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壁、胸廓与乳房检查

题目

胸壁、胸廓与乳房检查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胸壁:(1)静脉:正常无明显静脉可见。上、下腔静脉梗阻时,可见胸壁静脉充盈或曲张。(2)皮下气肿:气体积存于胸部皮下,用手按压时,气体在皮下组织中移位形成捻发感或握雪感。(3)胸壁压痛:正常无压痛。
2.胸廓:(1)胸廓形态:正常人胸廓类似圆柱形,前后径:横径=1.5。病理胸廓常见有桶状胸、佝偻病胸、扁平胸,此外胸廓尚可有单侧或局限性变形。(2)腹上角及肋脊角改变:腹腔压力增大时腹上角增大。肺气肿时肋脊角增大。
3.乳房:检查是否对称,皮肤有无溃破及色素、瘢痕。触诊时检查者手指和手掌必须平置在乳房上,轻施压力,由左乳房外侧上部开始,沿顺时针方向由浅入深触摸全部乳房,最后触乳头。同样方法逆时针方向检查右乳房。注意有无肿块,以及肿块的部位、数目、大小、质地、边界、触痛、移动度和肿块与皮肤的关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检查发现患者胸廓前后径与左右径相等,肋间隙增宽,应考虑为

A、鸡胸

B、漏斗胸

C、桶状胸

D、扁平胸

E、正常胸廓


参考答案:C

第2题:

在胸廓前下部检查胸廓扩张度较明显,其原因在于

A、双手在胸廓前下部好固定

B、前下部活动小,稳定

C、前下部胸廓呼吸时活动度较大

D、此处肺组织病变较多

E、此处胸壁较薄


参考答案:C

第3题:

胸壁及胸廓检查


参考答案:一、胸部体表标志及分区(一)骨骼标志1.胸骨角 胸骨角两侧与左、右第2肋软骨相连接,通常以此作为标记来计数前胸壁上的肋骨和肋间隙。气管分叉、第4胸椎下缘、上纵隔与下纵隔交界部,均位于胸骨角的水平。2.脊柱棘突 脊柱棘突是背部后正中线的标志。第7颈椎棘突最为突出,低头时更加明显,为背部颈、胸交界部的骨性标志,其下即为第1胸椎棘突。3.肩胛下角 肩胛骨最下端称为肩胛下角。被检查者取直立位,两手自然下垂时,肩胛下角平第7肋骨或第7肋间隙,或相当于第8胸椎水平。4.肋骨与肋软骨 12对肋骨在背部与相应的胸椎连接,肋骨由后上方向前下方倾斜。(二)胸部体表标志线常用的胸部体表标志线有前正中线、锁骨中线(左、右)、腋前线(左、右)、腋后线(左、右)、腋中线(左、右)、肩胛线(左、右)、后正中线。(三)胸部分区胸部可分为以下几个区:腋窝(左、右)、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左、右)、锁骨下窝(左、右)、肩胛上区(左、右)、肩胛区(左、右)、肩胛间区(左、右)、肩胛下区(左、右)。二、胸廓、胸壁与乳房检查(一)异常胸廓1.桶状胸 胸廓的前后径增大,以至与横径几乎相等,胸廓呈圆桶形。桶状胸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及支气管哮喘发作时;亦可见于一部分老年人及矮胖体型的人。2.扁平胸 胸廓扁平,前后径常不到横径的一半。见于瘦长体型者,也可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等。3.佝偻病 胸又称鸡胸,为佝偻病所致的胸部病变,多见于儿童。胸骨下部显著前凸,两侧肋骨凹陷,形似鸡胸而得名。有时肋骨与肋软骨交接处增厚隆起呈圆珠状,在胸骨两侧排列成串珠状,称为佝偻病串珠。前胸下部膈肌附着处,形成一水平状深沟,称肋膈沟。4.漏斗胸 胸骨下端剑突处内陷,称为漏斗胸。见于佝偻病等。(二)胸壁1.胸壁静脉 正常胸壁无明显静脉可见。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建立侧支循环时,胸壁静脉可充盈或曲张。上腔静脉受阻时,胸壁静脉的血流方向自上向下;下腔静脉受阻时,胸壁静脉的血流方向自下向上。2.皮下气肿 气体积于皮下时称皮下气肿。胸部皮下气肿是由肺、气管、胸膜受伤或病变所致,也偶见于产气杆菌感染或气胸穿刺引流时,严重胸部皮下气肿可向颈部、腹部或其他部位皮下蔓延。3.胸壁压痛 用手指轻压或轻叩胸壁,正常人无疼痛感觉。胸壁炎症、肿瘤浸润、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肋骨骨折等,可有局部压痛。骨髓异常增生时,常有胸骨压痛或叩击痛,见于白血病患者。4.肋间隙回缩或膨隆 吸气时回缩提示呼吸道阻塞。肋间隙膨隆见于胸腔大量积液、张力性气胸或严重肺气肿。(三)乳房1.视诊 注意两侧乳房的大小、对称性、外表、乳头状态及有无溢液等。乳房外表发红、肿胀并伴疼痛、发热者,见于急性乳房炎。乳房皮肤表皮水肿隆起,毛囊及毛囊孔明显下陷,皮肤呈"橘皮样",多为浅表淋巴管被乳癌堵塞后局部皮肤出现淋巴性水肿所致,"橘皮样"征也可见于炎症。乳房溃疡和瘘管见于乳房炎、结核或脓肿。单侧乳房表浅静脉扩张常是晚期乳癌或肉瘤的征象。妊娠、哺乳也可引起乳房表浅静脉扩张,但常是双侧性的。乳头内陷如系自幼发生,为发育异常。近期发生的乳头内陷或位置偏移,可能为癌变。乳头有血性分泌物见于乳管内乳头状瘤、乳癌。2.触诊 被检查者采取坐位,先两臂下垂,然后双臂高举超过头部或双手叉腰再进行检查。先触诊检查健侧乳房,再检查患侧。检查者以并拢的手指掌面略施压力,以旋转或来回滑动的方式进行触诊,切忌用手指将乳房提起来触摸。按外上、外下、内下、内上、中央(乳头、乳晕)各区的顺序滑动触诊。然后检查淋巴引流部位:腋窝,锁骨上、下窝等处淋巴结。如乳房变为较坚实而无弹性,提示皮下组织受肿瘤或炎症浸润。乳房压痛多系炎症所致。触及乳房包块时,应注意其部位、大小、外形、硬度、压痛及活动度。急性乳房炎乳房红、肿、热、痛,常局限于一侧乳房的某一象限。触诊有明显压痛的硬块,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乳房肿块见于乳癌、乳房纤维腺瘤、乳管内乳头状瘤、乳房肉瘤等。良性肿块一般较小,形状规则,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不硬,无粘连而活动度大。恶性肿瘤以乳癌最常见,多见于中年以上的妇女,肿块形状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边界不清,压痛不明显,质坚硬,早期恶性肿瘤可活动,但晚期可与皮肤及深部组织粘连而固定,易向腋窝等处淋巴结转移,尚可有"橘皮样"征、乳头内陷及血性分泌物。

