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足月,初产妇,24岁,第二产程2.5小时,胎盘娩出后2小时,有

题目

孕足月,初产妇,24岁,第二产程2.5小时,胎盘娩出后2小时,有间歇性阴道流血并有血块排出,量超过500ml,查体:子宫轮廓不清,首先应考虑为()

  • A、阴道静脉破裂
  • B、凝血机制障碍
  • C、胎盘残留
  • D、宫颈裂伤
  • E、子宫收缩乏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女性,初产妇。孕足月,24岁,第二产程2.5小时,胎盘娩出后2小时,有间歇性阴道流血并有血块排出,量超过500ml,查体:子宫轮廓不清,首先应考虑为

A、阴道静脉破裂

B、凝血机制障碍

C、胎盘残留

D、宫颈裂伤

E、子宫收缩乏力


参考答案:E

第2题:

关于产程分期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规律宫缩开始直至胎盘娩出的全部时间为总产程

B.第一产程为宫颈扩张期

C.第二产程为胎儿娩出期

D.初产妇与经产妇比较,主要为第二产程长短有明显差异

E.第三产程为胎盘娩出期


正确答案:D
初产妇与经产妇比较,主要差异为第一产程长短。

第3题:

孕足月,初产妇,24岁第二产程2小时半,胎盘娩出后,有间歇性阴道流血并有血块排出,量超500mL,查:子宫轮廓不清,首先应考虑为()

A.阴道静脉破裂

B.凝血机制障碍

C.胎盘残留

D.宫颈裂伤

E.子宫收缩乏力


正确答案:E

第4题:

一孕足月初产妇,第二产程2.5小时,胎盘娩出后有间断性阴道血,量多,宫底增高应考虑

A.阴道静脉破裂
B.凝血机制障碍
C.胎盘残留
D.宫颈裂伤
E.子宫收缩乏力

答案:E
解析:
产后出血常表现为阴道大量流血,根据其出血特点可判断出血部位和原因。①胎儿娩出后立即出血,色鲜红,多为软产道裂伤;②胎儿娩出后数分钟出血,色暗红,多为胎盘因素。③胎盘娩出后阴道流血,多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残留;④胎儿娩出后阴道持续流血且血液不凝,多为凝血功能障碍。子宫收缩乏力:正常情况下胎盘娩出后,宫底平脐或脐下一横指,子宫收缩呈球状、质硬。子宫收缩乏力时,宫底升高,子宫质软、轮廓不清,阴道流血多。故本题选择E。胎盘残留是引起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胎盘娩出后应常规检查胎盘及胎膜是否完整,确定有无残留。胎盘胎儿面如有断裂血管,应想到副胎盘残留的可能。

第5题:

初产妇,孕39周,宫缩较强,第三产程20分钟,总产程3小时,胎儿娩出后即开始有鲜红血流出,5分钟后胎盘自然娩出,阴道出血仍多,色鲜红,有血块,估计出血的可能原因是

A、宫缩乏力

B、胎盘残留

C、凝血功能障碍

D、血管损伤

E、宫颈裂伤


参考答案:E

第6题:

关于初产妇的产程,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先兆临产:妊娠近足月,有不规则宫缩或阴道有血性分泌物SX

关于初产妇的产程,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先兆临产:妊娠近足月,有不规则宫缩或阴道有血性分泌物

B.第一产程:自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正常为11~12小时

C.第二产程:自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正常为l~2小时

D.第三产程: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正常为5~15分钟,不应超过30分钟

E.滞产的定义:总产程超过30小时称为滞产


正确答案:E
总产程超过24小时为滞产。

第7题:

27岁,孕40周,初产妇,因官缩较强,宫口扩张较快,第二产程仅20分钟即娩出一婴儿,胎儿娩出后即开始有鲜红血流出,5分钟后胎盘自然娩出,同时仍流出许多血,有血块,估计出血的可能原因是

A.宫缩乏力

B.胎盘残留

C.凝血功能障碍

D.血管损伤

E.宫颈裂伤


正确答案:E

第8题:

关于产程分期,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规律宫缩开始直到胎盘娩出的全部时间表为总产程

B.第一产程为宫颈扩张期

C.第二产程为胎儿娩出期

D.初产妇与经产妇比较,主要是第二产程长短有明显差异

E.第三产程是胎盘娩出期


正确答案:D

第9题:

关于产程分期,错误的是

A、第三产程为胎盘娩出期

B、初产妇与经产妇比,主要为第二产程长短有明显差异

C、第二产程为胎儿娩出期

D、第一产程为宫颈扩张期

E、规律宫缩开始直至胎儿娩出的全部时间为总产程


参考答案:B

第10题:

判断初产妇第二产程延长的标准是()。

  • A、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时间>2小时
  • B、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时间>1小时
  • C、宫口开全后产程无进展>2小时
  • D、宫口开全后产程无进展>1小时
  • E、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时间>1小时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