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提倡输全血,而提倡成分输血?

题目

为什么不提倡输全血,而提倡成分输血?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近些年来提倡成分输血,不输全血。下列选项中,适合输入适量全血的情况是

A.失血量超过总血容量的30%

B.恶性肿瘤并发贫血

C.重症感染时

D.慢性失血所致贫血


正确答案:A
解析:输血的适应证。①大量失血:a.一次失血量低于总血容量10%(500ml)者,可通过机体自身组织间液向血循环的转移而得到代偿。b.失血量达总血容量的10%~20%(500~1000ml)时,应根据有无血容量不足的临床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同时参照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Hct)的变化选择治疗方案。c.若失血量达总血容量20%(1000ml)时,除有较明显的血容量不足、血压不稳定外,还可出现Het下降。d.通常以Her30%~35%作为出现缺氧的临界值。e.此时,除输入晶体液或胶体液补充血容量外,还应输入浓缩红细胞(CRBC)以提高携氧能力。f.原则上,失血量在30%以下时,不输全血:g.超过30%时,可输全血与CRBC各半,再配合晶体和胶体液及血浆以补充血容量。h.由于晶体液维持血容量作用短暂,需求量大,故应多增加胶体液或血浆蛋白量比例,以维持胶体渗透压。i.当失血量超过50%且大量输入库存血时,还应及时发现某些特殊成分如清蛋白(白蛋白)、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的缺乏,并给予补充。②贫血或低蛋白血症:a.常因慢性失血、红细胞破坏增加或白蛋白合成不足所致。b.补充血浆或白蛋白治疗低蛋白血症。③重症感染:输粒细胞有引起巨细胞病毒感染、肺部合并症等副作用,故使用受到限制。④凝血异常。

第2题:

下列哪些属于成分输血


A.输新鲜全血
B.输血小板悬浊液
C.输白蛋白制剂
D.输右旋糖酐

答案:A,B,C
解析:

第3题:

为了预防输血后肝炎的传播下列措施中哪项是错误的

A.应用抗HCV筛选可排除所有具有HCV传播的献血者

B.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输血器

C.提倡自身输血和成分输血

D.所有供临床输用的血液制品均须在采集后留样,复查合格后方可输用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大力开展无偿献血,对献血员必须进行谷丙转氨酶(ALT)、HBsAg、抗HBc和抗HCV(一般认为抗HCV阳性具有传染性)。目前应用抗HCV筛选,可排除80%具有HCV传播的献血者,但有部分献血者处于抗HCV阳转“前窗期”,这一时期的抗HCV尚未产生,易引起漏检,故需引起特别重视;所有供临床输用的血液制品均须在采集后留样,复查合格后方可输用;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输血器;严格掌握输血指征,提倡自身输血和成分输血;献血者抗HBs阴性者应注射乙肝疫苗,于抗HBs转阳后方可输血;对有经济条件的受血者,可在输血后24小时内及输血后1个月时各肌注HBVIg1次,对经常输血的患者最好注射乙肝疫苗;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可在输血前对受血者检测抗HCV和HBsAg。

第4题:

临床输血的原则()

  • A、输新鲜血
  • B、同型输注,患者缺什么成分输什么成分,输成分血
  • C、全血比较全,输全血
  • D、依患者的要求

正确答案:B

第5题:

为了预防输血后肝炎的传播下列措施中哪项是错误的

  • A、应用抗HCV筛选可排除所有具有HCV传播的献血者
  • B、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输血器
  • C、提倡自身输血和成分输血
  • D、所有供临床输用的血液制品均须在采集后留样,复查合格后方可输用

正确答案:A

第6题:

临床输血的原则是

A、输新鲜血

B、ABO同型输注,患者缺什么成分输什么成分血

C、全血比较全,输全血

D、依患者的要求

E、输红细胞


参考答案:B

第7题:

为什么提倡成分输血?


正确答案: 成分输血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一血多用,节约血液资源以及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

第8题:

全血无绝对适应证,亦无证据表明全血输注的疗效比成分输血好。()。


答案:正确

第9题:

输全血可补充全部血液成分,没有必要进行成分输血。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的措施不包括()

  • A、尽量减少出血
  • B、开展血液稀释
  • C、开展自体输血
  • D、提倡输注全血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