第4题:

检查胸廓扩张度于胸廓前下部较易获得,这是因为
A.该处胸壁较薄 B.该处无胸大肌覆盖
C.该处胸廓呼吸时动度较大 D.该处胸廓呼吸时活动度小、稳定


答案:C
解析:
胸廓扩张度即呼吸时的胸廓动度,于胸廓前下部检查较易获得,因该处胸廓呼吸时动度较大。

第5题:

胸壁的组成不包括()。

A、骨骼和软组织

B、胸廓上口

C、胸膜腔

D、胸廓侧口


答案:D

第6题:

检查发现患者胸廓前后径与左右径相等,肋间隙增宽,胸廓为

A.鸡胸

B.漏斗胸

C.桶状胸

D.扁平胸

E.正常胸廓


正确答案:C
C

第7题:

挺立型乳房的乳轴与胸壁几乎成90°。()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8题:

请演示胸壁、胸廓视诊检查方法。(须口述视诊内容)


参考答案:【评分要点】1.胸壁视诊检查(2分)(1)考生站位、告知被检查者体位和姿势正确(1分)考生站于被检查者前面或右侧,请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充分暴露前胸部。(2)视诊检查内容(1分)肋间隙有无回缩或膨隆(0.5分)。胸壁静脉是否可见,若可见,有无充盈、曲张,有无皮疹、瘢痕、蜘蛛痣(0.5分)。2.胸廓视诊检查(2分)(1)考生站位、告知被检查者体位和姿势正确(1分)考生站于被检查者右侧,请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充分暴露前胸和背部。(2)视诊检查时须口述检查内容(1分)观察胸廓形状,两侧是否对称,有无畸形和局部隆起(正常胸廓两侧对称、呈椭圆形,前后径与左右径之比大约为1:1.5)。

第9题:

检查发现患者胸廓前后径与左右径相等,肋间隙增宽,应考虑为

A.鸡胸
B.漏斗胸
C.桶状胸
D.扁平胸
E.正常胸廓

答案:C
解析:
桶状胸:胸廓前后径增大,以至与横径几乎相等,胸廓呈圆桶形。肋间隙增宽,锁骨上、下窝展平或突出,颈短肩高,腹上角增大呈钝角,胸椎后凸。桶状胸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及支气管哮喘发作时,亦可见于一部分老年人。

第10题:

下列检查对诊断肋骨骨折不可靠的是

A:间接压痛
B:胸壁反常呼吸运动
C:骨擦音
D:局部压痛
E:受伤区胸廓扁平

答案:D
解析:
肋间神经炎时胸壁局部也会有压痛,所以局部压痛不是肋骨骨折特异性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