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氏蛋白

题目

本-周氏蛋白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是某些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尿中出现的一种蛋白质,这种蛋白有一种特殊的物理性质,即患者尿液加热至56℃左右时,蛋白沉淀,继续加热至100℃时沉淀消失,冷却至56℃左右时,絮状沉淀又出现,因此又称为凝-溶蛋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尿中常发现

A.本-周蛋白,清蛋白
B.本-周蛋白,免疫球蛋白轻链
C.本-周蛋白,免疫球蛋白重链
D.沉淀蛋白,免疫球蛋白轻链
E.沉淀蛋白,免疫球蛋白重链

答案:B
解析:
多发性骨髓瘤为常见的免疫球蛋白增殖病,血清中有大量的M蛋白,尿中有本-周蛋白。轻链分子量小(45000)可在尿中测出,称为本-周蛋白。

第2题:

尿本-周蛋白


正确答案: 实质为免疫球蛋白轻链或其聚合体。其特性为在pH4.5~5.5,56℃条件下加热出现白色混浊及凝固,100℃煮沸后混浊消失或明显减退,再冷却时又可重新凝固,故又称凝溶蛋白。

第3题:

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一般的检测顺序为

A、血清Ig定量、血清蛋白区带电泳

B、本-周蛋白测定、血清Ig定量、血清蛋白区带电泳

C、血清区带电泳、免疫电泳、血清Ig定量、本-周蛋白测定

D、尿标本Ig含量测定、本-周蛋白测定、免疫电泳

E、免疫电泳、本-周蛋白测定、免疫区带电泳


参考答案:C

第4题:

下列哪项临床表现对骨髓瘤的诊断最有价值()

  • A、50岁以上的男性
  • B、病理性骨折
  • C、尿中出现本-周氏蛋白
  • D、血清钙及球蛋白升高
  • E、进行性贫血

正确答案:C

第5题:

存在于尿液中的本-周氏蛋白是:()

  • A、H链单体
  • B、L链单体或二聚体
  • C、μ链的单体
  • D、H链二聚体

正确答案:B

第6题:

何谓本-周氏蛋白?用什么方法检测?


正确答案:本-周(Bence-Jones)氏蛋白是一种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单体或二聚体,属于不完全抗体球蛋白,分为κ性和λ型。本-周氏蛋白在一定pH条件下加热至40~60℃时发生沉淀,接近100℃时沉淀消失,在冷却时又重现沉淀。故本-周氏蛋白又称为凝溶蛋白。过筛检测即用热沉淀反应法。确诊则必须用电泳免疫分析,即将尿液进行电泳,本-周氏蛋白可在α-γ球蛋白间出现一条浓集的区带。为进一步确诊,可将尿液与抗κ轻链及抗λ轻链进行免疫学测定,以区分轻链类型。一般认为,当浆细胞恶性增殖,50%多发性骨髓瘤及15%巨球蛋白血症患者,尿中可出现本-周氏蛋白;肾淀粉样变、慢性肾盂肾炎及恶性淋巴瘤病人尿中亦有阳性反应。

第7题:

本-周氏蛋白具有在()凝固,接近()又溶解特性,故又称为()。


正确答案:56℃;100℃;凝溶蛋白

第8题:

本-周氏蛋白是免疫球蛋白的()单体或二聚体。


参考答案:轻链

第9题:

本-周蛋白(Bence-Jonesprotein,BJP)


正确答案:又称凝-溶蛋白,是免疫球蛋白的轻链,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当浓度超过近曲小管重吸收阈值时,可从尿中排除。该蛋白在pH4.5~5.5条件下,加热至40~60℃(通常为56℃)时沉淀,继续加热至90~100℃时沉淀溶解,而温度下降到56℃时恢复凝固,因此而命名。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及肾淀粉样变等。

第10题:

关于尿本-周蛋白,不正确的是()

  • A、本-周蛋白是游离的免疫球蛋白轻链
  • B、本-周蛋白重要特性是在56℃凝固,100℃溶解
  • C、乙酸纤维素蛋白电泳时可在清蛋白至球蛋白区带间出现"M"带
  • D、根据本-周蛋白与抗λ抗血清反应情况进一步分型
  • E、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单体相对分子质量为2.3万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