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19岁,8月15日入院。1周前由安徽来沪,次日开始发冷、寒

题目

女性,19岁,8月15日入院。1周前由安徽来沪,次日开始发冷、寒战、发热、头痛,体温时高时低,无一定规律性,有出汗。近2天发作1次高热,持续数小时伴头痛,热退后精神佳,可以进食,体温39℃。血象:白细胞6.5×10/L,中性粒细胞0.6,淋巴细胞0.40,红细胞3.2×10/L,血红蛋白100g/L。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急性血吸虫病
  • B、伤寒
  • C、流行性乙型脑炎
  • D、疟疾(间日疟)
  • E、败血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女,19岁,8月15日来诊。一周前由安徽来京,次日开始发冷、寒战、发热、头痛,有出汗,近两天发过一次高热,持续数小时伴头痛,出汗后退热,精神佳,可以进食,血白细胞数6.5×109/L,中性粒细胞60%,淋巴细胞40%,血红蛋白100g/L,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血吸虫病

B.疟疾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败血症

E.伤寒


正确答案:B

第2题:

女,18岁,8月3日入院,10天前由云南来京,2天后开始发冷.发热,头痛,出汗,开始发热无明显规律,现2天高热一次,退热后精神好,可以进食,血4.2×109/L,中性粒细胞72%,淋巴细胞24%,嗜酸粒细胞3%,单核细胞1%,血红蛋白9.8g/L。简便.可靠的辅助检查是()

A骨髓涂片

B血涂片

C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D血清抗体的检测

E血培养


B

第3题:

女性,19岁,8月15日入院。1周前由安徽来沪,次日开始发冷、寒战、发热、头痛,体温时高时低,无一定规律性,有出汗。近2天发作1次高热,持续数小时伴头痛,热退后精神佳,可以进食,体温39℃,血象:白细胞6.5×109/L,中性粒细胞0.6,淋巴细胞0.40,红细胞3.2×1012/L,血红蛋白100g/L。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急性血吸虫病

B.伤寒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疟疾

E.败血症


正确答案:D
D;夏季在南方发病,间日发作发冷、寒战、高热及头痛。

第4题:

车站运输收入进款必须在收款()前送存银行。

  • A、当日
  • B、次日
  • C、次日12点前
  • D、次日18点前

正确答案:C

第5题:

1978年实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由()最先开始的。

  • A、四川
  • B、贵州
  • C、江西
  • D、安徽

正确答案:D

第6题:

海事局应自收到书面申请次日起至申请的拟开始施工作业次日( )天前,作出施工作业是否符合通航安全的决定。

A.7
B.10
C.12
D.15

答案:A
解析:

第7题:

下列哪类患者患甲状腺腺癌可能性最高()。

  • A、女性患者甲状腺单发热结节
  • B、男性患者甲状腺单发温结节
  • C、女性患者甲状腺多发冷结节
  • D、男性患者弥漫性甲状腺肿
  • E、女性患者甲状腺单发冷结节

正确答案:E

第8题:

29岁男性,7月5日入院,1周前由非洲回国,次日开始发冷、发热、头痛,体温变化无一定规律性,有出汗,3天后该患者每两天出现一次发热,体温达40℃,持续数小时后热退,大量出汗,患者精神状态好,可进食。血常规:Hb102g/L,RBC3.2×1012/L,WBC7.6×109/L,NE60%,L36%。该患者出现贫血的主要原因是

A.大量红细胞被破坏

B.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增强

C.骨髓受抑制

D.缺铁性贫血

E.造血原料不足


正确答案:A
疟疾反复发作,使红细胞大量破坏,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知识点1:疟疾知识点2:发病机制

第9题:

肺部听诊的正确顺序是()

  • A、由肺尖开始
  • B、由肺底开始
  • C、由心前区开始
  • D、由腋前开始

正确答案:A

第10题:

女性,19岁,8月15日来诊。1周前由安徽来京,次日开始发冷、寒战、发热、头痛,有出汗,近两天有过一次高热,持续数小时伴头痛,出汗后退热,精神佳,可以进食,血白细胞数6.5×109/L,中性粒细胞60%,淋巴细胞40%,血红蛋白100g/L。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急性血吸虫病
  • B、疟疾
  • C、流行性乙型脑炎
  • D、败血症
  • E、伤寒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