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5N1病毒感染宿主细胞时,主要的识别和结合受体为细胞表面的

题目

A/H5N1病毒感染宿主细胞时,主要的识别和结合受体为细胞表面的()

  • A、易和任何受体结合
  • B、糖苷唾液酸
  • C、α-2,6-糖苷唾液酸
  • D、α-2,3-糖苷唾液酸
  • E、α-2,6-糖苷唾液酸和α-2,3-糖苷唾液酸均易结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病毒血凝的机制是:

A、红细胞表面抗原和相应的抗体结合

B、红细胞表面糖蛋白受体与病毒表面血凝素结合

C、红细胞表面的病毒抗原与相应的抗体结合

D、病毒与红细胞表面的抗体结合

E、红细胞吸附在宿主细胞上


参考答案:B

第2题:

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可出现细胞()、细胞融合、细胞()和()。


参考答案:溶解死亡、转化、包涵体形成

第3题:

再次应答时,Th细胞活化所需的第一信号是如何产生的( )

A、Th细胞的TCR识别巨噬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Ⅱ类分子

B、Th细胞的TCR识别Bm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Ⅱ类分子

C、Th细胞的TCR识别巨噬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Ⅰ类分子

D、Th细胞的TCR识别Bm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Ig

E、Bm的CD40与CD40L结合


参考答案:B

第4题:

能与宿主组织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细菌结构是

A、鞭毛
B、芽胞
C、菌毛
D、细胞膜
E、细胞壁

答案:C
解析:
菌毛是细菌黏附结构,能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是细菌感染的第一步。菌毛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第5题:

关于超抗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多量分子方可使大量T细胞活化的抗原

B、使宿主2%T细胞活化

C、被T细胞识别时,与MHCⅡ类分子结合

D、被T细胞识别时,与MHCⅠ类分子结合

E、被T细胞识别时,受MHCⅡ类分子限制


参考答案:C

第6题:

病毒侵入细胞需首先吸附于细胞膜上特异受体,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病毒与受体相互作用决定了感染的细胞亲嗜性

B、病毒与受体相互作用决定了病毒核酸是否具有感染性

C、病毒与受体相互作用可被中和抗体阻止

D、若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已被结合,可出现病毒感染干扰现象

E、各种病毒的受体不同


参考答案:E

第7题:

T细胞受体主要功能是

A.结合黏附分子

B.激活补体系统

C.识别抗原单位

D.结合细胞因子

E.活化巨噬细胞


正确答案:C

第8题:

T细胞受体的主要功能是

A、结合黏附分子

B、激活补体系统

C、识别抗原单位

D、结合细胞因子

E、活化巨噬细胞


参考答案:C

第9题:

病毒感染细胞吸附红细胞的机制是( )

A.红细胞表面抗原与相应的抗体结合

B.红细胞表面糖蛋白受体与病毒表面血凝素结合

C.红细胞表面的病毒抗原与相应的抗体结合

D.病毒与红细胞表面的抗体结合

E.红细胞吸附在宿主细胞表面


正确答案:B

第10题:

H5N1流感病毒主要识别和结合宿主细胞表面受体为()。

  • A、α-1,4-糖苷唾液酸
  • B、α-2,3-糖苷唾液酸
  • C、α-1,6-糖苷唾液酸
  • D、α-2,6-糖苷唾液酸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