电动阀门向池内充水,同时以2-3倍的药量投加聚合铝(或聚合铁)药剂。
2)当水位上升至第二反映室1/2高度时,启动搅拌机,转速调整可以较正常值高一些。
3)当集水槽有清水溢出时,开启配水井内出水电动阀门向各自的蓄水池供水,出水正常后还要检查搅拌机运行情况,将加药量、转速逐渐调整至最佳状态。

第5题:

低铁耗操作要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A、热量:根据热量情况合理控制渣料加入量。B、枪位:过程枪位不能过高,应在保证炉渣熔化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枪位。C、保证足够的终点压枪时间。D、倒炉观察炉内情况,避免废钢未熔化影响温度和成分。E、避免一次倒炉出钢。

第6题:

非概率抽样有哪些方法?怎样操作?


正确答案: (1)偶遇抽样:是按照方便性的原则,由研究者在一定时间、地点、环境中遇到的或接触到的人均选入样本的方法。
(2)主观抽样:一,研究者依据主观判断选取认为可以代表整体的个体作为样本的方法,也称判断抽样;二,研究者有目的地选择样本,也称立意抽样。
(3)配额抽样:是按调查对象的某种属性将总体中所有个体分为若干类或层,然后在各层中按其在总体中的相应比例非随机地、主观地抽取样本。
(4)滚雪球抽样:是首先从几个适合的调查对象开始,然后通过他们得到更多的调查对象,一步步扩大样本范围。滚雪球抽样适用于调查对象群体成员不易寻找、调查内容较敏感的情况。

第7题:

黑木耳袋栽发菌阶段的主要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入室培养,空房和塑料大棚均可当培养室,培养室应预先消毒。然后将菌袋墙式堆垛摆放。
调控温度、湿度,发菌场所菌袋内适宜温度为26~27℃。空气相对湿度应在65%左右。要求黑暗环境。每天通风换气1~2次,每次30~40min。
检查杂菌,经常检查,发现污染菌袋立即适当处理。

第8题:

在操作技能的培训中要注意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

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注意:

    (l)准确地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第9题:

移杆塔操作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设备异动时,从线路移除但并未拆除的杆塔,PMS系统中仍然纳入运行、检修的范围内,在登记其他记录时可以被选择到,导航这些杆塔,仍然与运行中的杆塔方式相同,采用线路导航树的方式显示时,只是线路节点的名称被定义为:“原”+异动前线路名称。

第10题:

什么是研究课题的操作化,操作化要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研究课题的操作化包括抽象概念的操作化和研究假设的操作化。研究课题的操作化具体表现为调查提纲的拟定、调查表格的设计和指标的设计。拟定调查提纲是把调查内容条理化、具体化的过程。其功能是指出为了说明概念、检验假设要收集哪些资料。调查提纲有粗细之分,由思路变为大纲,再变为细纲。这一提纲细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研究课题的操作化过程。在拟定调查提纲时要求:围绕调查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即研究假设拟定提纲,提纲力求全面、真实地反映所要研究的问题的各个方面。调查表格的设计是对调查提纲的进一步具体化,其中包括指标和项目设计过程。指标是反映社会现象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的概念,抽象概念的操作化实际上也是设计具体指标的过程。另外,调查表中,常使用一些短语或语句来征求人们的回答,用以反映某些问题所包含的内容,这些短语或语句称为项目,有的称之为题器,即反映某一问题的工具。显而易见,把抽象概念和大问题变为具体概念和具体问题以至项目或题器,就是把研究课题具体化、操作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