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关于屏、柜安装质量标准正确的选项有哪些?()

题目

以下关于屏、柜安装质量标准正确的选项有哪些?()

  • A、基础槽钢允许偏差:不直度<1mm/m
  • B、基础槽钢允许偏差:不直度全长<8mm
  • C、基础槽钢允许偏差:水平度全长<5mm
  • D、基础槽钢允许偏差:水平度<2mm/m
  • E、位置误差及不平行度<(10mm)。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站用直流电源系统屏柜安装牢固,屏柜间无明显( )

缝隙$; $距离$; $裂纹

答案:A
解析:

第2题:

计量柜(屏、箱)的安装要求有哪些?


正确答案: (1)6kV及以上的计费电能表应配有专用的电流、电压互感器或电流互感器专用二次绕组和电压互感器专用二次回路;
(2)35kV电压供电的计费电能表应采用专用的互感器或电能计量柜。电能计量柜应符合GB/Tl6934《电能计量柜》的规定;
(3)10kV及以下电力用户处的电能计量点应采用全国统一标准的电能计量柜(箱)。低压计量柜应紧靠进线处,高压计量柜可设置在主受电柜后面;
(4)居民用户的计费电能计量装置必须采用符合要求的计量箱;
(5)施工结束后,电能表端钮盒盖、试验接线盒及计量柜(屏、箱)门等均应加封。

第3题:

以下不属于站用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UPS)检查验收的有()。

铭牌标志$; $屏柜结构$; $屏柜接地$; $开关元器件

答案:D
解析:

第4题:

盘柜安装的尺寸有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 1)盘正面及正面边线不垂直度小于盘高度的0.15%;
2)相邻两盘连接处的盘正面不得凹凸不平,平面允许偏差为1mm,当成列盘的盘间连接超过5处时,盘正面的平面最大允许偏差为5mm;
3)各盘间的连接缝隙不大于2mm;
4)相邻两盘顶水平偏差不大于2mm,成列盘顶水平偏差不大于5mm。

第5题:

如何计算直流屏及其他电气屏(柜)安装工程量?


正确答案:直流屏主要包括蓄电池屏(柜)、直流馈电屏、自动调节励磁屏和励磁灭磁屏等,其他电气屏(柜)有事故照明切换屏等,均以“台”为计量单位计算工程量。如果属于屏边,即成列配电屏旁边的框架安全挡板安装需另行计算,也以“台”为计量单位计算工程量。
此外,低压电容器补偿功率因数柜安装工程量也以“台”为计量单位计算。

第6题:

如何计算控制屏、继电(信号)屏、模拟显示屏及低压配电屏(开关柜)的安装工程量?


正确答案: 控制屏、继电(信号)屏、模拟显示屏及低压配电屏(开关柜)等的外型尺寸,一般为(600~800)mm×2200mm×600mm(宽×高×深)。正面安装设备器件,背后敞开。其工作内容不包括二次接线,安装工程量均以“台”为计量单位计算。其中模拟显示屏则应区分屏面宽度,套用相应定额。
此外,还有弱电控制返回屏,也称为弱电回馈信号控制屏,安装工程量是以“台”为计量单位计算:而集装箱式低压配电室为户内或户外组合封闭式成套低压配电装置,在箱体内装有各种控制配电屏。其安装工程量是以重量“lot”为计量单位计算。

第7题:

穿进屏柜的控制电缆及其接线有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 (1)引进屏柜的电缆应排列整齐、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固,不使所接的端子受到机械应力
(2)铠装电缆的钢带不应进入柜体,铠装钢带切断处的端部应扎紧
(3)用于晶体管保护、控制等逻辑回路的控制电缆,采用屏蔽电缆时其屏蔽层应接地
(4)橡胶绝缘芯线,应外套绝缘管保护
(5)屏柜内的电缆芯线应按垂直或水平有规律的配置,不得任意歪斜交叉连接备用芯应留有适当余度(指以最长芯线已接线的端子为备用的基点)

第8题:

站用直流电源系统屏柜安装牢固,屏柜间无明显( )

(A)缝隙 (B)距离 (C)裂纹

答案:A
解析:

第9题:

屏柜导线布、接线时常用的附件有哪些?


正确答案: 屏柜导线布、接线时常用的附件有线槽或线管、线端子(或接线头),导线连接插头或插座、线号标牌或线号套管、尼龙卡子或绑扎带等。

第10题:

电源柜,控制柜、屏、台、箱,中间接线柜及就地接线盒内检修工作完毕后,接线质量要求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机柜内的外壳地(保护地)、电源地(逻辑地)、屏蔽地(模拟地)的连接方式应符合有关规定或制造厂的要求;
2)对有“一点”接地要求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检修中应逐一松开信号屏蔽线与地的连接,测量信号屏蔽线与地间绝缘应完好,否则应查明原因予以消除;
3)对控制屏、台、机柜、各接线盒的接线混乱部位进行整理;整理后排线绑扎应整齐牢固,电缆和接线头标志应齐全、内容正确、字迹清晰;
4)接线端子螺丝应齐全,无放电烧焦痕迹;导线与端子或绕线柱接触应良好、正确、美观、用手轻拉接线应无松动;如是压接线或是绕接线,应保证线与端子和线针接触良好;
5)多股软线芯与端子连接应加接线片或镀锡。端子每侧的接线以一根为宜,不宜多于两根;
6)裸露线查明原因后予以恢复,若为无用线应包扎后放入接线槽中;检修完毕应无裸露线头遗留;
7)检修中接线回路如有变更和整改,应按图纸对相应的控制回路接线重新进行核对、试验,确保与图纸相符。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