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时,将病人下肢抬高至垂直位,保持15s,可使回心血量增加

题目

心肺复苏时,将病人下肢抬高至垂直位,保持15s,可使回心血量增加约()

  • A、200ml
  • B、400ml
  • C、600ml
  • D、800ml
  • E、1000ml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于休克体位的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增加回心血量

B.改善脑血流

C.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D.防止膈肌上移影响心肺功能

E.增加心排血量


正确答案:C

第2题:

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时为减少回心血量可采取( )。

A.平卧位

B.坐位

C.头低位

D.侧卧位

E.抬高下肢


正确答案:B
B【解析】坐位时因重力关系可减少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时的回心血量,而其他四种体位均不会减少回心虚量。

第3题:

心肺复苏时,将病人下肢抬高至垂直位,保持15s,可使回心血量增加约()ml

A、200

B、400

C、600

D、800

E、1000


参考答案:E

第4题:

为缓解急性肺水肿的症状,可协助病人采取下列哪种体位()

  • A、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
  • B、左侧卧位,防止空气阻塞肺动脉口
  • C、端坐位,两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
  • D、抬高床头15~30°,减少回心血量

正确答案:C

第5题:

既可以增加静脉回心血量又能够减轻呼吸负担的体位是

A.头低足高位

B.头高足低位

C.半卧位

D.侧卧位

E.上身及下肢各抬高10°~30°


正确答案:E

第6题:

可使静脉回心血量增加的因素是

A.由卧位转为立位

B.有节律的慢跑

C.体循环平均充盈压降低

D.由吸气转为呼气时


正确答案:B
解析:①由卧位转为立位时,由于身体低垂部分的静脉充盈扩张,可比卧位时多容纳400~600ml血液,因此静脉回心血量减少。②有节律的慢跑时,下肢肌肉的作用,可加速静脉回心血流。③体循环平均充盈压是反映血管系统充盈度的指标。当血量减少或容量血管舒张时,体循环平均充盈压降低,静脉回心血量减少。④呼气时,胸膜腔的负压值减小,由静脉回流入右心房的血量减少。

第7题:

取休克体位的目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增加心排血量

B、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C、改善脑血流

D、增加回心血量

E、防止隔肌上移影响心肺功能


参考答案:ACDE

第8题:

休克病人采取中凹位,其目的是

A、增加回心血量

B、有利于呼吸

C、减轻腹痛

D、减轻下肢水肿

E、增加回心血量及减轻呼吸困难


答案:E

第9题:

对长期卧床的晚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士鼓励其进行床上下肢活动主要是为了

A、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B、减少回心血量

C、保持活动耐力

D、增加回心血量

E、防止足下垂


参考答案:A

第10题:

休克常采取头和躯干抬高____,下肢抬高____体位,以增加回心血量。


正确答案:20°~30°、15°~20°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