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40岁,678缺失,为防止义齿游离端下沉对基牙5产生扭力,5

题目

男,40岁,678缺失,为防止义齿游离端下沉对基牙5产生扭力,5上安放()。

  • A、回力卡环
  • B、联合卡环
  • C、杆形卡环
  • D、对半卡环
  • E、RPI卡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51岁,下颌右侧678缺失。在减小义齿游离鞍基水平向移动的设计中,不正确的是

A、应用双侧联合设计

B、缺失区对侧应设计间接固位体

C、选用牙尖斜度大的人工牙

D、末端基牙设计RPI卡环组,减小基牙扭力

E、扩大基托面积


参考答案:C

第2题:

后牙游离缺失的末端基牙上设计近中支托或采用应力中断式卡环的主要目的是A.增强义齿的固位 SX

后牙游离缺失的末端基牙上设计近中支托或采用应力中断式卡环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义齿的固位

B.增加义齿的强度

C.防止基牙龋坏

D.减轻牙槽嵴负担

E.减小基牙上的扭力


正确答案:E
后牙游离缺失的末端基牙上设计近中支托或采用应力中断式卡环的主要目的是减小基牙上的扭力。

第3题:

在双侧游离端缺失进行附着体义齿设计,通常选择多少颗基牙为宜

A、2

B、3

C、4

D、5

E、6


参考答案:C

第4题:

患者,男,51岁,下颌右侧678缺失。在减小义齿游离鞍基水平向移动的设计中,不正确的是

A.应用双侧联合设计
B.扩大基托面积
C.选用牙尖斜度大的人工牙
D.末端基牙设计RPI卡环组,减小基牙扭力
E.缺失区对侧应设计间接固位体

答案:C
解析:

第5题:

患者,女,45岁,缺失,口腔检查可见,间食物嵌塞,缺失牙区牙槽嵴丰满,余牙正常。某医师设计作基牙,三臂卡,间隙卡环。

此设计义齿最易出现的主要不稳定现象是
A.游离端基托下沉
B.游离端基托沿支点摆动
C.游离端基托沿支点线翘动
D.游离端基托沿支点摆动
E.游离端基托沉左侧牙槽嵴纵轴旋转

答案:A
解析:

第6题:

后牙游离缺失的末端基牙上设计近中胎支托或采用应力中断式卡环的主要目的是

A.减轻牙槽嵴负担

B.增加义齿的强度

C.增强义齿的固位

D.防止基牙龋坏

E.减小基牙上的扭力


正确答案:E

第7题:

使用近中支托时

A.产生一类杠杆作用。基托下沉时,卡环臂有向上移动和脱离倒凹区的趋势,对基牙产生扭力
B.产生二类杠杆作用。基托下沉时,卡环臂有向上移动和脱离倒凹区的趋势,对基牙产生扭力小
C.产生一类杠杆作用。基托卡环同时下沉,卡环和基牙脱离接触,基牙可不受扭力
D.产生二类杠杆作用。基托卡环同时下沉,卡环和基牙脱离接触,基牙可不受扭力
E.产生三类杠杆作用。基托卡环同时下沉,卡环和基牙脱离接触,基牙可不受扭力

答案:D
解析:

第8题:

后牙游离缺失采用混合支持式义齿设计时,取功能性印模的目的是

A.取得清晰的牙槽嵴解剖形态

B.减轻牙槽嵴负担

C.防止牙槽嵴粘膜压痛

D.防止游离端鞍基翘动,减小末端基牙扭力

E.避免基托妨碍功能活动


正确答案:D
(答案:D)后牙游离缺失采用混合支持式义齿设计时,最功能性印模的目的是防止游离端鞍基翘动,减小末端基牙扭力。

第9题:


患者,男,59岁,缺失,选择做基牙,臂卡,隙卡

此时义齿最容易出现的不稳定现象是
A.游离端基托下沉
B.游离端基托沿支点线翘动
C.游离端基托沿支点摆动
D.游离端基托沿支点摆动
E.游离端基托沿左侧牙槽嵴纵轴旋转

答案:B
解析:

第10题:

患者女,66岁,双侧游离缺失,基牙,探(-),叩(-),余无异常。医生为其设计近中隙卡, RPI卡环,舌杆连接

加强带的主要作用是
A.防止支架折断
B.减少义齿受力时对基牙的损害
C.防止义齿下沉
D.增加义齿固位
E.防止义齿翘动

答案:A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